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向辉 《甘肃教育》2006,(3B):38-38
历史课的趣味性强,学生们也喜欢听历史故事,看历史影视,读历史资料。我抓住这个特点组织学生进行有趣的活动,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在教室里给学生上课。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课——是点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火把的第一颗火星。”我是一位历史教师,在40余年的教学生涯中上了近5位数的历史课。在不少人看来,历史课就是讲故事,浩瀚无际的历史知识海洋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故事素材,哪有孩子不喜欢听故事的呢?事实上远非如此,在教育界工作的同志都知道,学生爱历史、不爱历史课的现象在学校里十分普遍,尤其在当今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在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下,历史课的地位、功能、价值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历史教师在撑着、在顶着。我当然也是其中一位…  相似文献   

3.
侍素芳 《考试周刊》2012,(29):126-126
多次问卷调查表明:学生喜爱历史,但并不喜爱历史课。怎样让学生喜爱历史并喜爱历史课呢?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在教学中所做的几点尝试。一、故事,让历史更美丽曾有位研究教育人士说:不爱学习的学生哪儿都有,不爱听故事的学生一个也找不到。  相似文献   

4.
小学历史常识课是对小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学科之一,我校领导对此比较重视,自八○年开始就在四年级开设了历史课。如何上好这门课呢?两年多来,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些探索,现在谈一些粗浅的体会。针对小学生特点认真备课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中往往表现出如下一些特点:他们不仅想像力比低年级的更为丰富,而且理解能力和记忆力有了提高;他们既喜欢听形象生动的故事,对直观教育极有兴趣,也能接受老师的启发进行思考;他们既爱刨根究底提问题,也能阅读一些课外读物等等。因此,对小学生上课就不同于中学,在  相似文献   

5.
<正>"书籍是全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可以启发人的思维。阅读是学生成长的基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阅读,让阅读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一、巧妙引领爱阅读1.故事激趣好读书。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抓住这一特点,教师可以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述美妙的童话故事、美丽的神话传说,告诉学生,在书中我们可以与白雪公主、大海的女儿玩耍,可以跟随阿里巴巴打开神奇的门……教师要抓住各种契机,讲述历史上苏秦、孙敬头悬梁,锥刺股;孙  相似文献   

6.
让历史课"活"起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生动地讲述历史——生动历史首先要求我们做老师的要广泛涉猎,心中积累大量的历史知识,在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而且教学语言应富有趣味性、幽默性、艺术性。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再加上恰当地运用态势、表情、手势、动作等把学生的视线吸引过来,给学生以动感,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那么讲什么学生才爱听呢?首先,应注重历史课堂上的生动性、趣味性。学生在课堂上特别爱听历史故事,这样,他们就会在意犹未尽之余轻松掌握历史知识,逐渐对历史产生浓厚兴趣。第二,引用诗词典故。教师选取适当的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故事传说、歌谣诗句、成语典故等辅助教学也会吸引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喜爱。如学习"淝水战役"时,可引用成语"八公山草木皆兵"、"投鞭断流",学习一·二九运动"时,可播放《毕业歌》学习"渡江战役"时,可朗诵毛泽东的诗《七律·钟山》等。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现在的历史课教学中往往出现这样耐人寻味的现象:孩子爱听历史故事,爱看历史课外读物,却不爱上历史课。究其根源是因为在现阶段,教学评价标准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在这种教学评价标准的指导下,历史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不注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认识水平和认知规律,一味向学生灌输历史知识。从而导致学生不爱上历史课,甚至厌恶历史课的可悲现象。实践证明这种教育目标和教学模式是不明智的。进入21世纪的历史教育必须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发挥学生主动性,使学生通过我们的课堂找到学习的乐趣,激起探究的激情,获得受用终身的体验和感…  相似文献   

8.
寇娟 《现代语文》2014,(7):111-112
一、引言从小学开始,语文就被纳入到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之一。到了初中之后,多年的语文学习,让学生开始产生了疲惫感。对于初中生来讲,他们更喜欢有故事性的历史课,新开设的地理课、生物课,有很多趣味性实验的物理课、化学课,语文这门课程被他们有意无意地抛在一边。  相似文献   

9.
最近,笔者在听评小学思想品德课时发现,相当一部分执教者在教故事性课文时,十分注重帮助学生记忆故事(有的虽不是故事体裁,本文也姑且称作故事)中的人物与内容,如让学生听录音、看录像或幻灯片、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人物等,可就是不引导学生领会故事中典型人物的优秀品质。可以说,他们明显地忽视了思品课中“知”(道德认识等)的教学。如果仅有一部分教师教出如此一些“不得法”之课,我们也许不必小题大做,问题在于我们一些听评课的同志对此竟视而不见,甚至认为这种课上得很好,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了。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为达到历史新课程的教学要求,迫切需要教师将僵化死板的历史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爱学、乐学。那么,怎样让初中历史课"活"起来呢?一、让学生在玩耍中学习七八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其思维重在"感知",而他们的活动需求超出他们的活动能力。因此,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从学生的感性认识出发,尽可能地把历史课设计成活动课,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如,  相似文献   

11.
一位中学校长说:“我们学校的历史课不考试了,个别老师就觉得历史这门课没啥教头了,学生也问学历史有啥用处。我反过来问他们学物理化学有啥用处,他们说学了物理化学能造机器、造原子弹。我说历史是社会科学,学了能造出精神的原子弹。”对,校长的回答是对的。学生学了历史课,不考试只是减轻了学生课业的负担,怎么能减免掉老师教好历史课的严肃的职责呢? 我们应该通过历史课的教学使中学生获  相似文献   

12.
最近,笔者在听评小学思想品德课时发现,相当一部分执教者在教故事性课文时,十分注重帮助学生记忆故事(有的虽不是故事体裁,本文也姑且称作故事)中的人物与内容,如让学生听录音、看录像或幻灯片、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人物等,可就是不引导学生领会故事中典型人物的优秀品质。可以说,他们明显地忽视了思品课中“知”(道德认识等)的教学。如果仅有一部分教师教出如此一些“不得法”之课,我们也许不必小题大做,问题在于我们一些听评课的同志对此竟视而不见,甚至认为这种课上得很好,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了。 我们知道,小学思…  相似文献   

13.
根据历史教学故事性这一特点,我们可以使用一些短小精炼,与新课主题密切相关,又有趣味性的故事来导入新课。这可以提高学生对历史课堂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使用趣味故事导入新课时,我们也要注意故事的真实性,且故事的主题要与新课的主题一致。  相似文献   

14.
<正>历史涵盖的内容很丰富,包罗万象,教师在上历史课时要把历史事实讲清讲透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技巧,才能吸引住学生们的目光。学生上历史课也是冲着历史故事去的。因此,作为新时期的历史教师,我们更应明白学生的心理特点,以故事为基础,充分挖掘其中的趣味,才能把历史课上好。学生有着比较强烈的好奇心,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名人对其有强大的吸引力。由此可见,历史教师在教授历史知识时若能在坚持历史真实的基础上,以历史的趣味性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  相似文献   

15.
在历史课上老师巧妙地讲述一些历史故事.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历史课变得更生动有趣,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历史,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从历史故事中受到启迪.明白一些道理。学生在中学时代学的东西很多.但能记住的不多.那些留下的才是真正的教育。曾经接触不少二十多年前的学生。他们有的到今天都能复述出当时历史课上的...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要"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写字兴趣、养成良好写字习惯的关键时期。小学生爱听故事,爱讲故事。可以讲一些故事给他们听,激发写字的兴趣。孩子们刚开始写的字在我们眼里可能不工整、不协调,但我们要给他们树立信心,给予他们勇气,开展一些小竞赛,有效地调动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同时作业形式采取多样化,让学生们在学习中体会乐趣。无论低级、中级还是高级阶段,目标中都把识字  相似文献   

17.
读赵树理的小说,一下子就被那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住了。故事性强,这是他的艺术特色,也是受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欢迎的原因。赵树理自述说:“群众爱听故事,咱就增强故事性,爱听连贯的,咱就不要因为讲求剪裁而常把故事割断了。”(《也算经验》)又说:“我写的东西,大部分是想写给农村中的识字人读,并且想通过他们介绍给不识字人听,所以在写法上对传统的那一套  相似文献   

18.
人们通常把初中历史课称为“常识”课 ,“常识”顾名思义就是日常生活必备的知识。对于一名中学生来说 ,历史课是他们获取历史知识的最主要途径。学好历史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 ,对学好其他学科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事实又是残酷的 ,由于受升学“指挥棒”的影响 ,历史课成为不被学生重视的课程之一。面临困境 ,如何上好历史课 ?如何充分利用课堂丰富学生的知识 ?成为历史教学急需探讨的问题。我通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 ,认识到把现代化的电教手段引入历史课堂可以达到预期目的 ,更好地完成历史课的教学任务。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利用现…  相似文献   

19.
一、听说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应该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我为何不借助童话的魅力来 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呢?于是,我就试着绘声绘色地给他们讲童话故事,然后让学生在课堂 上进行复述。需要注意的是:童话故事的选择要恰当。起初选择一些趣味性强、情节简要、有头有尾的 童话故事,而后逐步加大难度。选择童话,一般需要考虑故事的形象性、趣味性、教育性及 可接受性。同时我们要看到复述能力的提高,取决于学生听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 生听童话的积极性,指导学生听,让孩子听得入迷,以提高他们听的能力。二…  相似文献   

20.
历史是一幅有血有肉、丰富感人的画卷。历史课本应该能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但事实却与此相反。特别是初中阶段,大部分学生不认真学习历史。究其原因,除历史课的“副科”地位外.主要问题还在于历史课堂教学方法不尽人意,缺乏趣味性。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何才能使历史课堂教学焕发出历史本来的魅力呢?笔者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