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责任伦理不仅强调行为动机的善性,而且强调行为结果的善性,对青少年进行强调信念和结果的责任伦理教育是未来责任教育改进的可能向度。责任伦理的原始模型是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家庭维度是责任伦理教育的重要维度。数据分析显示:尽管中学生承担家庭责任的意愿最高,远超过其他维度,但现实中中学生仍以学业为重、很少履行家庭责任,家长也很少给予中学生践行家庭责任的机会;随着年级递增,中学生家庭责任水平逐级升高;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对中学生责任形成的影响最为显著,社会力量在其责任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递增。未来要引领家庭在培育青少年责任方面履行基本责任,为中学生健全人格养成、心理健康成长奠定基础;需加强学校与家庭的配合,进一步提升学校责任教育课程和相关活动效能;进一步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共同促进青少年责任伦理发展,这些都是提升中学生家庭责任伦理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近期班级召开了一次家长会,会上家长们述说了自己对孩子未来的殷殷期望。家长的一番肺腑之言深深地触动了学生,使他们有所思、有所感。所以教师设计了这次以《希望·未来》为主题的班会,旨在使学生认识到他们身上肩负的责任,鼓励他们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职业性别刻板印象问卷、专业认同问卷、学业投入问卷对1319名高职学生进行调研,探究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对高职学生学业投入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高职生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专业认同、学业投入程度均处于中等偏高的水平,且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其中专业认同在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与学业投入间起中介作用,且不同性别学生群体间中介效应存在显著差异,证实了性别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高职学生自我和谐发展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467名高职学生进行测查。结果(1)高职学生的自我与经验不和谐、自我灵活性发展水平显著优于大学生常模;(2)女生的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和自我刻板性发展显著优于男生;(3)大二、大三学生的自我灵活性和总体自我和谐发展都显著优于大一学生;(4)父亲的过分干涉(F3)对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母亲的拒绝否认(M3)对自我刻板性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而父亲的过分干涉(F3)和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M1)对自我和谐性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高职学生自我和谐总体发展水平较好,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高职生自我和谐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寻高中生群体中是否存在英语-性别刻板印象,本文分别采用刘暄(2007)编制的青少年性别刻板印象量表和英语-性别SEB问卷,以四川省绵阳市西平中学高一的15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测量其刻板印象和英语-性别刻板印象。研究结果显示:(1)高中生群体中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刻板印象;(2)高中生对女生有显著的英语-性别刻板印象,即认为女生的英语较好,但是对男生的英语-性别刻板印象不显著,即不认为男性的英语能力偏低。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刻板解释偏差的方法,考察大学生对农民工子女的内隐刻板印象,并以城镇居民子女作为与农民工子女相对应的参照群体.实验结果发现:(1)大学生对农民工子女存在内隐刻板印象;(2)大学生倾向于把农民工子女与刻板印象一致的结果归结于外部因素;倾向于把城镇居民子女与刻板印象一致的结果归结于内部因素,而把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结果归结于外部因素;(3)大学生对农民工子女以及城镇居民子女的刻板印象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7.
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既是我国新时代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为有效地落实"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该研究基于对拔尖计划培养模式的拔尖学生和普通学生的调查,探讨了拔尖学生培养模式对其创造性的影响以及心理因素的作用。结果发现:(1)拔尖学生在小班教学、科研项目、导师指导和出国交流等方面的参与程度和创造性水平均显著高于普通学生;(2)小班教学对拔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科研项目和导师指导对其创造性人格有显著的预测作用;(3)心理因素在培养模式对拔尖学生创造性水平的影响过程中起到中间桥梁作用,并且存在明显的文理差异。  相似文献   

8.
当前责任教育缺乏为后果负责的"责任伦理"精神,促进学生承担后果的责任伦理教育成为责任教育改进的一种方向。为全面了解中学生责任伦理教育现状,研究者根据教育实际与责任发生原理设计了一套调查问卷,并获取了东、中、西三个地区的中学生责任伦理教育现状的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1.中学生自评结果显示责任伦理水平整体较高,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随年级逐渐增长,年级之间差异显著。但初中生、高中生和教师之间在学生责任心水平、责任教育方式选择和形成途径选择上存在显著性差异。2.责任伦理七个维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8—0.9之间,中学生责任承担呈现出明显的"个人利益倾向",但随着年龄增长,他们对国家与社会和集体的承担意识增强。3.对"未来"责任的认知水平随中学生面临的阶段性升学压力变化而变化。4.初二年级是进行责任伦理教育的敏感期,应增加较为具体的、具有外力约束的和具有实践性质的责任伦理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右翼权威主义出发进行研究,分析其与刻板印象的关系,将右翼权威主义、群体实体性、他人刻板印象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假设,并进行实证分析,证明出右翼权威主义对他人刻板印象中的工作能力和态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群体实体性可以作为右翼权威主义与工作能力和态度的中介变量,并对这些结论进行了心理学方面的诠释。  相似文献   

10.
研究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生涯探索,对高职生顺利求职和创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自编的《个人基本情况问卷》、龙立荣等修订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以及Xu,Hou和Tracey(2014)修订Stumpf等人(1983)编制的《生涯探索问卷》对1082名青海省高职院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生涯探索在学校及学科、性别、年级、居住地、实习满意度、父母受教育水平、父母婚姻状况、与父母沟通的频率、与父母讨论未来职业发展、希望最终获得的学历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2)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各维度与生涯探索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高职生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习策略关系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学文 《教育探索》2007,(2):115-116
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标定向和学习策略三个量表对5所高职院校的被试者进行测试与统计,结果表明:(1)高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偏低,且存在性别差异;(2)高职生成就目标定向中掌握目标高于成绩目标,且男生掌握目标高于女生;(3)高职生的学习策略中深层策略水平最高,表层策略最低,且男生的深层策略水平高于女生;(4)影响高职生深层策略、成就策略的直接因素是学生自我效能和掌握目标,其中前者作用更大;(5)学业自我效能还通过掌握目标、成就策略间接作用于深层学习策略,通过掌握目标间接作用于成就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为了考察军校学员和一般大学生关于军人的内隐刻板印象状况以及军校学员的军人内隐刻板印象和自我和谐的关系,以军校学员和一般大学生为被试,使用内隐联想测验(IAT)程序测查内隐刻板印象,并采用《自我和谐量表》测查军校学员自我和谐状况。结果发现:1.军校学员和一般大学生在内隐联想测验中不相容条件下的反应时都显著高于相容反应时。2.军校学员和一般大学生的内隐联想测验的效应值存在显著性差异。3.自我和谐量表中的自我刻板性分量表得分能显著预测内隐联想测验效应值。两类大学生对军人的刻板印象均存在内隐性;刻板印象在群体内外强度是不同的,群体内强度显著高于群体外强度;军校学员的自我和谐量表中的自我刻板性得分对其职业的内隐刻板印象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有留守经历高职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价值感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有留守经历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特点及其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方法:采用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及自我价值感量表对238名有留守经历高职生进行测量,并与250名无留守经历高职生对照。结果:(1)有留守经历高职生主观幸福感和自我价值感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有留守经历高职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年级、专业和经济状况等维度差异不显著;在性格和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维度差异显著,外向学生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内向学生,学生干部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3)有留守经历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略低于无留守经历高职生,但差异不显著;(4)自我价值感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个人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和社会取向特殊自我价值感显著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其中个人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预测力更强。结论:性别、年级、专业和经济状况不影响有留守经历高职生的幸福感,性格、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以及自我价值感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迁儿童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人们对他们存在着消极的刻板印象。当消极刻板印象被激活时,会对随迁儿童造成刻板印象威胁。刻板印象威胁会降低随迁儿童的自尊水平和自我效能感,阻碍随迁儿童的城乡认同整合过程并激化群体间的攻击行为,造成一系列消极的心理和行为后果。对此,可采取发挥内群体榜样的作用、增加随迁儿童和城市儿童之间的积极接触、形成积极刻板印象等措施,助力随迁儿童抵抗刻板印象威胁,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社会知觉包括自我知觉、人际知觉、群际知觉和社会决策知觉.以刻板印象内容模型(SCM)为代表的社会知觉研究认为,个体倾向从能力和热情两个维度对他人或群体进行评价,且通常把道德和社交性视为热情的子维度.近期研究表明SCM并不能准确阐明社会知觉过程,道德评价应作为独立的维度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选取澳门特别行政区398名4~6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父母受教育水平"和"父母鼓励"两种因素对小学生阅读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孩子的阅读成绩有正向影响",父母鼓励"在父母受教育水平与阅读成绩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澳门小学生的阅读成绩存在一定的性别和年级差异,女生的阅读成绩优于男生,高年级小学生的阅读成绩优于低年级小学生。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探明高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发展特点及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对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该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从渭南市两所中学共抽取855人进行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的施测,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高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发展处于中等水平且个体间差异较大;(2)不同性别、不同学校类型、不同生源地及是否独生子的高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差异显著,而不同年级之间差异不显著;(3)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高分组和低分组的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在多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4)父亲情感温暖、理解维度和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维度正向预测一般自我效能感,且联合解释变异量达9.9%。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旨在探讨贫困大学生的刻板印象威胁对其脱贫内生动力的影响以及自我肯定对刻板印象威胁消极影响的干预作用。研究1通过实验,采用含有负面刻板印象的语句诱发贫困大学生的刻板印象威胁,结果表明,刻板印象威胁会负向影响贫困大学生在心理旋转任务中的表现。研究2在诱发刻板印象威胁后,采用问卷法测量贫困大学生的脱贫内生动力,结果表明,受到刻板印象威胁组的被试相比于对照组的脱贫内生动力水平较低。研究3在刻板印象威胁诱发后,对刻板印象威胁组进行自我肯定干预,结果发现,自我肯定组的被试与对照组相比脱贫内生动力水平更高。这些发现验证了刻板印象威胁对脱贫内生动力的消极影响,并验证了自我肯定缓解刻板印象威胁消极影响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已有研究发现数学自我效能感与数学成绩之间有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该研究通过对女生数学G性别刻板印象、数学自我效能感和数学成绩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女生的数学自我效能感和数学G性别刻板印象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数学效能感与数学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数学G性别刻板印象和数学成绩之间没有直接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王东 《中华家教》2022,(2):45-54
父母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过度关注是不少家长产生成绩焦虑的主要原因.本文基于首都师范大学2019年开展的"全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数据,分析了当前父母"成绩焦虑"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因素.数据结果表明,父母的个体特征、孩子的个体特征、父母的教育观念、家庭人际关系以及区域等因素与父母"成绩焦虑"程度存在显著关联.因此,家庭教育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