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做一个战士     
一个年轻的朋友写信问我:“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回答他:“做一个战士。”另一个朋友问我:“怎样对付生活?”我仍旧答道:“做一个战士。”《战士颂》的作者曾经写过这样的话:我激荡在这绵绵不息、滂沱四方的生命洪流中,我就应该追逐这洪流,而且追过它,自己去造更广、更深的洪流。我如果是一盏灯,这灯的用处便是照彻那多量的黑暗。我如果是海潮,便要鼓起波涛去洗涤海边一切陈腐的积物。这一段话很恰当地写出了战士的心情。在这个时代,战士是最需要的。但是这样的战士并不一定要持枪上战场。他的武器也不一定是枪弹。他的武器还可以是知…  相似文献   

2.
做一个战士     
一个年轻的朋友写信问我:“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回答他:“做一个战士。”另一个朋友问我:“怎样对付生活?”我仍旧答道:“做一个战士。”《战士颂》的作者曾经写过这样的话:我激荡在这绵绵不息、滂沱四方的生命洪流中,我就应该追逐这洪流,而且追过它,自己去造更广、更深的洪流。我如果是一盏灯,这灯的用处便是照彻那多量的黑暗我如果是海潮,便要鼓起波涛去洗涤海边一切陈腐的积物。这一段话很恰当地写出了战士的心情。在这个时代,战士是最需要的。但是这样的战士并不一定要持枪上战场。他的武器也不一定是枪弹。他的武器还可以是知识、…  相似文献   

3.
做一个战士     
一个年轻的朋友写信问我:"我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回答:"做一个战士。"另一个朋友问我:"怎样对付生活?"我仍旧答道:"做一个战士。"《战士颂》的作者写过这样的话:"我激荡在这绵绵不息、滂沱四方的生命洪流中,我应该追逐这洪流,而且追过它,自  相似文献   

4.
做一个战士     
<正>一个年轻的朋友写信问我:"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回答他:"做一个战士。"另一个朋友问我:"怎样对付生活?"我仍旧答道:"做一个战士。"《战士颂》的作者曾经写过这样的话:我激荡在这绵绵不息、滂沱四方的生命洪流中,我就应该追逐这洪流,而且追过它,自己去造更广、更深的洪流。我如果是一盏灯,这灯的用处便是照彻那多量的黑  相似文献   

5.
做一个战士     
一个年轻的朋友问我:“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回答他:“做一个战士。”另一个朋友问我:“怎样对付生活?”我仍旧答道:“做一个战士。”《战士颂》的作者曾经写过这样的话:  相似文献   

6.
马祥勇 《师道》2012,(5):30-30
有这样一个例子。在街上,一位教师遇到一个很久没见的朋友。朋友问:“现在在干什么?”这位教师说:“我在教书。”朋友又问:“干得怎么样?”“还不错,学生的平均成绩95分。”从这位教师的回答分析其职业定位,他将自己的职业关注到了书、分数这些狭小的空间。其实教育的空间天宽地厚,教育的田园卧虎藏龙.教育的事业彪炳千秋。今天,我应该怎样做教育?  相似文献   

7.
每每与旧日的同事、朋友相聚,总有人问我:“你干吗要去做这爬格子的苦差事?”是啊,他们的不解有几分道理,好不容易卸下了肩上的担子.有了可以随意支配时间的自由,就应该轻松地去做以前想做而没有时间和精力做的事,干吗又去做编辑?其实,他们不懂我的心思:我与《江西教育》有着不解的情结。  相似文献   

8.
一九七八年我辞掉了在中国台湾的电视记者工作,应美国一个美术馆的邀请,去做驻馆艺术家。刚去的时候,每次坐美国朋友的车,下车时都会看到奇怪的眼神。起先我不知道为什么,直到有一天碰到一位比较心直口快的朋友,他问我:“刚才你是不是有什么不高兴,是不是我说了什么话,你误会了?”我说:“没有啊!”又问他,“你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那天,跟一个好久没有联系的朋友打电话聊天,谈论最近工作的一些感受。他突然问我一个问题:“你到底想做什么?”  相似文献   

10.
科比的秘密     
杨毅 《阅读与鉴赏》2009,(12):50-50
写这篇序之前大约两个星期,有一天和姚明吃晚饭。饭桌上,一个平时不太看球的朋友问姚明:“NBA里准最厉害?”姚明微微一思索,说:“科比,”那个朋友又问:“为什么呀?不是好多人都特厉害吗?”姚明的回答,给我的印象极深——他说:“科比是唯一一个没有任何弱点。  相似文献   

11.
平常的水果     
朋友从美国回来,我问他:“这次最想做的是什么?” “如果能吃到杨桃、莲雾、释迦、甘蔗、柿子、枇杷就心满意足了。”我说:“这简单,但现在是秋天,恐怕吃不到莲雾和枇杷了。”  相似文献   

12.
一天深夜,物理学家卢瑟福走进实验室,看见一个研究生仍旧勤奋地在实验台前工作,就问:“这么晚了,你在做什么?”研究生答:“我在做实验。”又问:“那你白天做什么了?”研究生答:“白天也在做实验呀。”卢瑟福语重心长地说:“你很勤奋,整天都在工作,这自然是很难得的,可我不能不提醒你,你用什么时间来思考呢?”  相似文献   

13.
顾本超 《科学课》2009,(6):61-61
一个骄阳似火的下午,天气很热,家里像个大火炉。我实在是酷热难耐,便嚷着要开空调,妈妈却说:“孩子,你用毛巾擦擦就会清凉一些。”我连忙用湿毛巾擦了一下脸,果然凉快了许多,便问妈妈:“为什么湿毛巾洗脸,人会感觉到很凉快呢?”妈妈笑着说:“这还用问?!本来应该是这样的。”爸爸却故作神秘地说:“我来给你做个实验,你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14.
某天,一远方友人打电话问我:“如何才能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你有没有在核心期刊工作的朋友?”我问他:“写了好文章要发表?”他说:“还没写,因为现在开始在中小学评正高级职称了,就琢磨着我也要在核心期刊上发个文章,为冲击‘正高’做准备,你要帮我。”  相似文献   

15.
一个骄阳似火的下午,天气很热,家里像个大火炉。我实在是酷热难耐,便嚷着要开空调,妈妈却说:“孩子,你用毛巾擦擦就会清凉一些。”我连忙用湿毛巾擦了一下脸,果然凉快了许多,便问妈妈:“为什么湿毛巾洗脸,人会感觉到很凉快呢?”妈妈笑着说:“这还用问?!本来应该是这样的。”爸爸却故作神秘地说:“我来给你做个实验,你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16.
和朋友聚会的时候.有一个朋友问我:“是不是幼儿园都喜欢让孩子播报新闻什么的?”我说:“是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朋友接着问:“可是为了提高一个孩子的能力.要牺牲那么多孩子的时间划得来吗?”原来这位朋友是某幼儿园的家委,经常被请到幼儿园当义工.她发现每次播报的时候,下面的孩子总是显得很不耐烦,吵吵嚷嚷,也没几个正经在听。  相似文献   

17.
迎向风雨     
我曾经因为有几个大学生登山迷途丧生,而访问某位登山专家。其中一个问题是:“如果我们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应该怎么办” 登山专家说:“你应该向山顶走。” “为什么不往山下跑?山顶风雨不是更大吗?”我怀疑地问。 “往山顶走,固然风雨可能更大,却不足以威胁你的生命。至于向山下跑,看来风雨小些,似乎比较安全,但却可能遇到暴发的山洪而被活活淹死。”登山专家严肃地说,“对于风雨,逃避它,你只有被卷入洪流;迎向它,你却能获得生存!” 除了登山,在人生的战场上,不也是如此吗?迎向风雨@刘墉  相似文献   

18.
朋友的女儿早恋,拉我去做“卫道士”,对17岁的高二女生宣讲“初恋时你们不懂爱情”。 开讲前,我跟小朋友通电话,青涩少女一派天真执著。我问她:“为什么会喜欢上这个人呢?”小姑娘毫不害羞:“他对我很好啊!”“怎么好?”  相似文献   

19.
小学四年级时,老师问我们:“你们有什么梦想?”那时我们都是10岁左右的农村孩子,对“梦想”这个词还很陌生。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什么是梦想。老师又补充了一句:“长大后你们想干什么?”这回大家踊跃起来,有的说想做警察,有的说想做科学家,有的说想做老师。轮到班里一个叫周强的同学,他说:“我想做一个神通广大的农民。”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止住大家的笑声.问他:“你为什么想做一个农民?”周强说:“我看爸爸种地太累了,所以想长大后帮他,让他清闲一些。”老师点点头,  相似文献   

20.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是R射线的发现者。一天深夜,他走进实验室,看见一个学生仍然在做试验,便问:“这么晚了,你还在做什么?”那位学生回答道:“我正在工作。”卢瑟福又问:“那你白天做什么呢?”学生说:“我白天也工作。”卢瑟福又问:“早晨你也在工作吗?”学生肯定地回答:“我从早到晚都没有离开实验室。”学生满以为会得到老师的夸奖,谁知,卢瑟福又问:“这样一来,你用什么时间来反思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