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4年10月13日,一位名叫高露的姑娘来到门头沟区档案馆,把一本名为《我的回忆——难忘的岁月》的书捐赠给区档案馆.她说:"这是我父亲的回忆录."笔者翻开书,两张照片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姑娘指着一张单人证件照说:"这就是我的父亲鲁鸣,原名谭潾,土生土长的斋堂人."接着又指着一张与毛主席合影的照片说:"这是我父亲1964年与领导人的合影,毛泽东身后的这个人就是我父亲."接着高露讲起了她父亲鲁鸣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偶然在一个旧纸袋里发现两本《蜜蜂》杂志,纸已发黄发脆,一碰就会掉下细细碎碎的纸片.在两本杂志的夹缝中又发现三页纸,原来是父亲丁景唐当时想写回忆《蜜蜂》的两个开头,题目为《采撷百花酿蜜忙——记1938年编辑<蜜蜂>文艺刊物》. 一个开头是:"鲁迅先生说过,一个人大可不必为自己孩提时的幼稚,穿开裆裤而脸红的.我也服膺先生此语.初生之犊不怕虎,没有当初的幼稚,何能茁壮长大成人.年青人充满活力和精力.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1938年,是难忘的一年.这一年,我……"  相似文献   

3.
《档案春秋》2012年第1期涂胜华文《父亲涂作潮:代号"木匠"》,提到我们父亲柳中燧当年帮助建立中共第一座秘密电台的事.最近,记述解放军通讯史的《历史风云中的红色电波》(张进著,长城出版社2013年10月第1版)一书,又几次提到父亲名字,让我们回忆起父亲生前曾对我们讲过有关他经历的几件往事.  相似文献   

4.
一名富家女靠自己的努力撑出一片天地,台湾宝瓶文化朱亚君又出版了一本励志书——《打造纽约上流社会的女强人》。 书中女主角陈文敏出生在台湾南部富豪家庭,父亲是台南首屈一指的“帝国饭店”老板,她从小就是帝国的娇娇女,过着衣食无忧的优越生活,后来,她  相似文献   

5.
赵倩 《声屏世界》2017,(1):38-39
随着《爸爸去哪儿4》的回归,与"父亲"有关的亲子话题再度升温.在不同历史时期、文化背景下,"父亲"在家庭中都有着不同的内涵.从"游离在家庭之外"到踏上"归家"的旅程,从毫无经验的实习爸爸到与孩子一同成长的奶爸,"父亲对家庭的回归"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得以实现.从"爸爸系列"(《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闪亮的爸爸》 等)真人秀节目对"父亲回归家庭"的演绎中,我们似乎能够感受到社会对这一回归的期盼与认同.  相似文献   

6.
由我和张小曼编的《张西曼集》于2010年10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作为编者在欣喜之际,不禁想起了我接触张西曼先生著作的漫长过程. 1949年下半年,我在东北大学(今东北师范大学前身)历史系学习时,一次从图书馆借阅到张西曼著的《历史回忆》一书,此书记述了自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些重大的政治事件.当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辛亥招募革命骑兵记》一文,文中记述了张先生在1911年武昌起义后,孤身一人到中俄边境深山招募土匪刘弹子所部为骑兵,南下支援革命的事迹.读完此文,我认为张先生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自从那时读完《历史回忆》一书之后,我很长时间没有机会进一步了解张先生及其著作,直到2006年上半年读到黎跃进著的《文化批评与比较文学》一书(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发现此书有关张西曼从事翻译普希金作品的情况,我当时正在进行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因此对张先生这方面的业绩很感兴趣,于是想进一步全面了解张西曼.不久我读到了张小曼写的《情系万安》一文(辑入《慈父遗爱——名人子女忆父亲》,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年版),此文对张先生的生平与业绩有全面的评述,我参考此文写成了《传播俄国文化 致力中国革命——张西曼先生光辉的一生》,发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办公厅主办的《文史春秋》2006年第12期上,从此我与张先生有了进一步的"深交".发表此文之后,我又忙于其他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
张鑫洁  二月河 《出版科学》2018,26(1):125-128
丁晏《曹集诠评》最早版本为金陵书局同治十一年刻本.关于金陵本《曹集诠评》的成书,目前学界谈论最多的是曾国藩对此书的支持,而对具体的刊刻过程及刊刻过程历经的波折,关注较少.正因如此,也忽略了高均儒、莫友芝等人的努力和付出.以全局的视角梳理《曹集诠评》的成书过程,既可以深入了解曾国藩在此书刊刻过程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又能从一波三折的刻书过程体会此书刊刻不易.  相似文献   

8.
1986年度图书"金钥匙"奖发奖大会,于1987年12月25日上午在北京举行.这次图书评奖活动,是由我刊及《博览群书》、《书林》、《杂家》、《编辑学刊》、《文汇读书周报》联合主办的.参加这次评选活动的共有90家出版社,他们推荐了1986年度出版的初版及重版书574  相似文献   

9.
1968年9月,"文革"进入第三个年头.我由小学生变成了初中生.父亲孔另境被虹口分局带走"谈话"已经两个多月了,我受妈妈之命已去拘留所为父亲送过几次衣服与食物等.那天,信箱里又收到父亲的明信片,其中说到要一本《毛主席诗词》.妈妈在写字台抽屉里找出一本红色塑料封皮的《毛主席诗词》简易小本子,让我与香烟、咸蛋、衣物等一起送去.  相似文献   

10.
当我在不经意间读了翁礼华所著《五十而知天命——财税改革随笔》(以下简称《五十而知天命》)一书时。油然而起的一个念头,是想去多买几本,来分赠给我觉得可能会像我一样喜欢这本书的人们。  相似文献   

11.
《出版参考》2012,(13):24
本刊讯(记者韩阳)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为其父亲白崇禧编写的图传——《白崇禧将军身影集》近日在北京出版发行。"父亲没有对我说过重话,因为子女在家里的地位由学校成绩单来决定,我总是拿第一,所以父亲对我有一种信任。其实我做的一些事他要是知道了也未必会喜欢。"白先勇如是回忆父亲白崇禧。"作为历史人物,我在他身上看到历史沧桑、风云变幻,作为父亲,他又有另一面。这两面有时会冲突,因为他本身就是个复杂的人。"  相似文献   

12.
我的父亲龚学范留给我一本党的"七大"的《中国共产党党章》. 父亲留给我的七大《中国共产党党章》是一本袖珍精装版,封面是精装的红绸封面.整个封面显得朴素、庄重,上方是七个银色的繁体字:中国共产党党章,七个大字自左向右排列,字体则是凹凸的.封面中央有一枚由镰刀和锤头组成的中国共产党党徽,四周印有凹凸的边框,边框四角又各印有一枚五角星.  相似文献   

13.
在明朝中叶,已有翻宋,覆宋的刻书风气兴起,如正德间苏州陆元大刻《花间集》,嘉靖间王元喆刻《史记》等书,就是例证.社会需求量大的重要古书可依宋本翻刻、覆刻,而需求不多或珍爱宋本又无力刊印的藏书家遂采用影抄的方法存留宋本原貌,这应当是"影宋抄本"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十多年前,贾平凹《废都》面世,当时很热闹了一阵子。据作者说,这是他"安顿灵魂"的一部书。媒体称它是中国版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而我的浅薄感觉则是:此书似是按《金瓶梅》洁本模式  相似文献   

15.
路金波小档案:1997年进入网络公司,以网名李寻欢进行创作,出版《迷失在网络中的爱情》、《边缘游戏》、《粉墨谢场》.现为榕树下文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曾策划畅销书《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若星汉天空下》、《一座城池》、《莲花》等书,更成功推出"小妮子"系列.  相似文献   

16.
认识《新闻爱好者》是很偶然的。那时我还在河南老家读中学,一次陆父亲进了他的办公室——父亲是搞文秘工作的,兼搞宣传工作,在他办公室里众多的报刊中我认识了她——《新闻爱好者》。父亲告诉我,他就是靠  相似文献   

17.
在读过《我是编辑》以后,很高兴最近又读了《父亲的希望》。叶至善先生的这两本自选集,从文章内容到选编思想来说,就是姊妹篇。前书主要选的是至善先生几十年来做书刊编辑工作的体会,《父亲的希望》一书则是反映了他二十多年来的工作、生活与思想。全书74篇清丽的文章,大都文字不长,没有严肃的说教和枯燥的议论,无论序跋或者正规场合的讲话,一些往事的回  相似文献   

18.
<正>《档案春秋》2012年第1期涂胜华文《父亲涂作潮:代号"木匠"》,提到我们父亲柳中燨当年帮助建立中共第一座秘密电台的事。最近,记述解放军通讯史的《历史风云中的红色电波》(张进著,长城出版社2013年10月第1版)一书,又几次提到父亲名字,让我们回忆起父亲生前曾对我们讲过有关他经历的几件往事。我家来了解放军首长1951年夏天某日,我们家所在  相似文献   

19.
陈欣 《图书馆杂志》2012,(2):105-108
"丰子恺先生在一九三五年曾画过一幅题为《钻研》的漫画,一黑一白两本大书中,钻进钻出的都是‘书虫’。我怎么看都觉得,其中的某一条就是我。"——这是湖南作家、藏书家彭国梁先生《书虫日记》一书取意的出典。彭先生自命为"书虫",又自称"彭胡子"。在《书虫日记》(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以下简称《日记》)的序言中,他说自己惟一的爱好是逛书店,不知疲倦地淘书、看书、编书、写书、藏书。而其藏书  相似文献   

20.
律师信箱     
案例 我的父亲李××于1998年去世,他是较有名气的作家,我们作为他的子女应该享有其作品的著作权的继承权。但近日我在北京一家书摊上发现了由某联合出版社(下称联合出版社)出版、编者署名王某的《李××随想录》(—下称《随想录》)一书。该书全部内容均取自我父亲的作品,其中大部分篇章取自我父亲所著的《×××》一书。经查,联合出版社与某编辑部签订《李××》出版合同,由联合出版社出版王某编著的《随想录》。该合同约定编辑者承担一切因该书侵犯他人版权和出版权而引起的责任。该书共120篇,其中65篇取自1990年版的我父亲所著《×××》一书,其余取自我父亲的其他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