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紫韵     
雨岚 《收藏界》2010,(7):52-52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古来技巧能几人,陈生陈生今绝伦——汪文柏《陶器行赠陈鸣远》 汪诗中这一丸比珠玉还要珍贵的“阳羡溪头一丸土”便是宜兴的紫砂泥。江苏宜兴,古名“阳羡”,这里山明水秀,人杰地灵,水土宜陶,砂壶宜茶。用这里的紫砂泥烧制的紫砂壶,历来是爱茶之人的心仪之物。北宋苏东坡择居宜兴时,“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爱其茶、泉、壶,有“饮茶三绝”之说;明代李渔也有“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的赞誉。  相似文献   

2.
论唐武宗“会昌灭佛”对少林武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应用文献资料,以"会昌灭佛"事件为切入点,阐述事件前后少林武术的嬗变。唐武宗"会昌灭佛"对少林寺这一"禅宗祖庭"给予严重打击的同时,也打破了少林武术"密不外传"的界线,进而促进了少林武术、民间武术、军队武术的大融合,孕育和形成了少林功夫以禅、武、医为特色的武术文化体系。禅武合一的少林功夫以言传身教的武术套路和理论对少林武术的承传与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激励了更多人参与习武。  相似文献   

3.
阳羡,古之宜兴。相传明代正德、嘉靖年间有名供春者,本是宜兴进士吴颐山家童。吴曾读书于金沙寺中,供春便利用侍候主人的间隙,偷学金沙寺内一老僧用陶土制壶,并将老僧洗手缸中的沉淀泥料悄悄保存,细加分析,始制出紫砂第一壶。此为传说,是否有供春其人,已不可考,今之所谓供春传世名器,也皆为后人托名之作。但紫砂之器确是极其珍贵的,世间有"价埒黄金""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土一丸"之说。紫砂泥原料主要分为紫泥、本山绿泥和红泥三种,俗称"富贵土",因其产自江苏宜兴,故称  相似文献   

4.
妙有真空     
正李宏禹1972年生于黑龙江,祖籍山东平度。199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东方文化艺术系,师承范曾、陈玉圃、杜滋龄先生。现任职于人民美术出版社。《红楼梦》中的一副对联很有名,叫作"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其实就是禅了。佛的精神告诉我们,你不论通过何种法门,只要悟道即可修成正果。禅即法门,它是对世界的一  相似文献   

5.
吕俊杰 《收藏》2011,(4):50-51
相传壶土初出时,先有异僧经行村落,日呼日:"卖富贵土。"人群嗤之。僧日:"贵不欲买,买富如何?"因引村叟,指山中产土之穴,去。经及发之,果备五色,灿若披锦。——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  相似文献   

6.
张渝 《收藏》2010,(5):58-62
将何家英与江宏伟作一个美术史上的南北划分,不是为了追赶一个美丽的句型,比如南张(大千)北溥(心畲),南陆(俨少)北李(可染),也不是因为他们部出生于1957年,并且,一个在南京,一个在天津,而确实是因为他们在当今国内画坛双峰并峙。古人有句现成的话,叫做双峰并峙,一水分流。那么,在江宏伟与何家英这两座山峰间分流的一水究竟是什么?在我看来,这一水,既是老庄禅佛,也是与老庄禅佛捆绑在一起的源自日本人的“物哀与幽玄”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7.
少林功夫名震寰宇,世传绝学"禅武医",则世人知之甚少。少林"禅武医"是什么?河南省政府参事赵国成先生说:"少林有三宝,世传禅武医。禅是修身本,武为强身技,医乃济世术,三宝源合一。"河南省旅游局局长杨盛道说:"少林禅武医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理念,我们有理由,有义务把禅武医文化保护好,让更多的人认识和关注禅武医  相似文献   

8.
素有"江南壶痴"雅号的许四海,每年都要根据十二地支做一件紫砂生肖雕塑,到今年,正好满一轮。己丑新春,中华老字号恒源祥一举收藏了许四海十二件紫砂生肖雕塑,在上海收藏界传为美谈。几天后,我照例到江桥的百佛园给老许拜年,他兴奋地告诉我,再过一两年,百佛园的基建差不多就搞好了,接下来他要静下心来多做些作品。  相似文献   

9.
《收藏》2012,(5)
张京城 号净禅屠士,1962年生.山东济南历城人1983年毕业于泰山学院美术系,1992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高研班,2002年至2004年在北京画院王明明工作室攻读高研创作班,2011年就读于张立辰先生中国画博士课程班至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泰山禅道书画院院长,青岛油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作品题材多为佛道及林泉高士...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蔡李佛拳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对“2013年禅港澳青少年蔡李佛功夫赛”的参赛队员进行调查,分析蔡李佛拳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现状,主要研究结论为:蔡李佛拳是一种低消费的运动,其消费主要集中在学费、服装与器械上;蔡李佛拳习练者对于蔡李佛拳有较高的认同感,习练蔡李佛拳的主要动机是增进健康、增加交流、学习其文化;练习频次相对固定,多数选择在晚上进行练习,练习地点以拳馆为主;蔡李佛的传播媒介以人际传播媒介为主。针对蔡李佛拳传承与发展的现状,文章建议:加强蔡李佛拳的拳史研究;注重大众传播媒介的利用;开发蔡李佛拳的文化价值、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8月4日至6日,应土库曼斯坦文化部邀请,由文化部、中国文联共同主办的"中国文化日"活动在土首都阿什哈巴德举行。中国文联组派由中国杂协副主席、大连杂技团团长齐春生率领的39人演出团赴土举办杂技戏曲专场演出,共演出两场(开、闭幕式),取得圆满成功。在土库曼斯坦举办"中国文化日"活动是中土两国文化交流协定内项目,是"一带一路"战略在对外文化交流领域的具体体现,契合"亲、诚、惠、容"的周  相似文献   

12.
陆慧心 《精武》2010,(8):12-13
陆长青,号法衍,今年六十三岁,精武会董事局董事,但其作风低调,作风务实,待人接物谦恭有礼,尊师重道。禅密功师承禅密功第四代传人刘汉文,佛名“承戒”大师。其为禅密功的第五代的代表人物,现为中国禅密功(香港)总会主席。他全盘接受了刘汉文大师的真传,  相似文献   

13.
展讯     
《收藏》2012,(22):20-21
葛韬紫砂作品展在京举办2012年11月3日"君子不器,壶以载道"葛韬紫砂作品展在中外首工美术馆开幕。此次紫砂展览是对葛韬作品的一次集中展示,既有造型简约、风格独特的传统壶式,也有形态繁复、引人入胜的现代壶型,反映了葛韬的创作历程。通过西安法门寺顿生灵感的"壶中塔情"、对爱情歌颂赞美的"倾心佳侣"、取材于上海世博盛会的"相拥世博"、被胡锦涛总书记用来招待俄罗斯总统普京等六国元首的"元首壶"、荣获首届东方工艺美术之都博览会金奖的《孔明扇壶》、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最佳创意奖的"清明上河图"等作品精  相似文献   

14.
围棋是佛     
周犬同 《围棋天地》2010,(11):21-21
听过一句话:人人皆有佛一心,只看是否悟得佛性。于是想起了围棋,想这围棋不就是佛吗!引领无数人与其结缘,流连忘返痴陶醉。说围棋是佛只因每个人都可以靠近围棋,而棋力高低正似所悟佛性深浅。  相似文献   

15.
大师论道     
《收藏界》2009,(3)
吴云根(1892—1969年)又名芝莱,宜兴人。代表作品有"春亭壶"、"觚菱提梁壶"、"双色竹段茶具"、"线云壶"等,为紫砂工艺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武当》2011,(10):11
一、如来禅:如来禅以心印心、教外别传,是佛家的最高修行法门。佛家修行的最高境界:明心见性;道家修行的最高境界:大清明;儒家修行的最高境界:虚灵不昧;实际是同一个境界。修炼如来禅,可以同时证得儒释道三家的最高修行境界,各种神通神变,自然显现。无需请人调风水,施法改运,如法修炼如来掸,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障碍自行消失,保证修练者生活富足,修法顺利。各种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症,通过修练如来禅,可以不药而愈。教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不论根器利钝,不论文化程度高低,都可以深入禅海,明心见性,虚灵不昧,得大清明。函授学费380元。  相似文献   

17.
记得我还在孩童的时候,就很喜欢《幸福拍手歌》,那时候,不知道什么叫幸福,只知道这首歌曲好听、简单又易学。那什么是幸福呢?东汉·许慎《说文》记载,幸,吉而免凶也;福,佑也。古文二字连用,谓祈望得福,而今已成为一个词组。2013年3月20日是首个"国际幸福  相似文献   

18.
张京城 《收藏》2012,(3):175
作品题材多为佛道及林泉高土,风格高雅飘逸,禅居妙语尽在画中。多幅作品被专业团体或收藏家收藏,部分作品被中国美协选送至西欧巡展。两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画展。本期展示的这3幅作品向我们描绘出了古代贤士与苍松古柏为友,游乐于琴棋书画,逍遥于仙山四海间的快意生活。作品笔墨精微、气质飘逸,表达了作者的高雅情怀,也展现出了很高的艺术...  相似文献   

19.
过年时,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贴一个大大的福字。"福"字代表福气、福运和幸福,是祈求喜庆吉利,五福临门的意思,但您知道"五福"所指的是哪五种福吗?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尚书》明确提出人生的"五福":一是长寿,二是富贵,三是康宁,四是修德,五是老而善终。如果每个人的人生历程都能拥有这"五福",自然会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相似文献   

20.
谭文诚 《收藏界》2013,(7):57-62
宜兴紫砂花货壶具造型丰富变化无穷,其文化特征体现了民间艺术的巨大影响。历代紫砂艺人常常喜爱以树木瓜果飞禽走兽制作花货,春竹秋葵,冬松夏莲,睡狮劲牛,硕鱼威龙,无不摹仿得生动传神、栩栩如生。以这些动植物形态制出的象生壶具,兼实用性与观赏性为一体,深得人们的喜爱。"文革"时期,紫砂花货的产品壶也遵照这一艺术法则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