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晓盟 《广西教育》2013,(29):16-17
品德课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标准倡导教育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作为课程基础。那么,如何让思品课真正生活化呢?本人从“课堂上创造性使用教材,在教学中注意发现、创造活动,注重课外实践的感悟升华”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是教学的源泉,也是小学生学习道德、领悟道理的重要途径,因而思品课程的教学必须面向学生生活,也只有面向学生生活,才能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思品教学走进学生生活,遵循的是儿童品德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性。  相似文献   

3.
王爱芳 《广西教育》2014,(29):21-21
正新课程要求教师以生为本,回归生活。小学思品课程具有生活性特点,以儿童的生活实际为出发点,将思想道德培养寓于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验生活,丰富生活经验,提升思想品质。那么,在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构建生活化的小学思品课堂呢?在此,笔者谈谈自己的浅见。一、关注学生生活,发掘生活资源建构主义认为,儿童是在贴近生活实际的课堂中,理解与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从而自主构建认知结构。这为生活化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小学品  相似文献   

4.
郭强 《中国教师》2010,(Z1):307-307
<正>《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因此,努力改革思品教学,实施创造教育是大势之趋、刻不容缓。我在重视继承思品课传统教育的同时,注意了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进行了思品课中实施创造教育的教改实验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等起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规定了该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生活化、活动化、综合化是小学思品课程的基本特征。《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强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6.
<正>让道德教育回归儿童生活世界是品德教学的重要理念,《品社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达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这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一生活化的教育理论相融合。所以,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学习背景,从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成教学活动主题,通过生活化的活动和实践,引领  相似文献   

7.
正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设置的一门小学德育课程。小学思品课程教学应该要在回归儿童本真的生活状态的基础上加以超越,要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引领,改变课堂教学中惯用的向学生灌输知识的  相似文献   

8.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课程,体现了“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课程理念,反映儿童成长的需求。所以,我们的品生只有坚决摒弃枯燥的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模式,回归生活,积极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才能更好地贴近品生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特征,才能实现真正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9.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树立开放理念,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积极开发、利用各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资源,努力实现思品教学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10.
小学品德生活化教学,是当前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研究中的热门话题。研究品德生活化教学的特点,是为了进一步推进品德生活化教学的进程。由于品德生活化遵循的是儿童品德与生活这  相似文献   

11.
小学思品课教学的根本宗旨是教育学生会做人.因此,找准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切入点,让思品教学生活化,现实生活思品化,才能真正实现思品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以2002年4月国家颁布义务教育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为界限,小学思想品德(以下简称思品)教学经历了学科教学和课程实施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的思品学科教学是把人类在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中所得出的道德经验加以提炼形成的道德观点、道德概念以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学,因而思品  相似文献   

13.
生活化的品德课堂以"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理念来呈现儿童身边的"生活事件",用儿童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儿童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儿童自己的方式研究世界,用真实的生活引领儿童、教育儿童。生活化的品德教学把教材和儿童生活联系起来,通过教师的价值引领,引发儿童的道德冲突,让儿童在道德冲突中建构正确的道德价值观。生活化的品德课堂让教学走进儿童的生活,让品德课堂成为儿童生活的世界,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使品德课堂真正成为有效高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14.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日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融合了思品、社会、劳动等多项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关注了学生的体验与要求,不像以前上思品课只是单纯意义上的思想教育,而注意帮助学生解决的是一些比较迷茫和困惑的问题。因此,如何在《品德与生活》敦  相似文献   

15.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这一定位,意味着它不是原《思品》、《劳动》、《生活》等学科的简单相加或大拼盘,其最大的不同在于,《品德与生活》不以具体的道德规范或劳动、生活  相似文献   

16.
季昊然 《学子》2013,(8):62-62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的教学内容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目的是通过生活教育儿童形成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作为思品授课的教师,要关注儿童的生活点滴,联系教材内容,以最直观的教学给学生以感受和教育,并在活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感悟。在教学中,我尝试从找、说、  相似文献   

17.
季昊然 《学子》2013,(9):62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的教学内容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目的是通过生活教育儿童形成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作为思品授课的教师,要关注儿童的生活点滴,联系教材内容,以最直观的教学给学生以感受和教育,并在活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感悟。在教学中,我尝试从找、说、  相似文献   

18.
倪宇涛 《教育艺术》2010,(2):76-76,75
实现儿童品德生活化是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的课程宗旨,《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必须始终立足于生活。只有以此为出发点把握教材.组织教学.指导活动,才能保证《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黄艳华 《时代教育》2014,(12):195+197
思想品德是一门生活化的学科,书本上的知识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思品课教学离不开生活化、情景化,本文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积累的经验与思考,阐述了在思品课教学中该如何运用生活化、情景化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提高教学效率,并内化为自己的良好品质,从而达到思品学科育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杨家福 《湖南教育》2003,(12):34-34
《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是在对我国小学低中年级原有思想品德课程、社会课程和活动课程进行高度整合的基础上生成的一门新的综合性课程。其基本界说是:《思品与生活》和《思品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为学生成长为富有责任感和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现代公民奠定基础。综合课程是将具有内在逻辑和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旨在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的界限,使学生养成整体意识和形成动用知识信息综合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一种课程类型。其价值趋向是使课程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