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彪  户万 《科学中国人》2013,(3):6-11,106
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历时40余年.累计野外行程80余万公里.最终完成的"低纬高原地区天然药物资源野外调查与研究开发"项目获得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填补了我国中医药行业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近10年的空缺!  相似文献   

2.
<正>云南省药物研究所承担的低纬高原地区(云南)天然药物资源野外调查及研究开发项目实施十分成功。科研人员历经12年,行程40余万km,采集标本1万多种5万余份,拍摄原生态彩色照片近16万张,系统摸清了低纬高原地区(云南)天然药物资源现状。为了可持续发展,他们对70种道地、大宗、特产药材进行深入细致地调研、分析和评价,绘制出其适宜栽培发展区划图。调查发现新分布药用植物93种,新药用植物  相似文献   

3.
朱兆云,云南白药集团研发总监,云南省药物研究所所长.三十多年来坚守在民族药工程科技领域一线,组建并带领团队围绕低纬高原地区25个少数民族传统用药经验和药用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构建了以民族民间传统用药经验为线索的多学科药物筛选和评价体系,开展了彝族药新药创制研究,建立起民族药研发体系及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4.
<正>普洱市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是普洱市唯一的民族医药研究和药物资源应用与开发的科研机构。建所以来,研究所本着保留和承传普洱市各民族医药文化遗产、发掘和筛选及提高各民族传统医药、不断开发和引导普洱市人民发展生物药业的宗旨,不断发掘、筛选普洱市民族医药,开发和引导全市生物药业的发展与创新。十一五期间,先后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学所用的许多药物,来源于传统医生许多世纪以来对天然产物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因此,西方医药和传统医药之间的相互影响值得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6.
我国少数民族的民族节日文化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庆典活动既是少数民族"草根人才"尽展才华的大好时机,又是少数民族"草根人才"资源开发的天然良机.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滇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资源、市场、和产品进行调查研究,旨对边远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调查发现,参与滇西少数民族传统旅游的客源存在年龄差异,游客更喜欢参与型与休闲娱乐型的旅游产品。建议加强与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找寻开发托破口,整合旅游资源,克服产品老化单一等。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具有独特的历史背景和人文风情,其中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不仅蕴藏着民族历史、哲学、宗教、医学等丰富的文化知识,同时包含了许多现代体育竞技项目的基本知识理论,极具文化传承价值和教育开发价值.在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教育中融入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是实现体育课程创新发展及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民族传统体育的大众性、娱乐性和民族性特点,有助于打破以往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单一、模式刻板的教学困境,促进内容多样性和教学趣味性的提升,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教学活动,最终切实完成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笔者在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7BGL213)过程中,通过对《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研究》一书的详细阅读,展开了有关民族传统体育融入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深入研究,进一步分析当前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以及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作用,并针对民族传统体育纳入高校体育课程的实践策略加以阐述. 田菁著、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发行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研究》属于"中国体育博士文丛"的优秀著作之一.全书共七章,主要立足于体育教育发展视角对课程资源开发展开了详尽研究.总体来看,该书主题明确、逻辑清晰,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对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和教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1996年,云南理想药业有限公司正式在四季如春的昆明成立。十年的时间,经过理想人不懈的努力奋斗和自我积累,依托云南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优秀的传统民族医药资源,理想药业已经发展成为一家集天然药、民族药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为  相似文献   

10.
目前,广西民族医药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民族医药尚处在低水平的开发阶段,缺乏有效的平台使其产业化发展,因此广西民族医药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平台建设的战略研究成为当务之急。文章就广西民族医药的现状及民族医药发展的若干问题和战略选择进行探讨,认为发展广西民族医药事业,不但是广西人民健康的需要,而且对增进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深海作为天然基因资源库,蕴藏着巨大的应用开发潜力.在中国大洋专项国际海底区域研究开发"十一五"(2007年至2010年)、"十二五"项目(2012年至2015年)和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深海微生物多样性与基因资源调查关键技术的合作研究"(2010年至2013年)的支持下,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联合香港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等相关研究领域优势力量,开展了深海遗传资源调查与应用潜力评价,自主研发了一批深海微生物研究设备,开展了22个大尺度深海微生物多样性调查并获取了新物种资源,建立了国际水平的海洋菌种资源库,系统开展了微生物资源功能评价并在医药、环保、工业、农业等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大量深海微生物资源与知识产权的获取为我国公海权益维护和深海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传统民族医药资源丰富.据统计,目前在我国就有汉、藏、蒙等共16种民族医药和1.2807万种传统中药资源.其中,仅320种常用植物类药材的总蕴藏量就达850万吨.  相似文献   

13.
《云南科技管理》2009,(6):75-75
普洱市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成立于1970年,是普洱市生物药业开发利用的综合性科研单位,主要负责发掘、筛选和提高民族医药,研究和开发民族新药,现有正式职工53人,离、退休职工13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0人,初级职称12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12人。研究所设植化室、资源室、普剂室、传统医药研究室、财务室、办公室、民族医院和组培育苗中心等7个职能科室。  相似文献   

14.
郭婷 《科技风》2014,(17):220-220
中药和天然药物的研究是当前我国医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中药和天然药物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人倡导"回归自然"。中药和天然药物逐渐成为医学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古代的药物制度及中药发展史,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中的中药分析以及中药和天然药物研究对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保障和影响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郭恒涛  张浩宇 《内江科技》2011,32(5):56-56,92
我省拥有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和文化资源,开发并有效地利用我省的名族传统体育资源,是加快我省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本研究立足于实践,根据湖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状,提出了开发湖南省少数民族体育资源的原则和相应对策,旨在为今后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九寨沟旅游开发对安多藏民族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化多样性是九寨沟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文化多样性资源的保护对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根本性的重要意义.该项研究通过对九寨沟内居民和国内游客的问卷调查,以期了解旅游开发对九寨沟文化多样性的影响.针对沟内居民的调查问卷涉及了住房样式、语言、文字、饮食、服饰、宗教、经济等7个方面,以了解沟内安多藏族居民的文化多样性现状、变化以及他们对自身生活方式改变的态度.对国内游客的调查,问卷设计了"您觉得九寨沟的民族风情如何"、"您在九寨沟的旅游生活,能够感受到较强的民族特色吗?"和"您认为开发旅游对九寨沟的民族特色有无影响?"等和当地文化多样性相关的问题,以了解游客对九寨沟文化多样性现状的感受.对问卷进行数据总结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旅游开发后九寨沟安多藏民族在住房样式、语言、文字、饮食、服饰和宗教等方面均发生了诸多改变.其中,语言、饮食、服饰和宗教的改变率分别为79.4%、84.5%、78.4%和39.2%.对于保护九寨沟文化多样性,文章提出保护安多藏民族文化的生存环境,强调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和建立民族风情区,以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云南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人文历史条件,造就了多样性、丰富性的云南民族医药文化。文章梳理了云南民族医药传承保护中的不足及云南民族医药目前的发展现状,提出将民族医药融入云南大健康产业政策,协同培养不同层次的民族医药传承人和医药创新人才、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为民族医药注入新技术手段促进产业发展,加强资源保护与区域生态安全研究、民族医药多渠道创新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要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理解。通过调查普通高中阶段美术课程普及度最高就是《美术鉴赏》课程,因此"美术鉴赏"模块需要开发与民族艺术相关的课程。藏族唐卡艺术体现了生活在世界屋脊上的藏民族的审美特征,在我国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中独树一帜,在现代装饰艺术发展的今天,需要让高中生理解感受藏族唐卡体现的文化和艺术性。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方法等,主要探究如何将唐卡转换成高中美术鉴赏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9.
天然药物资源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94年,旨在构建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研究领域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学科进步和技术合作,以提高产业发展水平,为人类医疗事业及中药产业提供质优量足的中药原料。本文介绍了天然药物资源专业委员会的建立背景、发展历史及其为促进中药资源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所做的贡献。专业委员会成立近20年来,在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的指导、帮助和支持下,经历届专业委员会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主要作用:①建立并不断完善中药资源学科体系,培育了中药资源化学、中药资源生态学等学科;精心组织学术交流,扩大学科影响力;专业委员会成员在中药资源调查、保护、开发和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②创建了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目前全国已有30余所大专院校开设相关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中药资源专业人才;组织编写了首套中药资源专业系列规划教材;及时整理学科研究成果,出版了一批中药资源学科代表性著作;③协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订并发布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积极发挥学会人才优势开展GAP技术服务,有力推动了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实施,十余年来,已有94家基地57种中药材通过GAP认证,促进了我国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云南科技管理》2010,(4):94-94
<正>傣医学是我国四大民族医药(藏、蒙、维、傣)之一,具有2500年的历史,不仅是傣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中医学院和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医医院针对傣医药基础理论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制约了傣医药发展的现状,组织研究人员完成了"傣医药理论的整理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