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程改革遭遇文化传统是必然现象,本文在厘清文化传统的内涵的基础上,着力剖析课程改革中文化传统的迷失与症结,认为课程改革在借鉴西方教育理论的同时,无视或忽视了文化传统的在场,为此,笔者指出课程改革应扎根于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实际,把改善文化传统的不足和薄弱作为课程改革的基本路向。  相似文献   

2.
民族精神的同一性问题--麦克林教授访谈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与麦克林教授本人就民族精神的定义、民族同一性与人格同一性和地方身份认同、民族精神与宗教、民族精神与文化传统、民族精神与全球化,以及精神在当代社会的地位等诸多问提进行了探讨后,认为民族精神是渗透在民族文化传统中的、动态的、与现实相互贯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This essay argues for the recogni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tinuity of the historical British radical socialist literary tradition for the role that this tradition has played in the education of the working class and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western adult education. It is further proposed that that this tradition has been perennially marginalized by the dominance of the liberal tradition and its partnership in the hegemony of capitalism. The suggestion is made that, through the cultural practice of absorption, the liberal tradition has laid claim to many of those advancements in working class education which are more truthfully products of the radical socialist tradition. The influence of the British tradi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ustralian radical socialist literary tradition is discussed. It is argued that it is the radical socialist tradition that carries a message of hope for the great mass of humanity, providing an alternative social perspective to the cynicism of capitalism’s economic Darwinism. The case is made for a re-valuing and continuity of a distinct socialist literary tradition as a means of continuing the provision of an alternative argument against capitalist ideological hegemony.  相似文献   

4.
文化传统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其合理内核能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英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传统十分深厚的国家,其教育现代化与文化传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潜在的、深层次的本质联系.通过对英国民族文化传统的解读,考察英国教育现代化的路径,从而阐明其教育现代化与文化传统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5.
关于墨学传统的总体论述并非很多、很透彻。本文就道德理想主义、实用理想、哲学实践三个方面探讨了墨学与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观念、文化传统的缺失、文化传统的断续的关系,从而认为墨学传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并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与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它的诞生到壮大都对传统采取了自觉或不自觉的继承.郁达夫在这方面是一个突出的代表,他在<迟桂花>的创作中,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家文化以及相应的艺术情趣与美学观念表现得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7.
在这历史转型的时代,任何族群的文化都将面临着抉择。一方面回归其传统而做出恪守的努力;另一方面将回归大文化、大传统而做出一定的牺牲。作为中国大西南主体民族之一的彝族,其文化也毋勿置疑将受传统与现代纬度的考验,并做出历史思潮的回应。本文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出发,通过"文本体验"和"现实生活的实感"对彝族文化及其所属人群在传统与现代两种语境中的冷暖对视、对话的当下体验和阐释。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传统,随着时间的变化也在发生变迁,并因地域环境的不同而存在着各种差异。一般所习称的“传统,”多数情况下是指上层社会的精英文化传统,与下层民间社会相沿的习惯性传统有着许多迥异之处。本文从较为宏阔的视野,结合历史上个别细致的事例,对存在于民间的小传统作了一定的考察,并具体讨论了它的主要内容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民主的摇篮是靠反民主传统之手推动的。在民主政治的发源地古希腊,它的反民主传统是古希腊人馈赠给人类的又一份丰厚的礼物。从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实践、古希腊人的贵族情结和哲学家们寻求社会稳定的心态等3个方面,全面分析反民主传统中蕴含的深刻的现实根源、文化根源和社会心理根源。  相似文献   

10.
教育传统与教育制度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育传统是教育制度创新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教育制度创新并不是一味地否定教育传统,恰恰是教育传统的继续。教育制度创新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摆脱教育传统的制约,而是为了改造教育传统,发展教育传统,实现教育传统的创造性转换,使其适应今天教育变革、教育制度创新的需要,帮助解决今天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树立教育制度创新的“民族特色”,是教育制度创新的精髓和我们所应持的立场和态度。  相似文献   

11.
大学出版是以大学的孕育发展为依托的,它所形成的传播知识、促进教育、学习和研究的学术文化传统是其特立于其他类型出版的一个重要特征。我国自近代开始创建大学并发展大学出版事业,长期以来为发展大学教育事业和促进学术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目前大学出版却存在对学术文化传统的某些偏离现象,造成学术出版特色淡化和质量下降等现实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深刻反思现代大学的核心理念和精神特质,努力摈弃浮躁之气而回归大学出版的学术文化传统,从而形成大学出版的良性发展机制,实现大学出版的本质目的和文化理想。  相似文献   

12.
中国100多年近现代文化曲折发展的历史表明,要完成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必须消除保守主义、国粹主义与激进主义、全盘西化的二元对立:前者固守中国传统,后者抛弃中国传统,结果都不能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中西互为体用乃是一种扬弃了上述二元对立的新的文化转型战略,其基本路径是通过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现代性因素,并使之与西方文化的优秀资源相结合,从而成功地实现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或转化性创造。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西方思想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斯多亚学派作为研究对象 ,着重分析其伦理学部分。本文采取溯流追源的方式 ,首先探讨了斯多亚伦理学与古典希腊传统的关系 ,认为在经典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传统之外 ,还有一条悠久的“犬儒 -斯多亚”伦理学传统。斯多亚伦理学在希腊化时期走向繁荣 ,提出了“按自然生活”作为伦理学的终极原则。本文通过对“自然”及“人之自然”的伦理学内涵的揭示 ,分析了斯多亚伦理学中的德性、理性、自然之间的关系 ,认为斯多亚伦理学是希腊的理性精神在希腊化时代的深化和发展 ,并且构成了与古典希腊、基督教伦理学并立的一条重要伦理学传统  相似文献   

14.
“白话诗”是对中国诗歌传统形式的背离,“第三代诗”是对中国诗歌传统内容的背离。这两度背离有着它们各自的历史必然性,各有价值。但由于后的背离产生于对传统的误识。因而不具备前的历史功效及地位。诗歌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违背规律就会影响其正常秩序。诗歌的前景不在于彻底反叛传统,而在于根据时代需要对传统进行合理的吸纳和补充。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70年代,当代美国著名伦理学家麦金太尔的研究立场发生了转变,宣告了现代普遍理性主义研究方法的失败。他跳出现代性道德概念的研究框架,以历史叙事的方法,转向以亚里士多德主义为中心的道德文化传统;进而提出道德文化传统多样性问题,指出道德探究传统各有其合理性,其合理性是在解决自身道德困境、应对道德挑战中表现出来的卓越能力;进入新世纪,麦金太尔叙事方法进一步发展,从历史叙事发展为对道德文化传统的理智探究与对个体道德生活的实践探究的辩证统一。麦金太尔叙事探究的理论意义在于,指出了一条美德伦理探究的新路,为美德伦理在现代社会找到了理论和实践根基。  相似文献   

16.
大学人文精神传统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但在当今却饱受着一些异化思维的侵扰。大学人文主义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既是大学人文精神传统中的应有之意,又是这一传统得以保存和发展的一种理想途径。文章着眼大学人文精神传统的内涵及其现实发展的困境,提出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麦金太尔认为现代西方社会道德衰退的根源在于启蒙运动以来对亚里士多德德性传统的遗弃,因此他用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在亚里士多德德性论的基础上,引申出“实践”、“内在价值”、“整体性”、“传统”等重要概念,建立了他所期待的历史的、多层次的现代德性论。只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让德性重新占据社会生活的中心,以拯救西方社会道德危机是麦金太尔一厢情愿的努力罢了。但不能否认,其现代德性论对于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代大学校长和教育家对中国教育传统的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借鉴、模仿、学习西方高等教育并扎根于教育传统的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其发展注定走不同于西方大学发展之路。近代大学校长和教育家认识到教育传统不可能引导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走向现代化。但是作为民族教育之魂的教育传统,却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大学发展,完全切断传统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明智的。  相似文献   

19.
Putting Faith Into Action: A Model for the North American Middle Clas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luralism presents faith communities with the challenge of continuity and discontinuity in relation to the community's tradition. The educational question becomes: How do we initiate persons into the tradition of the faith community so that they will function as agents who can extend the tradition in creative ways in changing contexts? Play is one area of human activity that is concerned with what is and what might b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nature of the pretend play of young children, especially its “as‐if'” and “what‐if” dimensions. It suggests possibilities for using play in 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 and adults.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民商分立或民商合一的大陆法系国家,还是没有制定法传统的英羡法系国家,对于代理理论的研究都非常重视。本文阐述了两大法系代理制度的沿革,并从思维特点与司法传统等方面剖析了两大法系代理理论在理念、概念与制度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