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赵静 《视听》2022,(5):80-82
根植于革命历史题材叙事与聚焦于影像视听元素表达,在新主流电影中从不是矛盾与对立的,而是补充与融合的.《长津湖》于战争历史抒写中塑造平民英雄,《革命者》以情感演绎而非情节推进作为叙事动力.新主流电影在历史抒写上以革命历史题材为主要内容,"真实性"是其叙事基调.同时,在英雄人物塑造中侧重呈现"时势造英雄"与"英雄造时势"的...  相似文献   

2.
吕弘彦 《东南传播》2021,(12):63-66
早期"火车效应"与"吸引力电影"的部分成因可以被理解为是观众关于某项媒介经验的缺失.近二三十年,电影叙事正发生着"媒介经验"转向:一方面,有较多数量的商业电影作品、电影放映现象以经典电影文本内容作为指涉对象;另一方面,电影作为旧媒介却反过来从电视、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介中获得相关经验以作为叙事与表意元素.在近十年的华语电影中,媒介经验具有参与元叙事与作为使用习惯两种身份与功能.媒介经验转向也引发了使电影沉浸感受到了挑战,对观众作出了技术性区分的文化迷思.  相似文献   

3.
陈可馨 《东南传播》2021,(12):59-62
解码景观是接近区域电影的一条常规路径,在通过符号、图景、文化、历史等视角对其进行解读后,影响区域电影确立身份标签的因子仍旧需要挖掘.区域电影不只存在一个"他乡",贵州区域电影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和人文气质游走于"超俗"与"世俗"之间,在银幕中构建了一个静谧的"他乡",这一意象的成功塑造使得贵州区域电影得以跃出区域电影的序列,展现了其独有的在地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华华 《声屏世界》2022,(3):124-125
2017年,瑞典电影《方形》在第70届戛纳电影节上获得金棕榈奖.不同于以往北欧艺术电影对弱势群体、底层人物的关注,影片《方形》将镜头对准了北欧瑞典的中产阶级及上层精英.影片以装置艺术"方形"贯穿始终,剖析了囚禁于社会规范、社会地位以及社会舆论下的光鲜亮丽的精英群体,用当代艺术巧妙撕下了现代社会所追捧的文明的外衣,实现了...  相似文献   

5.
重新认识电影与文学的关系和新的电影观的确立绝非没有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世界电影正通过高科技大踏步走向"景观化"、而中国电影由于忽视了视昕语言已远远落后于世界电影潮流的时候,这种对电影本性的寻求和回归显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6.
写在前面     
任何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电影都是特定时代、特定文化的表征和反映,同时也反作用于它所产生的时代和文化.黄会林、高永亮的<"第三极电影文化"构想>提出了拥有百年历史的中国电影文化可以构成欧洲电影文化和美国电影文化之外的"第三极电影文化"的构想.这一构想旨在使中国电影真正成为"第三极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弘扬和传播"第三极文化"所代表的核心价值和民族精神,重塑全民族文化自信,建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7.
韩璐 《传媒》2015,(19):69-71
源自于"二次元"世界的弹幕电影目前正饱受关注,或质疑或欢迎,因此有必要对弹幕视频进行全面了解.客观来看,作为互联网和传统媒体融合的产物之一,弹幕电影也是优劣并存.互动是弹幕电影的独特魅力所在,它实现了观众与电影、观众与观众、观众与制作方之间的互动.干扰是弹幕电影客观存在的弊端,其特有的弹幕功能对观众自身及其他观众观影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干扰.  相似文献   

8.
近十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的成效十分显著,2011年全国电影票房总收入超过130亿元.然而,作为文化传播媒介的中国电影在繁荣数据的背后,其真实的海外生存状态究竟如何?其国际传播效果到底怎样?中国的电影创作如何能够在立足于本土的同时又放眼于世界?带着这样的思考与疑问,本着严谨的学术精神与治学态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 AICCC)以建构"第三极文化"为根本宗旨,首开先河,在2011年发起了面向海外观众的"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调研.  相似文献   

9.
在电影市场,传播是营销的一种方式。多种类型的社会媒介传播方式为当下的影片推广创建了前所未有的营销环境,营销方式也从初期强调产品自身的信息和特权管理转向构建品牌和与客户的情感呼应。本文以电影《小时代》为研究目标,其研究价值在于这部故事性虚弱的影片借力于有效的营销手段收获了巨额的经济效益。笔者通过依托传播学理论,对相关网络信息数据和文献报道的研究,讨论该片的宣传理念和策略,借以总结出粉丝电影市场宣传的三个要点:1.营销方式需要从"导入式"转变为"互动式";2.需要依赖"舆论"进行传播;3".品牌"的塑造对于电影的宣传极为重要。电影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相辅相成的,粉丝电影的营销手段就像电影的内容质量一样关键,能够影响经济效益,值得被重视。  相似文献   

10.
纵观中国电影发展史,在"十七年"期间曾出现了一波文学与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热潮.本文首先就文学与电影这两种艺术形态之间密切的关系进行分析;其次,对"十七年"这一特殊时期的电影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进行概述;最后以小说《祝福》的改编为例,通过对《祝福》的改动,做到了由小说至电影的艺术创作,也成为"十七年"期间文学与电影跨文化传播的范例.  相似文献   

11.
黄雅玲 《编辑之友》2010,(9):107-109
何心冷(1898.6.16-1933.10.29)江苏苏州人,自学肄业于北平国民大学,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电影评论家,又是风格独异的副刊编辑家.由于他英年早逝,留下的个人资料不多,故长期以来,学界对他的研究甚少.基于此,本文试图以史实为依据,对其在<大公报·电影>(以下简称为"电影")的编辑实践作以系统梳理,以展示其作为副刊编辑家的一面.  相似文献   

12.
电影诞生于工业革命时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因此现代的科学技术对它的成长也有巨大的影响力.而今很明显的是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电影的景观化趋势同时愈演愈烈,曾经大制作的"奇观电影"还可以带来高关注高票房,但是随着烂片横行,对电影景观化的评价呈现两极化,有人叹息这是进入了一个"过度迷恋技术"的幼稚时期,有人则认为这是数字时代下的必然阶段.本文则试图运用电影语言学的知识来解答这道"论述题".  相似文献   

13.
一、历史上的云南民族志影像 1923年,云南省长兼建国联军总司令的唐继尧为纪念"护国讨袁"战争.请香港友谊电影公司来昆明拍摄了一部名叫<洪宪之战>的电影,并在当年七月以"革命荣史战争哀情巨片"在昆明逸乐影戏院上映.云南的第一部电影(默片)问世了.  相似文献   

14.
尹鸿  张晶 《编辑之友》2021,(2):33-37
"十三五"时期,中国电影从非常态高速发展进入了以提升电影质量、健全电影市场、完善电影产业、扩展电影影响的新常态轨道,初步形成现代电影工业体系,建构了全球最有活力的"坐二望一"大市场,创作生产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良、制作精湛的头部电影,提供了满足观众多样化需求的电影,为中国从世界电影大国成长为世界电影强国奠定了基础.面对国际形势、经济形势、媒介生态、技术升级的新挑战,"十四五"期间中国电影将通过工业体系的完善、产业结构的调整、产品类型的丰富、市场规则的形成、全球战略的调整、传播渠道的扩展,为观众创造更加多样化的电影作品,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文化推动.  相似文献   

15.
杨皓 《东南传播》2022,(1):41-43
电影《双子杀手》以数字影像为表现载体,以景观化的塑造策略建构了影片的叙事功能.笔者将以"数字电影"作为理论指导,以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为方法论分析依据,通过对身体景观、技术景观、意义景观的数字影像下的三重景观解构,进一步阐述在电影中如何利用技术与观念的双重突破,建立了科幻与现实共存的影像空间.深入探索科幻与技术...  相似文献   

16.
实验电影得益于电影技术的发展而又明确地反对电影的美学主张,以强烈的实验性为特征发展成为电影艺术中的瑰丽奇葩.电影技术发展、媒介更新和互联网络的日新月异不断地扩充了实验电影的内涵与外延,整合了其他门类艺术的差异而发展成为新媒体实验影像.新媒体实验影像以实验电影为源头,秉承了实验电影的实验性品格,发展成了今天的集实验性、综合性、当代性、多元性于一体,融文艺美学、技术美学、生活美学和环境美学于一炉的多媒介综合艺术,其中实验性是其得以发生、发展、繁荣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朱灵 《东南传播》2021,(3):73-74
《邦尼与克莱德》作为新好莱坞的电影的开山之作,成功颠覆了经典好莱坞时期的类型片,作为美国现代电影的里程碑,以"反传统、反文化"的形象改变了观众对于好莱坞的认知.存在主义思潮、反类型化的人物设置、电影语言三方面讲述新好莱坞电影的变革.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我国各行各业快速发展增添了新动力.回顾和展望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前景不难预见,基于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电影产业已经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期.互联网技术不仅赋予了电影产业新的活力,也为相关行业市场情况调研和指导性政策制定提供了新工具,催生了"互联网"和中国电影产业融合之下新业态的形成.当前,互联网以连接的力量汇聚了活的数据,有利于打破电影产业发展的瓶颈,探索制定电影产业科学完备的市场规则,在不断融合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构建电影产业新的动态体系.由齐伟所著的《产业进阶与融合文化:新媒体语境下的中国电影研究》一书,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以中国电影发展历程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五个章节的论述,帮助读者深入认识与了解新媒体语境下的中国电影,为研究中国电影的新业态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9.
卢茜 《东南传播》2021,(8):63-66
国家形象作为公共外交的理论硬核,中国电影的公共外交实际上就是国家形象的传播与塑造.基于涵化理论研究发现中国电影对国家形象的建构上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商业电影的共鸣效应,一种是主旋律电影的教化效应,但仅此两种涵化效应都难以充分塑造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从而开展成功的公共外交.最后本文提供了两种基于"国家品牌"的电影公共外交新战略:以中国电影为产品营销使之成为一个品牌;以电影为传播渠道提升国家形象成为"品牌国家".  相似文献   

20.
民国电影期刊是民国社会生活和电影事业的记录载体,在民国期刊出版史和民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价值.文章以时间为划分区间,从私营电影的出现与电影期刊的起步、大众文化消费的崛起与电影期刊的黄金时代、战争变局与电影期刊的衰退、抗战"洗礼"与电影期刊的理性回归四个阶段阐述了民国电影期刊的发展及其在各时期的出版特征,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