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记:韩先生,您作为商业影像系统部的总裁,请您谈谈中国目前信息数据保存的状况如何,针对中国市场特点,柯达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发展有何计划? 韩:面对快速发展的中国信息化,柯达公司在中国发展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中国真  相似文献   

2.
四川汶川地震给全国的档案界敲响了警钟。大量纸质档案损毁造成了档案信息的丢失。如果说面对突如其来的天灾,以纸质为载体的档案信息容易遭到破坏且难以恢复,那么对于电子档案信息,我们却可以在灾难发生前通过对档案业务系统及档案数据的容灾备份,做到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3.
从四川地震看电子档案信息的容灾与备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四川汶川地震给全国的档案界敲响了警钟.大量纸质档案损毁造成了档案信息的丢失.如果说面对突如其来的天灾,以纸质为载体的档案信息容易遭到破坏且难以恢复,那么对于电子档案信息,我们却可以在灾难发生前通过对档案业务系统及档案数据的容灾备份,做到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频发的自然灾害和故障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信息系统造成了重大影响(如系统瘫痪、数据丢失、业务中断).上述现象的发生,增强了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对建立容灾备份系统的重视程度.为了保障信息资料的安全,保证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必须对其业务系统进行容灾备份.  相似文献   

5.
记者:您认为大数据指的是什么方面的数据?是不是就是用户的行为数据?还是其他方面的数据?您认为目前哪些才是真正大数据的掌握者?为什么? 倪院士:在大数据出现之前,数据挖掘方法已在很多企业中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汶川地震所带来的严重后果给全国的档案界敲响了警钟,大量纸质档案损毁造成了档案信息的丢失。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自然灾害及其他不可抗力因素,以纸质为载体的档案信息容易遭到破坏且难以恢复,但对于电子档案信息,我们却可以提前通过对档案业务系统及档案数据的容灾备份,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是国家强盛的决定性因素。随着层出不穷的新科技进入经济大市场,科技投入本身也出现了多渠道、多元化的新格局,这就为从事科技领域报道的新闻工作者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进一步阐述了中央决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表明我国科技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为此我们对部分科技新闻工作者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查: 1、您是何时开始从事科技领域的报道的,您认为我国目前科技报道的现状如何? 2、在科技对日常生活影响越来越大的今天,科技报道面临的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应当作出怎样的努力以求突破? 3、您从哪些方面获取科技发展的信息,以何种方式进行报道?平均发稿量多少,采用情况如何?您发表过哪些较有影响或自己较满意的科普报道,您认为什么样的科技报道最有读者? 4、您是否经常同一线的科技工作者交往,您认为他们对新闻界的科技报道有哪些需求和期望? 5、您认为作为科技记者应具备哪种素质,需要在哪些方面充实自己?您认为哪些问题属于科技报道中的热点问题?您目前正在关注和研究科技发展领域中的哪些问题? 6、您是否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国外的利技报道?您认为国外新闻媒介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是国家强盛的决定性因素。随着层出不穷的新科技进入经济大市场,科技投入本身也出现了多渠道、多元化的新格局,这就为从事科技领域报道的新闻工作者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进一步阐述了中央决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表明我国科技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为此我们对部分科技新闻工作者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查: 1、您是何时开始从事科技领域的报道的,您认为我国目前科技报道的现状如何? 2、在科技对日常生活影响越来越大的今天,科技报道面临的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应当作出怎样的努力以求突破? 3、您从哪些方面获取科技发展的信息,以何种方式进行报道?平均发稿量多少,采用情况如何?您发表过哪些较有影响或自己较满意的科普报道,您认为什么样的科技报道最有读者? 4、您是否经常同一线的科技工作者交往,您认为他们对新闻界的科技报道有哪些需求和期望? 5、您认为作为科技记者应具备哪种素质,需要在哪些方面充实自己?您认为哪些问题属于科技报道中的热点问题?您目前正在关注和研究科技发展领域中的哪些问题? 6、您是否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国外的科技报道?您认为国外新闻媒介  相似文献   

9.
致读者     
《视听界》1986,(1)
读者朋友,您好!《视听界》和您见面了。您还记得《江苏广播简报·编播业务研究专辑》吗?《视听界》就是由它改版而来的。既然改,当然是想改得让您满意一些。我们打算把它办成探讨广播电视理论、交流业务  相似文献   

10.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人们如何面对数据风险,档案馆可以通过构建以数据中心为核心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控制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在业务流转中的风险、数据容灾备份等几个方式建立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安全保障体系来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信息系统工程》2003,(7):39-39
如何将相关的关键业务数据加工整理成有价值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快速的综合处理、分析;如何实现对上面信息中心、下面各个信息分中心的核心数据的顺畅流通和集中;如何保证信息的高可用性、更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烟台上商银行在信息管理系统扩建、政造巾急于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人在职场     
1.您在印刷业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现在您从事的工作是什么? 2.在工作中您最喜欢什么? 3.在工作中您最不喜欢什么? 4.您所在的公司最近在研发什么新技术、新产品? 5.您在工作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6.您现在最关注什么发展趋势? 7.在知识经济社会,实现印刷生产的数字化已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贵公司在这方面是如何做的?您对推动我国印刷业的数字化生产进程有何看法?  相似文献   

13.
您的姓名、单位、从事夜班工作年限。 1、夜班时您一般几点上班、下班,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夜班、白班多长时间轮换? 2、请详述夜班工作期间一次较难忘的经历。 3、您近来在研究或跟踪哪些社会热点问题?夜班编辑工作以外是否还采访、写稿? 4、是否还有时间读书?读哪些书? 5、长期上夜班您有什么感受?您是否热爱您的工作? 6、时于您的夜班编辑工作而言;哪种技能、修养最重要?如何提高?  相似文献   

14.
驻外记者是我们的同行中特殊的一群,他们是怎样工作的?我们向国内外的八位驻外记者提出了这几个问题: 1、您是何时开始任驻外记者的?曾在哪些国家或地区工作过? 2、您用哪种语言进行采访?怎样获取信息与采访线索?在日常采访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您是如何应付的? 3、您在工作中通过什么渠道和方式同总部联系?平均每月发稿多少?采用的情况如何? 4、您参加过哪些国际重大事件或突发性事件的采访报道?您是怎样从争取时效、提高质量等方面同外国记者竞争的?您认为有哪些优势和欠缺? 5、您驻外时曾采访过哪些国家元首、政坛风云人物或当地新闻界知名人士? 6、您与驻在国的同行、其他外国记者以及国内其他新闻单位派驻的记者是否经常联系与合作?同当地别国驻外记者相比,您认为各自的短长何在(请举例说明一下您所认识的外国记者在敬业精神方面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系统整合是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一个永恒话题,出版集团亦不例外.经过多年的建设,山东出版集团的信息系统已经相当庞大.所有这些系统如何衔接?如何有效地传递数据?如何实现信息共享?如何实现高效的决策支持?都是系统整合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新业务的开展,还会有新系统陆续引入,因此,信息系统整合将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您的姓名、单位、从事夜班工作年限。 1、夜班时您一般几点上班、下班,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夜班、白班多长时间轮换? 2、请详述夜班工作期间一次较难忘的经历。 3、您近来在研究或跟踪哪些社会热点问题?夜班编辑工作以外是否还采访、写稿? 4、是否还有时间读书?读哪些书? 5、您对长期上夜班有什么感受?您是否热爱您的工作? 6、对于您的夜班编辑工作而言;哪种技能、修养最重要?如何提高? 7、长期的夜班工作对您身体健康有哪些影响?您采取什么措施来弥补?  相似文献   

17.
出版参考:传统出版面临严峻的挑战,单纯靠纸介质一条腿走路已经不适应形势的发展,您如何看待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关系?黄会明:据2007年相关报告显示,我国国民上网率平均每年增长39.96%,市场上流通的电子书达30多万种,绝大多数有阅读能力的人都具备了新媒体阅读终端,传统出版业正面临数字化技术带来的巨大挑战。传统出版业如何依靠数字化信息和数据占领未来市场、谋求新的盈利和发展模式,成为摆在所有传统  相似文献   

18.
档案部门如何选择自己的数据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康 《档案时空》2005,(2):32-33
档案管理的过程就是档案信息的流动和处理的过程。数字化档案管理活动中要涉及大量的信息存储、共享、流动和处理工作。在这些工作中,如何保证计算机中的电子文件的完整性、一致性、安全性?如何缩短档粟应用软件的开发时间?系统一旦崩溃,如何备份和恢复电子档案?数据要共享,如何高效率地存取数据?这些问题都由数据库管理系统自动解决。  相似文献   

19.
张炜  徐卫 《图书馆杂志》2012,(3):108-109
众所周知,阅读,是一种依靠信息素养、知识品质和文化趣味来获得精神品质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读什么样的书籍以及如何阅读,也就决定着国民选择一种什么样的现实生活或精神生活方式。新一年度的"4.23世界读书日"就要来到了,那么,您想知道古今中外的先贤圣哲如何阅读么?您想切实把握"时间智商",不断修炼"文化情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胆商"么?您想在尺幅之内快  相似文献   

20.
陈莹 《兰台世界》2016,(23):89-90
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海量信息衍生出巨大的数据,大数据时代悄然而至。信息已不仅仅是停留在单一介质之上,而是将海量信息转化为数据,将抓取有效、新颖、潜在有用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后,挖掘最具关联的信息。当今,随着血液需求的不断增大,献血者范围在不断扩大,献血人数也在不断增长,如何为无偿献血者提供高效、便捷、多样、精细的社会化服务?如何提高采供血管理水平,减少血液浪费?采供血档案的数据挖掘则为这些决策提供着科学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