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元1070年中国文化史上发生过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那就是当时著名的维吾尔学者优素甫·哈斯·哈吉甫在喀什噶尔(今喀什市)完成了惊世名著《福乐智慧》(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出版了由郝关中、张宏超、刘宾翻译的版本)。这部长诗共有13290行诗歌。《福乐智慧》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它体现了维吾尔民族的什么精神?它到底在追求什么?自从1947年土耳其学者根据《福乐智慧》三个不同的抄本,出版了拉丁字母标音转写本以来,各国学者从各种不同的角度研究《福乐智慧》,想触及这些问题的本质。这里笔者想从双语文化学  相似文献   

2.
我的面前摆放着《福乐智慧》(汉文全译本)和《〈福乐智慧〉箴言选粹》两本书。《福乐智慧》(汉文全译本)以蓝色为基调,底面铺以维吾尔族典型图案,封面中间两道竖着的粗线将图案分隔开来,两道线内图案又是另外一幅民族图案,这两道粗线似一扇智慧之门向读者开启,引领着读者进入福乐智慧。《〈福乐智慧〉箴言选粹》  相似文献   

3.
杨莉  孟楠 《兰台世界》2016,(20):142-145
10至13世纪,由西迁回鹘人与西域土著居民等共同建立的喀喇汗王朝政权,是我国第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区域性封建王朝。成书于11世纪初的《福乐智慧》反映了喀喇汗王朝时期维吾尔民族从氏族部落的草原游牧文化向封建社会的绿洲定居农耕文化过渡全景。《福乐智慧》中有关军事篇章特色鲜明,集崇力尚武的游牧文化与外来伊斯兰文化于一体,颇具地域风情和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军事文化领域中一朵奇葩,对认识新疆少数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4.
《福乐智慧》是第一部融东西文化于一体的维吾尔族古典长篇叙事诗。作者优素甫·哈斯·哈吉甫在此书中力图给人们以智慧的指引,引导人们走向幸福。本文区分了《福乐智慧》中的基本幸福观和女性幸福观,分析了女性获得幸福的途径,指出了喀喇汗朝时期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幸福观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世界戏剧史上有一部迄今为止最短的戏剧,它出自法国剧作家特里斯坦·勃纳德之手。亨有“法国马克·吐温”盛誉的勃纳德,一生写了40个剧本、50部小说,他的《小咖啡馆》和《说英同话的人》都是法国戏剧中不朽的杰作。他在1932年写的一部“芝麻”剧《流亡者》堪称世界上最短的戏剧,全剧如下:  相似文献   

6.
1935年,曹禺鉴于演出者和评论者一致认为《雷雨》是社会问题剧或政治宣传剧的严重误读,在《<雷雨>的写作》中明确表示:"我写的是一首诗,一首叙事诗……这固然有些实际的东西在内(如罢工……等),但决非一个社会问题剧。"在1936年1月的  相似文献   

7.
《桃花扇》以戏剧文体书写明清易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借强调叙述"真实性",保存或与官方宣传相龃龉的历史细节,暗含悼明情思。作为一部寓言作品,剧中"现实"不再只是发生过的现实,而是包含了反思的隐喻性呈现。其叙事策略,正是借戏剧与人生的互文性,以剧中角色褒贬现实中人。舞台上的戏剧《桃花扇》作为明代社会生活的缩影,恰符历经世俗风物变化的士人心理,而剧作成功的背后隐藏着社会剧变之下,一代人共有的沮丧与哀伤。  相似文献   

8.
已知《优语录》有《国粹学报》本、《申报》本、《盛京时报》本三种版本.其中《盛京时报》本分两卷且材料最丰,长期以来不被学界所知.这一版本的最大意义和价值不在于搜罗到更多的优语材料,而在于能够就材料本身的情况来进行分类,以上下卷来明晰对中国早期戏剧形态的认识,从而在《宋元戏曲史》中得到最便利的运用.王国维对剧语与优语的区分是其对优语以及戏剧早期形态的理解与实践,在分卷中他恪守了一定的原则,体现了在优语整理时明晰的认识.从优语搜集到剧语研究,显示出王国维对戏剧认识的深入,赋予《盛京时报》本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第一部史志目录,它在刘向、刘歆父子的目录学成果——《七略》的基础上成书,反映了西汉后期的学术及文学思想。文章通过分析《汉志》中诗的著录及《六艺略》“《诗》类”小序、《诗赋略》总序的相关叙述,初步揭示了《汉志》诗赋有别、诗皆入乐可歌、诗可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以及解诗应求其本义的诗学观。  相似文献   

10.
王少华 《档案》2011,(5):36-41
一、改造历代编剧杂说以求规范题材 一些治中国戏剧史的学者常把《闲情偶寄》看作是与王骥德《曲律》相对峙的作品,认为是李渔对《曲律》不满,而有订正续补的意思。从戏剧史的发展过程来比较明末清初这两大戏剧理论专著的审美异趣,对中国古代戏剧理论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与月神》(以下简称《神》集)是刘京仪同志的戏剧专集,是她十余年来在戏剧园地里辛勤耕耘的结晶。笔者认为,写戏难,上演亦难,出版尤其出版个人戏剧专集更难。因此,《神》集的出版,自然会引起戏剧研究者的重视。本文试呈管见,以为抛砖引玉。1.《神》集收有三个大型现代戏、四个大型历史剧。若从形式上分,则有戏曲、歌剧和戏曲电影三个种类。可见它是厚重的,其美学追求也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广播剧,英文名为Radio Drama或Audio Drama,是广播媒体音频传播的一种艺术形式,其没有可视组件,主要为播音员、主持人或配音演员以戏剧方式呈现出的一种广播作品,听者通过听觉接收,再赋予想象,从而完成作品的叙述。1950年2月,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并播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第一部广播剧《一万块夹板》,之后,广播剧剧目日益丰富。  相似文献   

13.
寻茹茹 《新闻世界》2011,(12):186-187
都市情感剧(《男人帮》播出后成热门话题。这是一部男人版的《欲望都市》,只不过谈情说爱的主角从“女”变“男”,不变的是这类都市情感剧的类型化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14.
清代学者钱大昭、侯康、顾櫰三、姚振宗、曾朴五家综合各代目录学之成果,共补《汉书艺文志》"诗类"书目二十一部,其中鲁二家二部、齐二家三部、韩五家六部、毛六家十部。五家著作各有其侧重,从书目事实上反映了两汉四家诗的体裁特点和兴衰流变。  相似文献   

15.
董每戡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戏曲研究学者、戏剧活动家、戏剧作家和戏剧导演。他的中国戏剧学术研究在“以演剧为核心的舞台观”这一思想统摄下,构建起自己独有的“剧史体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因此,对董每戡的剧学思想和实践进行深入研究,把握其剧学特征,准确评估其剧学贡献和影响,是进行董每戡剧学个案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论定董每戡在20世纪中国戏剧研究史上重要地位的主要依据。同时,通过对董每戡剧学进行个案研究,来反思20世纪中国戏剧学研究路径及整体价值,并对当下戏剧学研究具有一定启示意义,即促使我们对20世纪戏剧学进行拓展学人个案研究、加强整体研究以及戏剧史的多元化书写,以期更好地助力于20世纪中国戏剧学的整体性建构以及当下戏剧学的深度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新书推荐     
★《智慧如诗》吴再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7月定价:66元作者再次继续了其第一本书《词谏》对《现代汉语词典》词条的批判风格,用简练的杂文体对社会中的各种现象进行了全  相似文献   

17.
欧文·戈夫曼以人际交往中的传播行为为研究对象,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交往比作舞台上的一种“戏剧表演”,进而提出了“拟剧理论”.本文在“拟剧理论”的视角下,以《爸爸去哪儿》为例,认为电视真人秀节目呈现出前、后台位移;“舞台设置”促进节目“戏剧缜密”加强;“剧本期望”反常,角色冲突带来戏剧反应;“不协调角色”合理利用,网络运用增强宣传效果等特点,由此需从精准节目定位,突出摄制重点和增强节目真实性,彰显真人秀特点两方面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18.
周必大与王应麟皆为南宋大臣、学者、文人,著述宏富.二人著作中有两部书同名,即《掖垣类稿》和《玉堂类稿》.周必大的《掖垣类稿》、《玉堂类稿》专收制诰文.王应麟在制词之法、制诰文撰写等方面受到周必大直接的影响,而在文风温雅、文体区分方面又与周必大不谋而合.他以周必大书名为己所用,合情合理,于此亦可略窥南宋词科的发展和文体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由于《韩诗内传》的亡佚,以往对《韩诗外传》(以下简称《外传》)的文体特征认识不够准确,往往认为《外传》与《毛传》等著述的文体特征相同,并以此作为《外传》解《诗》的证据。这实际上是惑于汉代经学"传"体著述有分"内传"和"外传"的具体情况,笔者通过将《外传》与《毛传》等"内传"体著述进行对比,发现《外传》和它们存在很鲜明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却关乎对《外传》成书性质的判定。  相似文献   

20.
现今仍有许多学者对《隋书.经籍志》总集多有收录某些作者的个人作品集存有争议,如毛伯成诗一卷、江淹拟古诗一卷等;清朝的大学者姚振宗在其《隋书.经籍志考证》中也对毛伯成诗一卷、百国诗四十三卷等作品集何以被编入总集存有疑问。对此,文章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总集序与《隋书.经籍志》总集之小序所述进行比较,并对《隋书.经籍志》总集中的多个作品集进行分析,最后提出《隋书.经籍志》总集的概念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总集的概念,与我们现在所理解之总集的概念有所不同;后两者的总集是单纯的总而集之,而《隋书.经籍志》总集是选而集之,而后总为一类成为总集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