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议程设置理论是广为人知的传播理论,其表征了传媒与舆论之间的关系,同时,可以用于化解"舆论事件"危机。然而,人们对议程设置理论存在的误读、误用却将其牢牢地束缚在引导和控制舆论层面,从而"绑架"了其对建构"媒介民主"的积极意义,也限制了探讨"民主"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政务微博是当今政府舆论引导的生力军。基于政务微博平台的议程设置呈现出政府议程、公众议程和媒体议程多重议程设置互动的特点。互动过程的复杂性导致政务微博舆论引导存在一定的困境。本文侧重剖析多重议程设置互动下政务微博舆论引导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以期为提升政务微博舆论引导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孙艳 《新闻世界》2013,(5):155-156
媒体根据自身的定位,为受众进行信息的筛选,在某种程度上有舆论引导的意味。事实上,一个真正的社会舆论热点的形成,应该是受众自己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的过程。公民新闻的发展,受众对新闻信息参与度的提高,使议程设置的主体逐渐发生变化;同时,议题的内容和传播的流程也有了新的发展。本文从议程设置理论在融媒时代的变化、公民新闻的特点以及公民新闻中议程设置理论的发展三个部分,来认识议程设置理论逐渐从"权威议程设置"到"大众议程设置"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在诸多关于媒介对舆论的引导理论中,议程设置论越来越受到我国传媒界的重视。议程设置论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理论。议程设置论的中心思想是:公众通过媒介知晓事件或问题,依媒介  相似文献   

5.
议程设置理论是传播效果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随着网络的发展,议程设置的媒介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议程设置凸显了其独特的优势和效力,其在舆论引导方面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贾君鹏事件"这一网络事件谈起,探讨网络议程设置的效力和其在舆论引导方面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传播学议程设置理论运用于微博传播中,指出微博议程设置存在设置主体多元化、议题多元化和影响快速化等优点,同时存在不良信息泛滥、舆论监管困难、内容琐碎化等缺点。从传播者传播信息的能力、选择的议题、意见领袖和传统媒体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微博议程设置效果的因素,提出了增强微博议程设置效果的应对策略:一是利用好微博的传播优势;二是利用微博意见领袖引导舆论;三是加强网络监管与网民自律;四是整合微博与传统媒体,构建传播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刘倩 《新闻窗》2007,(5):43-44
议程设置是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风行起来的一种有关大众传播效果的理论,它对大众传媒搞好舆论引导有着显而易见的影响。因此,从议程设置的角度来分析如何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崔波涛 《东南传播》2014,(8):116-118
"微议程"这一概念对当下的议程设置理论研究和舆论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网络社会的来临使得公众舆论参与的方式发生变革,微议程极易引发强大的网络舆论。网络社会为微议程提供技术条件,激发公众公共参与的热情;微议程的议题具有公共性、冲突性、反常性等特点;从网络舆论的视角出发,阐述微议程形成的条件、动力及议题呈现特点,进而反思公众舆论参与方式的变革,为传统议程设置理论研究提供新视角,也为媒体和政府部门关注网络社群及个体的意见,进行舆论引导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9.
浅析微博传播过程中议程设置的反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斌 《东南传播》2014,(8):113-115
麦库姆斯和萧于1972年发表题为《大众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一文,对"议程设置"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自此,该理论成为舆论引导行为的主要传播学理论基础之一。成立于传统媒体发展阶段的议程设置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不仅遭受质疑,而且又有新的进步和拓展。有学者指出议程设置已经从问题设置(想什么)转向属性设置(怎么想),从而反作用于传统媒体内容生产方式。本文即以微博为切入点来探究这一转变背后的某种内在联系和机制,以期进一步揭示舆论引导行为的规律,探讨微博在议程设置过程中呈现的反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广州垃圾处理事件为例,梳理了事件过程中的网络舆论形成与发展过程,以及政府决策的相应调整,提出政府在处理公共问题时应当主动设置议程、积极引导舆论、改进引导方式、加强机制建设等策略。  相似文献   

11.
卢鑫 《东南传播》2013,(4):11-13
议程设置理论是20世纪60、70年代风靡于全美的比较经典的传播学效果研究理论,在传播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以我国目前对议程设置的研究为依据,参考中国知网(CNKI)上的相关文献,分析了中国语境下的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的区别,探讨了新媒体语境下的议程设置的特点,反思了中国语境下的议程设置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推动着全媒体时代到来,这就要求党媒创新传播理念、内容、形式、方式和手段.近期,众多舆论反转事件印证了“情绪”已经成为舆论引导中的一个关键因素,议程设置向情绪设置转变成为必然趋势.党媒要提高舆论影响力需要做出相应的反应.在2018年3月至11月中美贸易摩擦期间,《人民日报》借助“中央厨房”全媒体中心,通过“报网端微”一体化平台,采用营造情绪环境、多角度叙述达到情绪感染、及时提供情绪发泄渠道、引导正向情绪极化等手段,对公众进行情绪引导,实现议程设置到情绪设置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网民议程设置对媒介话语权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网民规模雄居世界首位、互联网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舆论已经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实质性影响。网民议程设置正在重构传统意义的大众媒介话语权。当网民议程设置成为一种现象后,媒介话语就变成了权利与义务统一。充分认识网民议程设置对媒介话语权的重构,是反映舆论、引导舆论的基础,关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叶芳 《新闻世界》2008,(11):26-28
本文基于传播学议程设置理论,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论述了高校校报在议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之道。通过优化议题设置,高校校报将能更好地实现其在高校舆论引导、弘扬新风、培育新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网络媒体已经成为民众重要的舆论空间,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对引起民众关注的议题进行有效引导、正向传播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与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试以议程设置理论来解读近年来一直成为突发公共事件重要议题的动迁事件与环境污染事件在2012年的舆情发展态势,试图在厘清新媒体情境下议程设置过程的基础上为议题的有效引导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民国中医期刊以重大公共舆论热点为议程的选题策划,有效地把握舆论热点,细化舆论议程,控制了舆论走向.沈伟东博士新近出版论著《中医往事1910-1949——民国中医期刊研究》,以其独特的职业背景对民国上海中医期刊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令人瞩目;其中对民国中医期刊“议程设置”操作的论述,对我们今天市场经济环境下期刊有效利用议程设置理论,发挥舆论导向功能有着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面对当下网络舆论传播,传统媒体应当从对网络舆论引导的自发性行为上升到自觉性行为层面,积极发挥新闻专业组织的优势,以权威信源的角色来强化对网络传播的议程设置功效,引导网络舆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APEC会议期间,网络上出现了一个热词"APEC蓝"。经过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网络传播,"APEC蓝"在短时间之内成功建构了民间舆论场,它反映了广大市民期盼首都蓝天的强烈愿望。而传统媒体也不甘示弱,并没有回避网友戏谑般的调侃,而是主动设置议程,引导舆论,形成民间舆论场与官方舆论场良性互动的局面。本文以"APEC蓝"在民间舆论场的发酵为例,分析民间舆论场的建构和媒体间的议程设置,以期正确引导舆论,反思舆论引导工作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在公民之声日俱影响力的社交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受到多元意见掣肘,难以在一对多的意见市场上弥合舆论沟。本研究从反向议程设置理论视角出发,以“唐山打人案”为研究案例,通过stata软件将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建模,并设置时间序列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发现,公众议程是媒体议程的格兰杰原因,而媒体议程却不是公众议程的格兰杰原因。技术赋权之下的公民声音颠覆了过去由传统主流媒体主导的议程设置机制和舆论走向,上一个时间节点的社会舆论往往会成为下一个时间节点的社会议程。在议程传导模式倒置与舆论场分化中凸显融合社会议题与弥合舆论沟的现实需求,主流媒体作为整合与引导社会舆论的责任主体,担负起寻找达成社会合意新渠道的使命。  相似文献   

20.
章丽 《新闻界》2007,(5):79-80
鉴于网络新闻评论议程设置的弱化,本文就如何加强其议程设置功能,更好地引导舆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