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纵观目前国内电视综艺,喜剧类综艺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喜剧节目成为多个卫视的"台柱子",电视观众在整个2016年被喜剧类节目"狂轰滥炸".对喜剧快速的开发与无序的挖掘已导致喜剧出现"异化":创作主体异化为"表演机器",审美对象缺少喜剧精神,而审美主体产生欢笑疲劳、被喜剧淹没.这背后的原因是资本渗透入电视综艺,资本逻辑侵蚀了文艺逻辑.喜剧异化问题值得警惕,喜剧类综艺应该作何调整,是中国电视人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邹欢芳 《出版广角》2016,(19):85-87
从2014年开始,电视喜剧综艺就成为电视节目创作以及喜剧创作的新常态.喜剧综艺作为喜剧艺术与综艺节目相结合的产物,其首要特性是电视性,当下综艺节目中所广泛使用的制作模式、纪实片的拍摄方法以及与观众互动等因素都体现了这种电视性.与电视媒介的结合促使多种喜剧类型得以展现,使创作力量多元化,并推动了喜剧艺术商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国光 《青年记者》2017,(17):76-77
当下,以喜剧为题材连续播出的综艺节目层出不穷,如选秀竞技喜剧、即兴创作喜剧、跨界喜剧和情景喜剧等.喜剧综艺市场繁荣,收视率可观.最近,东方卫视的《笑傲江湖》第三季,北京卫视的《跨界喜剧王》第三季,中央电视台的《欢乐中国人》第二季,湖南卫视的《百变大咖秀》第六季,浙江卫视的《喜剧总动员》第二季,东方卫视的《欢乐喜剧人》第三季等,成为各大卫视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4.
《欢乐喜剧人》是我国首档大型明星喜剧竞赛真人秀节目,由东方卫视、欢乐传媒与华录百纳共同打造.《欢乐喜剧人》第二季12期节目网络播放量超过10亿,蝉联12周冠军,它的播出使我们迎来新媒体时代的全民大狂欢.作为一档“后现象级综艺”节目,《欢乐喜剧人》不仅给观众带来身心的放松、愉悦,也给当下纷繁芜杂的电视综艺节目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启发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现在越来越多的电视综艺类节目出现在屏幕上,开启了全民观看喜剧的时代。其中,《东方卫视》推出了一档喜剧明星竞赛真人秀栏目《欢乐喜剧人》以其独特的定位和风格,受到受众的欢迎,体现了综艺节目的一种转向。本文对《欢乐喜剧人》的节目内容进行分析,考察其对喜剧的重新定位和诠释,以及这种重新诠释如何改变受众对喜剧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视媒介内容与形式的不断丰富,喜剧和电视艺术的融合也日趋引人注目。在喜剧类电视节目中,"跨界"的介入为电视艺术提供了一个新的形态——跨界喜剧节目。本文以《跨界喜剧王》和《喜剧总动员》为文本分析对象,通过对电视喜剧节目的跨界形式与内容进行分析和梳理,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视野中探讨跨界类喜剧节目中的解构与重构、戏谑与讽刺以及杂语与对话。  相似文献   

7.
贾月  王梦婷 《传媒》2016,(18):35-37
喜剧竞赛真人秀节目是近几年兴起的一个新类别,并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在一系列版权引进节目中成功突围,成为受众关注的焦点.喜剧竞赛真人秀节目具有真人秀的基本特质,如人造情景、戏剧性元素、真实记录等,但同时它又以喜剧竞赛为主要内容,区别于传统真人秀的录制方式.因此,喜剧竞赛真人秀可以说是喜剧与竞赛以及真人秀的结合体,它以季播的形式,将喜剧作为节目的主要评判内容,放置于层层选拔的激烈比赛中,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以真实性为原则对过程加以记录.  相似文献   

8.
2016年对喜剧综艺市场来说,是炙热的夏天.索福瑞收视率调查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结束后,省级卫视收视率排名出现了较大变化,东方卫视从2015年的第六跃至2016年的第一,而对此贡献最大的是《欢乐喜剧人》这档喜剧综艺节目.《欢乐喜剧人》第二季以2.79%的平均收视率, 3.67%的最高份额将观众牢牢锁定在荧屏前.同时,这档喜剧节目还凭借网络播放量、百度指数、微博话题阅读数等多项优异指标荣获2016年度国民品牌综艺节目,又一次引发了大众对戏剧综艺节目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喜剧要创新,第一步棋是选材新。选材当然来自生活素材,然而却是经过作家、艺术家进行过一定的艺术提炼和加工的。新,是与旧相对而言,要求不炒现饭,不落俗套;别开生面。作为喜剧,还要求具有喜剧性。喜剧创作要达到题材新,就要求作家、艺术家在现实生活中,善于捕捉到崭新的具有喜剧性的生活现象,或者刚刚冒尖的喜剧性的社会热点问题。人们还会记得:在五十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10.
李梓琳 《视听》2022,(5):65-67
2014年喜剧综艺节目扎堆出现,呈现井喷之势,基本上由各大卫视与视频平台占领主要市场.但是近三年来,喜剧题材的节目呈现疲软状态,《欢乐喜剧人》等喜剧综艺节目高开低走.基于此,《一年一度喜剧大赛》通过在内容引领、价值转型、表达升级等方面的经验积累,强势扎根荧屏,避免了喜剧市场主题和形式同质化、笑星人才断层、节目质量粗糙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喜剧电视综艺节目经过2014年昙花一现的"井喷式"爆发,至今已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数量与其他种类综艺节目基本持平,节目类型也以真人秀型为主。中国喜剧真人秀节目中是否也会出现"现象级"节目?成功与不足有哪些?本文以《欢乐喜剧人》、《笑傲江湖》为主要案例,对中国喜剧真人秀类电视节目的现状及发展路径进行了一定的思索。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带来的不只是媒介形式的创新,内容创新同样是重点,并且成为重要的竞争方式,如以"回归生活,浸润心灵"为理念的慢综艺逐渐成为2017年综艺界的新现象并衍生出大量作品。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慢综艺的节目类型与特征,对其产生的原因做出解读,并结合现状对慢综艺的长远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网络自制综艺以爆发式的增长速度迎来自己的"黄金时代".随着网络自制综艺的蓬勃发展,问题也随之而来,"泛娱乐化"现象日益加剧,威胁着大众和社会的生存状态.文章剖析了网络自制综艺传播中存在的媚俗、背离现实、感性和理性失衡等问题并提出重视内容生产、还原真实语境等相应对策,为网络自制综艺的理性回归提供一个良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何丹 《记者摇篮》2012,(4):62-63
什么是喜剧,众所周知喜剧的理论属于欧洲传统的美学范畴,喜剧是戏剧的一种类型,一般以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及对喜剧性格的刻画。而无声喜剧是用姿态、手势、面目表情、身体动作等沟通手段传递信息、传情达意的一种无声语言。很多时候,其表达效果甚至超过有声语言,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一、喜剧节目的表现形式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都是喜剧小品表演过程中传  相似文献   

15.
孟祥斌  丁智擘 《传媒》2017,(16):39-41
2016年对喜剧综艺市场来说,是炙热的夏天。索福瑞收视率调查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结束后,省级卫视收视率排名出现了较大变化,东方卫视从2015年的第六跃至2016年的第一,而对此贡献最大的是《欢乐喜剧人》这档喜剧综艺节目。《欢乐喜剧人》第二季以2.79%的平均收视率,3.67%的最高份额将观众牢牢锁定在荧屏前。同时,这档喜剧节目还凭借网络播放量、百度指数、微博话题阅读数等多项优异指标荣获2016年度国民品牌综艺节目,又一次引发了大众对戏剧综艺节目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喜剧小品语言的规范与创新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我们既要认识到它是不同于一般语言的具有新质要素的"规范",又不能过分强调其自身的特点,而抹煞语言规范对它的制约性.本文结合小品创作的实践,对如何看待和制定喜剧小品语言规范与创新的原则和标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惠慧 《传媒》2021,(18):53-55
"云综艺"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出现的一种特别的节目形式.它是各大电视台在摄制工作无法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为保证节目照常播出自行探索出的创新方式."云综艺"的优点在于形式新颖,内容和语态都比较生活化,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但也存在画质不高、内容单一和自说自话等不足.由于"云综艺"的局限性,虽然在疫情期间各大电视台纷纷播出"云综艺"节目,但其未来发展将主要作为综艺节目摄制的辅助性形式.  相似文献   

18.
孟祥龙 《青年记者》2016,(11):73-74
作为美学范畴的喜剧,是通过事物的内容与形式、动机与效果、真与假等不谐调状态,产生笑或乐感,从而否定丑、肯定美的审美形式.喜剧作为一种审美活动,是人的精神自由意志在当下直接的感性中生成的一个意象世界,这个意象世界照亮世界存在的本来面貌,使人超越“自我”,从而回到人的精神家园.本文从喜剧心理学的角度,对东方卫视的电视喜剧栏目《欢乐喜剧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喜剧小品作为当今中国大众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一种文艺形式,以演员滑稽可笑的表演和风趣幽默的语言反映生活本质,使人们在笑声中解读生活百味,也因此深受大众的欢迎与好评.开心麻花团队以爆笑的情节和幽默的语言,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近几年的许多喜剧类综艺节目中开心麻花团队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节目.该论文以开心麻花小品为例,对近5年小品的题材、形式、内容和作用四个角度入手,以期探索出喜剧小品的发展方向和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20.
"开心麻花"以话剧产业为核心,逐渐发展成为多平台运营的文娱传媒公司,形成了"麻花式幽默"的喜剧风格,最终创造出独特的"开心麻花"喜剧品牌,成为话剧企业逐渐实施商业化运营的一大标志,而且也使话剧文化产业越来越向着品牌化方向行进。但目前随着全球信息网络发展的越来越快,人们的消费需求也在日益增加,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会变得更加开放和动荡。"开心麻花"目前正面临着成本增长、行业风险大、原创内容枯竭、人才流失,受众审美方式以及对文化产品需求变化快等风险与挑战。而5G时代的到来,无疑给"开心麻花"的发展注入了全新的动力,"5G+VR"、"5G+AI"、"5G+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形态,为"开心麻花"提供了创新的营销策略,对"开心麻花"喜剧品牌的持续良好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