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鹏程  韦方强 《资源科学》2014,36(2):273-281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复杂的地质背景以及独特的气候特征,澜沧江流域以其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居环境以及严重的山地灾害而闻名于世。作为重要的非工程减灾措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性评价和分区能提前识别灾害危险区域,进而合理的规避灾害风险。基于滑坡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本研究选择灾害形成的地质、地貌、地震、降雨、人类活动等五类因素,包括坡度、地形起伏度、活动断层密度、地层岩性、地震能量、多年平均降雨量、年降雨量变差系数、土地利用类型等8项评价指标开展了澜沧江流域的滑坡泥石流危险性分区。基于大量的野外考察、多源遥感影像解译,获取了澜沧江流域715处滑坡、986处泥石流灾害点的空间分布。滑坡、泥石流灾害点的空间分布结果与灾害的危险性等级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直接验证了本研究的危险性分区结果,为流域灾害防灾减灾和规划安全的人居环境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复杂的地质背景以及独特的气候特征,澜沧江流域以其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居环境以及严重的山地灾害而闻名于世。作为重要的非工程减灾措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性评价和分区能提前识别灾害危险区域,进而合理的规避灾害风险。基于滑坡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本研究选择灾害形成的地质、地貌、地震、降雨、人类活动等五类因素,包括坡度、地形起伏度、活动断层密度、地层岩性、地震能量、多年平均降雨量、年降雨量变差系数、土地利用类型等8项评价指标开展了澜沧江流域的滑坡泥石流危险性分区。基于大量的野外考察、多源遥感影像解译,获取了澜沧江流域715处滑坡、986处泥石流灾害点的空间分布。滑坡、泥石流灾害点的空间分布结果与灾害的危险性等级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直接验证了本研究的危险性分区结果,为流域灾害防灾减灾和规划安全的人居环境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及其减灾对策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8年5月12日的中国四川汶川8.0级地震发生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主要由3条北东—南西向的平行断裂构成,主震发生在其中央断裂即映秀—北川断裂,属单向破裂。余震在3条断裂上皆有发生,由南西向北东方向推移。地震引发了大量的次生灾害,主要为滚石、崩塌、滑坡、堰塞湖和泥石流,其中,滚石、崩塌、滑坡成为阻断交通的主要灾害。堰塞湖不仅对上游造成淹没,而且对下游形成巨大的洪水威胁。地震诱发的山地灾害形成灾害链,即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溃决洪水或泥石流。次生灾害沿破裂带及两侧密集分布,并随距破裂带的距离增大而急剧减少。震后次生灾害将进入活跃期,崩塌滑坡的活跃期将持续5—10年,泥石流的活跃期将持续10—20年。文章根据次生灾害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提出了震后次生灾害的应急减灾措施和恢复重建中的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4.
滑坡、泥石流是山区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往往伴随地震、高强度降雨等发生。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人类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和财产积累的增加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近年来,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发生呈上升态势,对所在地区的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滑坡、泥石流研究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科技文献能够反映科学研究的发展动态[1],通过对《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关于2004~2012年国内泥石流灾害分析与预警文献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我国关于泥石流灾害研究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S212沿线地区地形复杂,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小但频繁,松散固体物质丰富,加之降雨集中,使该线受到泥石流威胁的可能较大.正确地分析当地的地理环境以及泥石流形成条件,探索出合理的综合治理方案对减少灾害和损失有极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科学与文化》2009,(2):38-39
滑坡、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它们不仅是村镇居民,也是都市人出游途中可能遇上的突发事件。其实所有滑坡、泥石流活动都要经历一个“孕育→发生→发展→休止”的过程,只是时间上有的长、有的短。在孕育阶段,都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有一些前兆显示。  相似文献   

7.
地质灾害包括火山喷发、地震、滑坡、泥石流等一切成灾的地质活动。其中滑坡、泥石流与土木工程的关系最密切,通过对滑坡灾害的认识以及对滑坡灾害防治工程方法的讲解,以实际案例的形式来进行风险评估,并以此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巴经济走廊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汇处,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先试区,战略意义重大。受特殊的自然条件控制,中巴经济走廊滑坡泥石流灾害广泛发育、活动性强、危害严重,是走廊建设与民生安全的重大威胁。文章聚焦中巴经济走廊滑坡和泥石流的空间格局,评估灾害风险,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并针对性提出相关应对策略。中巴经济走廊共查明滑坡584处、崩塌116处、泥石流1 669处,主要分布在走廊北部山区。总体而言,走廊北部区域危险性和综合风险较高,东南部较低。在未来极罕遇地震情景下,中巴经济走廊高与极高滑坡易发区域的面积将由多遇地震条件下的0.01%显著增长至1.4%,且主要发生在艾肯尔特断裂带北部段和卡兹克阿尔特断裂带北部段之间、米亚断裂北部段和布伦口断裂中部断裂区域;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分析表明降雨和温度都将呈不同程度增加和上升趋势,大部分流域的泥石流易发性均有所提高,其中高易发流域将达到总数的13.5%,较之前明显增多。建议加强中巴经济走廊孕灾基础数据采集和重点灾点详查,开展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同时提前制定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易通贡藏布扎木弄沟特大型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成因分析,使人们了解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形成和影响其滑动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一、项目简介 我国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地质灾害频发,造成人类生命财产巨大损失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严重破坏,减轻地质灾害是关系到受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在全球地震频发以及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加之三峡、高铁等重大工程建设造成的地质破坏,我国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地质灾害风险日益加大.  相似文献   

11.
泥石流灾害防治的最终目标是尽可能避免人的伤亡,泥石流灾害防治应充分考虑人的状况,而许多山区村镇和风景区都缺乏相对的设施.文章回顾了"人性化"的发展,针对当前泥石流防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人性化设计的"泥石流灾害避险通道"概念.  相似文献   

12.
项目初步提出3个层次的泥石流和滑坡预测预警判据体系,包括泥石流和滑坡空间预测识别判据、泥石流和滑坡状态预警判据及泥石流和滑坡临界时间预报判据。其中,滑坡状态评价的分数维判据,滑坡临界滑移的位移比判据和破裂长度判据是第一次提出。初步提出滑坡发生的3类宏观机制,即滑动面控制机制、滑体控制机制和两者组合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泥石流灾害的多发国。随着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日益激烈,因人类活动而诱发的泥石流的数量所占的比率也在不断地升高。本文从法律的角度去探讨泥石流防治的相关问题,主要分析防治泥石流灾害现存法律规范的不足,以期对其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泥石流灾害防治的最终目标是尽可能避免人的伤亡,泥石流灾害防治应充分考虑人的状况,而许多山区村镇和风景区都缺乏相对的设施。文章回顾了“人性化”的发展,针对当前泥石流防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人性化设计的“泥石流灾害避险通道”概念。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国汶川特大地震过后连续发生严重的泥石流和滑坡等继发自然灾害,对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引起各界的关注。什么是泥石流和滑坡?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对山区的城镇、村庄、铁路、公路、农田、水利设施等常造成严重危害。当泥石流发生时,洪流中有大量泥沙石块,混合成一股黏稠的泥浆,像脱缰的野马一般,  相似文献   

16.
尽管从某种意义上说,滑坡、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完全可以通过防灾减灾的新手段、新技术将其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这是9月22日在北京举行的“北京地质灾害与防灾减灾”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发言时达成的共识。  相似文献   

17.
云南贡山8.18特大泥石流成因及其对矿产资源开发的危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鹏程  韦方强  谢涛 《资源科学》2012,34(7):1248-1256
2010年8月18日云南省贡山县普拉底乡东月各沟暴发泥石流,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近年来发生于我国滇西北三江成矿带最严重的特大泥石流事件,同时也是泥石流危害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典型案例,分析其成因与防灾对策对未来该区域的发展规划,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防灾减灾对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警示意义。根据实地调查,结合遥感影像与气候资料分析,研究区的活动断层与1950年西藏察隅地震对东月各沟造成了严重影响,形成区的寒冻风化与第四纪冰川的作用加速了泥石流物源累计的速率,陡峻的地形和1200万m3的巨量冰碛物是泥石流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气候变化,尤其是暴雨日数的异常增加与气温的快速变化是灾害发生的诱因,当日的11.0mm/h的短历时、高强度降雨和高温天气是最终的激发因素;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流域内选矿厂工人对泥石流灾害警惕意识不高也是造成此次灾难的重要原因。根据贡山县的实际情况,结合怒江流域泥石流分布密度较高的特点,建议贡山县在未来的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必须兼顾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据此提出了针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泥石流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8.
宁娜  马金珠  张鹏  齐识  田黎明 《资源科学》2013,35(4):892-899
信息量法是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以甘肃南部白龙江流域为研究区,根据地形、地貌、地质、环境等条件,选取高程、坡度、岩性、土地利用类型、滑坡点密度、地质构造缓冲区及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等7个评价因子,进行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文章基于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及信息量法的定量分析功能,对各类因子进行分级计算与信息量赋值,生成各评价因子的信息量图层,并进行叠加分析,最终得到甘肃南部白龙江流域泥石流危险性分区图.结果表明,中度危险区以上的区域包含88.91%的泥石流.随着危险等级的增加,泥石流沟面积占危险等级面积比也随之增大.在中度危险区、高度危险区和极高度危险区内发生的泥石流面积分别占到各危险等级面积的21.21%、34.09%和46.00%,分析结果与实际灾害分布特征吻合较好.由此可见,信息量法与GIS技术结合对泥石流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价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张建石  程磊  李星星  崔广坡 《内江科技》2011,32(9):131+207-131,207
受5.12汶川地震的影响,茂县一带山体结构变得松散,并诱发了大量的滑坡、崩塌地质灾害,为泥石流的爆发提供了物源基础,加之茂县一带地形较陡,在降雨的集中期将成为泥石流爆发的敏感区。本文在对苦水沟基本特征的分析的基础之上,分别预测了在50a、100a、200a一遇雨强的情况,爆发泥石流时的流速、一次冲出量等动力学参数。研究成果可以为茂县区域预测泥石流活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20.
因为降雨型泥石流是我国泥石流灾害的主要的类型,所以以前对于泥石流灾害的预测预报,主要是对雨量数据的分析来实现的。在通过对境因素影响的基础上,把水文和气象的资料相结合,从而用于对泥石流灾害的预测和预报。根据在勘探过程中得到的数据结果显示表明水文和气象资料的一起应用,会极大改的改进泥石流灾害的预测和预报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