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洁 《声屏世界》2016,(10):48-51
本文以亚德里安·J·斯莱沃斯基五要素理论为切入点,分析当下视频自媒体盈利模式,即视频自媒体的利润点在于细分内容市场,利润对象在于粉丝规模的扩大和黏性的增强,利润源以广告盈利为主,利润杠杆采取社交网络宣传的方式,利润屏障则需要树立独特品牌,把握五要素的关键节点才能够完善盈利模式.而最终自媒体唯有保持其价值主张才能够获得粉丝认可,实现长久盈利.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各个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网络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营销渠道,获利非常大,一方面是因为盈利模式有多种,另一方面是人们非常喜欢网络媒体。本文重点分网络媒体盈利模式这一方面,对网络媒体作为交互平台、媒体平台、商务平台的功能、特点以及盈利模式,进行分析和总结。网络媒体是一种重要的媒体形式,也是未来网络发展方向,网络媒体是当下最新的媒体形式,其具有那些盈利模式,此种盈利模式所产生的利润如何,在下文中将重点探讨。  相似文献   

3.
江小静 《青年记者》2013,(22):19-20
围绕一个整体品牌,以多种渠道、多种手段的协同配合来实现"范围经济"的盈利模式,是很有价值的探索,也可能是未来媒体经营的方向。当下,几乎所有的纸媒都在为如何持续地、体面地"活着"而纠结不已。笔者所在的新民周刊是一份有着15年品牌积淀、在全国市场有着可观发行量和品牌传播力的杂志,近年来我们认真研究目标受众和广告主的需求变化,努力生产产销对路的报道产品,在纸媒、官网、微博、微信、iPad、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媒体产业化发展的趋势愈演愈烈,媒体之间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是盈利方式的竞争.因此,媒体盈利模式在媒体产业化进程中具有标杆意义.基于媒体盈利模式的重要性,笔者对新环境下我国媒体盈利模式进行探究,力求从旧有的框架中跳出来,找出媒体的发展瓶颈与解决方案,提出媒体盈利模式的调整路径.  相似文献   

5.
王晶晶 《传媒》2016,(18):45-46
相比互联网创业遭遇资本冷遇的情况,自媒体平台创业者却获得了众多资本的关注,如"罗辑思维"的B轮融资估值为13.2亿元,第一网红"papi酱"获得真格基金、光源资本等四家资本融资共计1200万.自媒体平台获得众多资本的青睐,并不仅仅是因为自媒体用户数量众多,而是其盈利模式更具有吸引力.如今自媒体平台除了以优质内容盈利外,需要不断开拓新的盈利模式,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自保并获得新生.自媒体平台的盈利模式主要包括内容盈利模式、服务盈利模式、社区盈利模式、品牌盈利模式、众筹盈利模式、捐赠盈利模式等六种.  相似文献   

6.
张朝萌 《视听》2022,(2):9-11
为了实现传统媒体转型,重构与用户之间的关系,重塑媒体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封面新闻"在打造智媒体生态圈上下足功夫,率先在全国提出建设"智能+智慧+智库"的智媒体.以内容为支撑,用大数据、AI、音视频、区块链等技术加持拉动收入,推动媒体电商融合拓宽产业边界.未来,封面新闻可从区块链加密经济的应用、打造智能文化产业链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用户社群是以相同兴趣和价值观而集结的固定群体,彼此互动联系并且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基于社群经济的概念和特征,微信自媒体应打破固有的广告思维,向社群思维转变。在社群经济的视角下,目前微信自媒体的盈利模式类型主要包括:原生广告模式、社群盈利模式以及自媒体联盟三种盈利模式。在内容生产已经不再是稀缺资源的背景下,微信自媒体只有从粉丝思维转变到用户思维,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围。  相似文献   

8.
何江 《新闻传播》2013,(2):14-15
目前,一个媒体最有争议和紧迫的问题,是确定可行且稳定的盈利模式。传统的盈利模式在多种新媒体出现的当下,其适应性已经大打折扣,大量学者投身到新媒体的研究行列,通过知网检索,2012年以新媒体为研究对象并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达到300多篇。毫无疑问,新媒体正逐渐成为传播学研究的热点。在进行新媒体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9.
苟骅 《中国记者》2015,(2):47-48
不管你承不承认企业自媒体,它都在那里。用这句网络流行语来描述近两年中国企业自媒体井喷式发展态势,再形象不过了。提升企业自媒体的专业能力,不仅是传统媒体未来可能的市场蓝海,也是在传统广告盈利模式越来越不可持续的当下拥有的现实优势。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经济的崛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新型的盈利模式。但是在愈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一些互联网媒体出现了亏损、倒闭的现象,并购就犹如大海里的一根"救命稻草",成为了它们摆脱困境的现实选择,并且力求在并购中扩大规模、实现多元化盈利。本文将对互联网的盈利模式、影响盈利的因素展开讨论,并探讨并购对互联网媒体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互联网移动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迅猛,对传统媒体的运营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使期刊行业面临发展路径再造、盈利模式重构等挑战,加快媒体融合,为期刊破茧成蝶提供无限可能与更多机会。然而,在传统体制下生存的多数期刊对于媒体融合"怎么融合,谁融合谁,融到什么程度"并不清晰,缺乏"思考未来"的敏锐思维与"布局当下"的能力。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典型案例分析,对广西期刊媒体融合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广西期刊媒体融合普遍未达到预期效果,存在体制机制束缚、办刊思维滞后、人才资源匮乏、盈利模式亟待开发等问题,进而从融合环境、融合思维、人才培育、盈利模式等方面提出破局之策。  相似文献   

12.
王军峰 《传媒》2021,(5):80-83
直播带货经历了从网红直播带货到媒体直播带货的转向.作为公信力平台的媒体直播带货遵循着市场逻辑、社会效益逻辑和媒体融合政策逻辑.因而当前媒体直播带货本质上是在媒体融合深度推进下传统主流媒体与商业平台联合发起的一场助力经济恢复和脱贫攻坚的媒体消费动员与融合创新实践.作为社会公信力平台,主流媒体直播带货正是公信力平台经济的体现;作为媒体消费动员的手段,它实现了对市场资源的激活与对接;作为媒体融合创新实践,它拓展了媒体业务范围和盈利模式.媒体直播方兴未艾,但也蕴含着风险,未来还需要与MCN机构联合进行商业化运作,融通体制内和体制外资源,各取所长.  相似文献   

13.
陈暐 《视听》2021,(1):127-128
当下,自媒体短视频发展如火如荼.本文以乡村题材短视频博主"华农兄弟"为例,剖析其走红背后的运作方式,认为这体现了技术更迭驱动下来自乡村自媒体运营模式的升级转型和盈利模式的发展变化:技术的进步使短视频迎来了繁荣期,直播行业迅速发展以及快递行业的逐渐完善让"直播带货""IP运营"等成为乡村自媒体增加收入的新途径.尽管4G乃...  相似文献   

14.
满艺 《出版参考》2017,(9):37-39
出版社微信公众平台已成为出版社进行产品营销、读者互动的重要渠道.一些微信公众号特别是自媒体公众号在图书等内容产品推介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实现了众多的盈利模式,而这些盈利模式对于出版社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来说具有较大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韦美膛 《传媒》2021,(15):77-78
直播电商为媒体经营模式转型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媒体纷纷入局直播电商之际,本文重点分析了媒体该如何运用直播电商,创新媒体盈利模式,拓展媒体转型发展空间.文章认为,媒体要认清直播电商的本质,突出媒体的直播电商特色;发挥媒体自身优势,使媒体成为经济建设的深度参与者;结合媒体自身情况,探索合理化的直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在社交媒体的时代,市场化传统媒体遭遇到的最根本危机源自原有盈利模式——二次销售模式的坍塌.因为社交媒体消解了公众和广告主对新闻媒体产品的购买意愿.而主营新闻的新媒体也同样面对缺乏稳定盈利模式的困境.通过改变对新闻价值的认识和创制原生广告,BuzzFeed仍然能够在二次销售模式中获得迅速的增长.然而,用户趣味的快速变化和原生广告制作的复杂过程仍然考验着盈利模式的稳定性.更值得反思的是,BuzzFeed可以创造出一种新的媒体盈利模式,但它可能无法复制原有新闻业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7.
介绍新媒体大发展背景下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积极开展移动出版的实践,探索适应市场需要的新型产品和可行的盈利模式.为传统科技期刊在新媒体技术发展和推动下如何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期刊的立体化转型,提供参考和借鉴.认为传统科技期刊应该借助并利用新兴媒体,以简单、经济、迅速的方式提供有效的信息和服务,扩大影响力,把新兴媒体打造成有效的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18.
正媒体转型后的盈利模式尹世昌在《拉紧媒体转型的"经营"红线》一文中指出,媒体转型升级,不能以突破底线为代价。关于媒体的转型讨论中,"盈利模式"是一个关键词。媒体的转型升级,往往伴随着盈利模式的推陈出新。传统上,媒体的盈利模式很简单——收入主要来自发行和广告,事实上,对任何媒体来说,除了发行和广告这两项盈利  相似文献   

19.
王凌云 《声屏世界》2011,(8):182-183
数十年的传统报纸,遭遇媒体技术变革,都市报不可取代的优势在哪里?传播工具数量激增,广告预算严重分流,都市报的增收空间在哪里?报纸新闻转战网络,盈利模式前景不明,都市报当下的探索方向在哪里?  相似文献   

20.
当下中国,无论是传统的报纸杂志,还是图书出版,几乎所有纸质媒体都面临窘境:固有的经营体系、盈利模式正在逐渐变化和消解,新颖的运营方式、盈利模式却尚未建构与形成。于是,在"青黄不接"的转型期中,如何填补"新""旧"之交的"空白",探寻过渡期的生存之道,最终重新调整、布局,构建传统报刊和出版社运行、盈利的新模式,便成为诸多纸质媒体——尤其是同时具备传统报刊和出版社多种特征的媒体出版社的当务之急。本文对此在宏观层面与探索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思考与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