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离开沈城已有三年的光景,而今,已记不得手指触摸斑驳的故宫城墙的感觉,但对东大的牵挂却丝毫也没有褪色。还记得离校前的那个夜晚,月光铺满了浑河,阵阵微风袭来,驱走了夏目的燥热,却难以驱走我心头的那份留恋,那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的大学在瞬间凝固成了美丽的记忆之花,潜藏在心底,绽放至今……  相似文献   

2.
成亮 《语文新圃》2008,(12):28-29
有一种难解的情结,叫做"忧伤",总是那么淡淡的,丝丝缕缕,让我们的心头,充满无限的牵挂.是的,当我们从一个懵懵懂懂的稚童成长成一个情怀初开的少男少女的那一刻起,忧伤便总是会悄然地占据着我们的心头.……  相似文献   

3.
牵挂     
长大了,才知道什么叫做牵挂:有“感时花溅泪”的那份敏感;有“一江春水向东流”的那份惆怅;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那份执着;有“望断天涯路”的那份企盼……  相似文献   

4.
守望老屋     
正前些天同事问我今年节假日期间出行有什么计划时,我回答想回老家看看。同事对我这个想法有点惊讶!"回老家看什么?你老父亲也去世了,没有什么再亲近的人了,还回去干吗?"其实我真正的意图就是想回去看看乡间老屋。这是多年漂泊在外的我对于亲情故土的眷恋,也是我魂牵梦萦时袭上心头的那份守望牵挂。桃红柳绿,在一个春暖花开的上午我回到了老屋。那天阳光格外灿烂,在阳光的照射下,老屋显得特别厚重、敦实,又刺人的炫目。墙外边那棵红柳树长势很旺,全身开满了粉嘟嘟的花儿,像是漫天繁星  相似文献   

5.
牵挂     
牵挂是一根扯不断的线牵挂是人间解不开的谜牵挂是一句说不完的话牵挂是人间理不润的魔世上儿女情长多少爱一生眷恋相思多少怨无价是牵挂难舍是牵挂牵挂中酸也是甜牵挂中秋也是春‘奋挂中苦也是辣牵挂中冬也是夏一番难言的滋味哟一腔难解的思绪哟挥也挥不去丢也丢不下几次上心头几次又吞下 〔通讯处:6307习0.四川重庆北暗团山堡仪表六厂)牵挂@孙国胜!四川重庆北碚团山堡仪表六厂630700~~  相似文献   

6.
买菜     
放假了 ,刘老师一下子空闲了许多 ,理所当然地从丈夫手中接过菜篮 ,上街买菜。这一天清早 ,刘老师上市场去 ,为的是省几个钱 ,今天是儿子生日 ,要多买几样菜。菜场上 ,两旁摆满了青绿的黄瓜 ,白胖的豆芽 ,活蹦的鲜鱼 ,小伞样的蘑菇……琳琅满目。刘老师走到一个小贩的菜摊前问道 :“这蘑菇多少钱一斤 ?”“一块。”刘老师有些嫌贵 ,准备还价。“刘老师也来买菜呀 !”刘老师听到一个声音招呼她 ,扭头一看 ,是班上女学生小荟 ,她妈妈是做生意的。刘老师应了她 ,庆幸自己没有讨价还价 ,要不然 ,在学生面前岂不显得小气 ?那与教育学生“在金钱面…  相似文献   

7.
苏连声 《老年教育》2006,(10):37-37
儿行千里母担忧。父母对儿女的牵挂千丝万缕,犹如一个永远解不开的结,缠绕心头。但是,若这个结系得太紧,也许就会变成一种羁绊,成为儿女的负担。  相似文献   

8.
牵挂     
牵挂是“君问归期未有期”的那份哀忧;牵挂是“临行密密缝”的那段爱意;牵挂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的那声乡音;牵挂是“杨柳岸晓风残月”的那股离愁;牵挂啊,又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那段缠绵,还是“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的那枚邮票,也一定是“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的那条长街……道一声牵挂,让眼成穿,骨化石的神女屹立了多少年。悠悠经年,让无知的我在牵挂中生活了十八年,才明白母亲为何头上飞霜,父亲为何脸上留痕。我想答案用一句“牵挂”便已足够。是牵挂,让我魂牵梦萦;是牵挂,使我懂得亲情。牵挂好似一股风,随…  相似文献   

9.
下面是我跟一个画眉毛、打口红的女同学的两次谈话:第一次谈话刘老师:"姚萍,今天停你的课,要你站办公室是为什么?嗯?"学生:"……"’刘老师:"你看看你,烫一脑壳的卷毛,还涂口红、画眉毛……"学生:"我没有画眉毛!"刘老师:"那么口红呢?卷毛呢?嗯!?"学生:"口红怎么样?教英语的向老师也擦口红、画眉毛,还烫头发!"刘老师:"老师是老师,学生是学  相似文献   

10.
解连环     
就在这一个飞雪迎春的季节,耳边又响起了莫文蔚的那首《盛夏的果实》。离别校园前的些微伤痛、些许无奈又涌上心头。那曾经的点点滴滴,正如周邦彦《解连环》中的那一个“怨”字,是那么惆帐。也许只有在这个严寒的万物沉寂的冬天,宁静的心头才更能体会到那份刻骨铭心的感觉……(主持人:乔小林)  相似文献   

11.
心有牵挂     
成熟的标志是什么?有的说理智战胜感情,有的说遇事有主见,有的说善于给予,有的说善于否定自我……而我要说,成熟的标志还在于内心有一种欲罢不能的牵挂。也许有人认为成熟意味着学会了独立,而牵挂意味着离不开家庭,离不开父母,如此怎么能说是成熟呢?然而在我,就是因为那份牵挂我才发现自己在长大,在成熟,逐渐变得坚强。  相似文献   

12.
爱上博客,是因为那种找到了归宿的感觉.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松弛下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听着舒缓的乐曲,打开思绪的闸门,舒展个性的身姿,记录人生感悟,书写教育情怀,听别人的见解,看外面的风景,领略乘风归去的怡然,品味登高远眺的境界,享受"一览众山小"的得意……不知不觉,发现自己写文章的水平提高了,说话的语气沉稳了,思考的问题深刻了,行走的姿态优雅了……于是,便悄悄地爱上了那份牵挂,那份感动,那份期待,那份惊喜.  相似文献   

13.
李海丽 《中国教师》2014,(24):95-96
<正>刘老师从今年9月份开始担任高一班主任,新职务、新环境和新学生对他来说是一个挑战。好在刘老师之前担任过学校的兼职心理辅导员,对心理学有所涉猎,利用这一优势能帮助他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开学第二天刘老师开了班会,主题为"新学期新征程",内容为分享故事和实例,以关注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为主。经过这一设计,学生们对高中生活充满了期待,班会气氛融洽和谐。此案例中,刘老师根据高一新生的心理特点,利用  相似文献   

14.
付兆勤 《山东教育》2009,(1):120-121
偶然的机会与你相遇,你便成了我心中永远难以割舍的那份牵挂,成了一路伴随我成长的无言之师。  相似文献   

15.
母亲     
站在窗前,我再一次看见了母亲,看见了她向我挥动的手势。那温暖的手势里写满了厚望与牵挂,像一面旗帜在我的目光里招展,在我的心头上飘扬,使我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度过异乡的一个又一个凉夜。  相似文献   

16.
“愿您每天都给人一个新感觉。”这是刘老师从教五年时,一个弟子在送给他的贺年卡上的祝辞。恐怕那名学生也没想到,一句祝辞,竟在刘老师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从此,刘老师把它当作学生对自己教学特点的一种认可,或者是一种鼓励。他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懈地努力追求这种境界。推陈出新,大胆创新,他也真的达到了这样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有的老师说:现在的学生不好教育,老师讲得唇焦口燥,学生却无动于衷。我认为教育效果甚微的症结是老师忽视了感情投资。老师只有热爱学生,学生才能尊敬老师,接受老师的教育。小学六年级时,我们班有一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捣乱学生,他的学习也很差。我们都不愿跟他在一起。班主任刘老师却主动接近他,给他讲道理,他却不加理睬,仿佛“对牛弹琴”。有些老师见刘老师岁数大,又百病缠身,劝刘老师:“不要在这样的学生身上伤脑筋,就随他去吧,反正也毕不了业!”刘老师只是微微一笑,又继续工作了。  相似文献   

18.
一天,我正在办公室写教案,抬头看到刘老师气冲冲地推门进来,后面跟着两个低着头的学生。只见刘老师“啪”地把书摔在桌子上,往椅子上一坐,双手抱胸,很生气地说:“说!怎么回事?” 学生甲和学生乙各说各的理,都想为自己解释。刘老师一拍桌子:“一个一个说!”又指着学生甲,“你先说,为什么拿书砸他?”学生甲很委屈:“他老拿手戳我。”刘老师又转向学生乙:“是不是这样?”“是,但是……”还没等学生乙把话说完,刘老师就伸手制止住了他:“不要找借口!不管你什么理由,上课也不能打扰别人,你知不知道后面有很多老师在听课!回去把这节课的生字一个抄十遍!”学生甲得意地看了学生乙一眼,走出了办公室,学生乙却站在那里不动,眼里的泪水似掉非掉:“老师,我……”刘老师再一次打断了他的话:“不要再说了,回去抄生字!”  相似文献   

19.
每个人都有梦想,梦想是努力的方向、成长的动力。我的梦想是成为老师的骄傲。特别是当我想起大队辅导员刘老师的时候,这种愿望就更加强烈。刘利梅老师既不是我的班主任,也不是我的语文老师,却是我小学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老师之一。刘老师头脑里积累的故事很多,我佩服得不得了。听她班里的学生说,刘老师每周一的语文课,从来不局限于课本,而是带领大家学习"大语文"。她给学生们讲人生观、价值观。她教育学生们,不仅要学知识,更要学做人,成为一个合格的好公民。每每听到这些,我就有些小渴望,渴望我也能成为刘老师班里的学生,那该多么幸福!好在有个机会,弥补了我的遗憾。每天中午,刘老师也去我所在的  相似文献   

20.
牵挂     
是什么,倏然滑过心头,留于瞬间华彩?是什么,静静流过心田,培植甘甜记忆?是什么如甘霖,似雨露,滋润干涸的心田?哲人回答说:是牵挂。牵挂真实。空中,残月;地上,疏桐。在清秋冷月,寂寞疏桐掩映的历史长河中,杯盏苦涩的酒,倒映着一张紧锁眉头、若有所思的脸。那,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