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哈萨克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较为详备的系谱。在对哈萨克族系谱的研究中,19—20世纪的研究在基础性史料梳理方面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然而,由于所见资料有限和时代因素,对哈萨克族系谱的研究缺少更为细致而深入的研究,在诸多方面还属于空白,如对哈萨克族系谱本身的产生及其历史价值也缺少分析。21世纪对哈萨克族系谱的研究得到了更进一步展开:在历史性的源流考释、民族间的关系梳理、专门化的本族探析三方面进行了推进。只有加强对哈萨克族系谱的搜集与对方法的更新,才能将哈萨克族系谱研究推上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存在诸多缺点 随着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新媒体已日渐影响我们的生活.新媒体通过每日每时不间断的信息传播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少年儿童的行为方式、道德观念和人际关系,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与此同时,传统青少年报刊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种流行文化风靡哈萨克大草原,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本文通过论述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的必要性,提出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韩姝 《传媒》2018,(6):46-49
新媒体传播时代下,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全球信息化浪潮,从横纵向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72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以上.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2016年8月公布的《2015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也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到2.87亿,占中国青少年人口总体的85.3%,远高于2015年全国整体网民互联网普及率(50.3%);2015年青少年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到90%,使用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上网占比分别为69%和39.5%.当今,丰富多彩的新媒体与其源源不断的信息和娱乐,建构着少年儿童生活其中的重要外在环境,拓展着少年儿童的社会互动行为,影响着少年儿童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交往方式和学习方式.于是,笔者针对重庆主城区的T小学二年级至五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问卷调查,希望探究少年儿童的新媒体使用习惯以及在新媒体上的互动参与行为,从而为新媒体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时代青少年阅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媒体时代,青少年阅读呈现出浅阅读、杂阅读、参与型阅读等特点,阅读偏向性严重.手机阅读渐成气候.新的阅读方式使青少年获取信息快捷方便,阅读内容丰富多样,但也出现一些负面影响,引发阅读危机.因而,要发挥图书馆的优势,引导青少年读者进行健康、积极的阅读.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哈萨克出版事业的研究,梳理了哈萨克报刊出版业的发展历程,明确了哈萨克报刊出版业作为哈萨克新闻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哈萨克族分布区域社会、经济等繁荣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我国新闻出版事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随着技术的进步,新媒介对人的影响日渐显著.青少年粉丝作为一群特殊受众,现阶段的他们缺乏应有的媒介辨别能力.再加上当前一些媒介对眼球经济的片面追求,致使他们暴露于不良媒介环境当中,影响着他们的健康社会化.文章通过制订调查表对青少年新媒介使用习惯进行分析,解析新媒体的使用对青少年粉丝社会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胡凯 《出版广角》2018,(9):35-37
网络及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青少年阅读推广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笔者从电子图书馆的建设、互联网分级阅读的推行、移动阅读工具的普及这三个方面分析新媒体快速发展对青少年阅读推广的推动作用,并阐述在未来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做好青少年阅读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9.
孙悦  郭聪 《东南传播》2018,(4):121-123
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成为人们广泛运用的健康传播教育平台.媒介场景理论认为,媒介技术是通过构建新的媒介场景来促使社会行为的变化,这一理论同样可以用来论证新媒体如何替代传统媒体成为人们使用最广泛的健康传播教育平台.基于场景理论的视角,本文以微信公众号"浙江名医馆"为例,分析新媒体如何构建满足受众需求的新场景来参与健康传播,并对新媒体参与健康传播的现状进行总结与思考,为相关组织和机构进行有效健康传播和推进新型医疗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田新玲 《青年记者》2012,(14):11-12
在新媒体环境下,校园突发公共事件与社会突发公共事件的影响力互相渗透,面对新媒体病毒式传播的各类危机信息,公众只有及时获取、正确理解这些信息才能指导其应对行为,克服信息过载或信息真空带来的心理恐慌.青少年学生虽然是消费社会青睐的群体,但作为面对风险社会环境的未成年人,他们又属于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11.
哈萨克文报纸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哈萨克文报纸记录了哈萨克族人民与其它各民族群众间思想文化交流的历史。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随着经济发展和报业总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哈萨克文报纸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道路。本文在对哈萨克文报纸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哈萨克文报纸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1989年我被评为自治区优秀新闻工作者,1990年我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这是党和国家对我们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的关怀、信任和支持。这给我以巨大鼓励和鞭策。我出生在一个哈萨克族贫苦牧民家庭里。是在党的亲切关怀下我才上了学,受到了教育.才使我成为哈萨克族的一名优秀新闻工作者。回顾自己从事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在健康传播中具有独特价值,2008年,美国皮尤“互联网和美国人生活项目”调查显示,“61%的美国成年人通过互联网获取过健康信息,利用互联网搜索健康信息的比例达80%”.①新媒体兼具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优势,十分适合进行劝服传播来改变个体的健康行为和进行健康干预.  相似文献   

14.
董晨晨  刘红 《今传媒》2016,(4):63-6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多民族聚居地区之一,由于经济文化发展不完善,导致大众健康观念淡薄.当今,互联网迅猛发展,新媒体对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蓬勃奋发的一代,其良好健康观念的养成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剖析新媒体传播的特点,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饮食健康方面存在的不合理之处,从传播者、传播渠道、接受者三个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能够对不合理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行为进行优化和改善.  相似文献   

15.
广大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期,随着移动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我们应该重视青少年的新媒体阅读的现状,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新媒体,趋利避害,让新媒体阅读更加深入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16.
张丽娟 《东南传播》2021,(10):137-140
新媒体是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利用数字技术、通过数字化媒体形式,为受众提供信息与服务的媒介形态.当代青少年成长于数字阅读和纸媒阅读并存的媒体融合环境,使得青少年的阅读方式和习惯呈现出社交化、娱乐化、碎片化的特点.通过问卷调查初步了解新媒体背景下青少年阅读现状,并基于"涵化理论"视角和调查数据,分析新媒体对青少年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潜移默化的、长期的、深远的影响,并针对现状,提出切实可以的对策及教育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7.
唐加勒克·卓勒德是中国及世界哈萨克族文学史上的典型代表,是中国哈萨克族现代文学的奠基者,是20世纪上半叶我国的杰出诗人和文学巨匠。他在短短2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为我们留下了思想深刻、内容丰富、语言精美的大量文学诗歌作品,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文化艺术宝库。  相似文献   

18.
刘鑫 《东南传播》2015,(12):90-92
当今社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新媒体的繁荣,而新媒体的日新月异为健康传播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和空间。受众有更多的机会从新媒体中获取丰富的健康信息。分析受众使用新媒体的行为偏向有利于新媒体中健康信息的传播,提高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知识水平和健康水平。文章通过调查普通高校大学生利用新媒体接触健康信息的行为,以期获得不同性别、不同健康状况的大学生的行为偏向,探究不同偏向背后的原因,从而为从事健康传播的新媒体平台提供改进建议。调查发现170.4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较好。但88.7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需要改善;2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选择媒体平台上表现出了不同的偏好;3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显著差异(t=-2.163df=533p<0.05),在社会适应方面存在差异(t=-2.682df=533p<0.05),在接触新媒体中健康信息早晚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t=-2.562df=533p<0.05);4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生活费水平和新媒体健康信息的接触频度呈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9.
2009年3月,新疆日报社高级编辑、著名哈萨克族摄影家涂苏别克·斯拉木胡力,从自己20多年拍摄的以民俗文化为内容的图片中,有选择性地挑出900多幅,制作成一个简单的图册——《哈萨克民俗文化》,找到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哈萨克文编辑室申请出版。当时,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在为建国60周年献  相似文献   

20.
刘莹 《采.写.编》2016,(3):139-139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形态,同时也为青少年价值观的正确养成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社会责任,对于青少年价值观的正确养成具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对新媒体社会责任作出论述的基础上,对新媒体为青少年价值观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