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互联网作为划时代的工具,推动人类进行新的传播革命。进入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全球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共识。本文试从组织变革角度,通过分析英国BBC的媒体融合组织变革路径,从组织战略调整、组织流程再造、组织结构重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文化重塑等方面,探讨对中国主流媒体的媒体融合组织变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肖兴辉  李波 《青年记者》2016,(23):110-111
媒体融合一词最早由美国学者提出,原意是指媒体形态的融合,即原有的媒体形态在特定情况下融合为新的媒体形态,比如电子报纸、网络电视等.近年来,随着受众文化消费水平和层次的不断提升,加之数据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媒体融合已经不再局限于媒体形态的简单融合,而是扩展到了所有相关媒体要素的大融合.信息内容、传播手段、互动方式等方面开始出现了很多新的积极变化,信息产品层出不穷,给广大受众的文化消费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面对当下媒体融合的大环境,湘西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方面的特点与特色在融媒体技术下有了多样的呈现模式,如何让湘西文化和湘西旅游业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得到快速发展是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本文将从湘西本土的地域文化特色、大众传媒与湘西的关系以及湘西的IP形象塑造等角度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在概述国际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基础上,从企业创新、科技和文化融合、文化消费和数字产业互动等角度分析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和特点,研究当前在管理体制、法律法规、市场垄断、内容、版权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梳理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的规制策略:完善大文化顶层设计、推进立法融合、建立健全数字文化自组织规制、推动公平竞争、创新数字内容产权模式和推动数字媒体文化消费。  相似文献   

5.
媒体融合,不仅要着眼于融合的过程,还要关注通过融合取得的最终成效。在媒体深度阶段,生产出具有价值的“爆款”融媒体产品,对媒体和社会来说都是获益匪浅的。本文分析了当前融媒体内容生产在议题选择、体制机制、人才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以及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生产“爆款”产品时在思维意识、人才转型、叙事角度等方面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6.
李畅 《传媒》2024,(8):33-35
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年来,西部城市克服资金、技术短缺等困难,在媒体融合探索实践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但在融合机制创新、融合效能提升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基于西部城市经济文化实际,分析媒体如何在“关系重构”中破局融合,并从管理机制、内容生产、技术条件、人才举措、全媒体运营五方面提出西部地市级媒体“效能优先”融合策略。  相似文献   

7.
童兵 《当代传播》2020,(2):4-10
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和中央深改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核心,系统梳理回顾媒体融合发展战略提出的目标、路径、步骤、成绩及问题,就媒体融合发展战略提出的社会背景,从占领意识形态阵地高度认识媒体融合发展的意义,培育媒体融合发展的文化基因,打造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根底等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索。文章对当下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走势作了研判和预测。  相似文献   

8.
在今天这样一个媒介融合与信息互渗的时代,网络不仅成为媒体融合的中介,而且正成为一个数字化互动的复合媒体。在新技术支撑体系下,网络与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共同构成了今天的新型媒体。在这一新媒体语境下,网络文化不仅成为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网络社会出现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张静 《编辑学报》2022,(6):657-661
从政策导向、数字技术与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疫情促使学术活动线上化等角度分析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的机遇与必然,分析了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的重点工作方向,据此提出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策略,即以品牌为根本,以纸质期刊、期刊官网、集群平台、社媒平台等4大平台为抓手,并以基础能力维度、平台能力维度、行业能力维度等3大维度构建科技期刊媒体融合9项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基层媒体是人民群众接受社会信息的主要途径,也是人民群众在繁忙工作之余得以放松的主要手段。随着网络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直接对媒体行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转变,随之而来的是基层媒体工作方式、工作环境以及工作内容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融合背景下,基层媒体应该如何发展已经成为当前行业内共同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融合背景下媒体信息所呈现的特点、媒体融合的重要意义等,然后从多个角度分析在融合背景下促进基层媒体创新发展的具体对策,旨在更好地促进基层媒体尽快适应融合新环境,面对社会的改变尽快调整自身并不断创造新的发展成绩。  相似文献   

11.
彭瀚翔  刘英杰 《视听》2022,(4):170-172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作为大型事件之一,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许多媒体通过短视频的形式从体育建筑、中国夺冠历史到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体育强国的访谈、中国传统文化与体育运动的融合等角度,对北京冬奥会进行重点宣传.短视频建构了冬奥会中的国家形象,并促成了国家形象的媒介奇观化,唤醒了观众的集体记忆,增强了观众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2.
郭艳菊 《传媒》2021,(12):32-34
在融媒体建设的大环境下,地市级媒体面临着"一城多媒"的融合困境,需要在观念、体制、资源等方面下大力气,才能实现媒体融合、资源整合的初心.而这其中,最关键的是人的因素.本文以三亚传媒影视集团为例,尝试从人才角度破解地市级媒体融合困境.  相似文献   

13.
融媒体时代,媒体融合日益成为国家战略,传统媒体和传统的播音主持方式在平台融合大潮中积极转型、积极融入,播音主持行业虽然面对新媒体传播方式带来的冲击,但也有行业融合创新的希望契机。如何在冲击中突围?如何把握契机跨越发展?是传统媒体的播音主持行业的职业焦点,也是媒体决策层聚力解决的事业问题。本文从播音主持行业应对策略的角度切入,从历史、文化和技术等领域的发展规律诠释解决问题的思路,为一线播音员、主持人和传播从业者带来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4.
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作为北京市委机关报的《北京日报》随即开辟了京津冀专版,并在2016年初由双周刊变为周刊,与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同步运营。这是《北京日报》在媒体融合、探索新的传播生态圈方面所做出的实践。本文选取了京津冀专版的50份样本,从报纸视觉传播、新闻文本等角度进行分析考量,将媒体融合作为一种建构社群的文化实践加以考察,认为《北京日报》初步实现了对"京津冀协同化"的媒体呈现,将政策层面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落实到生活和文化层面,即建构出"我们"的整体概念。  相似文献   

15.
新的全球化、国家战略发展和媒体融合等三大局面共同构成中国主流媒体发展的新环境,共同形成中国主流媒体内容生产的总体背景。在新环境下,中国主流媒体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重形势也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深刻影响着中国主流媒体的内容生产与创新发展。面对发展新形势,中国主流媒体只有高扬文化自信、发挥独特优势、探索融合创新,才能不断彰显主流价值、放大主流声音、壮大主流阵地。  相似文献   

16.
沈浩  袁璐 《新闻战线》2023,(5):51-52
智能技术在媒体融合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能引发媒体更深层次的变革。本文从媒体融合与社会发展角度出发,分别从新闻核查、讲好中国故事、新技术迭代等三个层面,观察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向,关注技术赋能媒体融合的实践,探讨将现有技术应用到媒体领域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17.
刘冰 《编辑之友》2018,(1):65-68
媒体融合必须解决文化的融合问题,文章论述了媒体融合进程中的四种文化价值维度——个人主义相对集体主义、权力距离的大小、阳刚相对阴柔、对不明朗因素反应的强弱.文化的融合应该系统推进,价值观的统一是文化融合的核心问题,行为层文化的融合应予以制度化保障,器物层文化融合释放着文化符号力量.  相似文献   

18.
文化融合,关乎地市级媒体重组的成败,市场机制、用户意识是新型媒体集团发展最重要的内生动力。推进地市级媒体深度融合,要在参与城市文化建构、融入社会基层治理、服务城市发展过程中把握机遇。浙江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实践,为考察地市级媒体报台合并组建传媒集团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样本。  相似文献   

19.
张婷 《今传媒》2016,(1):154-155
随着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不断融合,高校网络文化生态产生巨大变化.媒体融合过程中出现了观念老化、方法僵化、功能退化等问题,阻碍了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本文从体制机制、人力资源、考核培育等方面为高校校园媒体融合提出建议,认为高校网络传媒生态在重构内容生产模式和流程的过程中,应该着力从"内容为王"向"平台为王"、"关系为王"、"智慧为王"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20.
融媒体的发展给大学英语影视欣赏类教材的出版带来了新机遇.文章分析了大学英语影视欣赏类教材在融媒体时代的编制特点,并从"规范性与创新性融合""实用性与丰富性融合""普适性与个性化融合""结构性与时代性融合"等角度,提出该类教材在融媒体时代的编制与出版策略,以期为学界和业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