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郭沫若的学术研究是丰富而博杂的。他的文学创作除了诗歌和历史剧,还有大量的散文创作。以往人们对郭沫若以《女神》为代表的诗歌和以倔原》为代表的历史剧的评论研究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对郭沫若散文的研究却一直局限于单篇赏析、部分作品赏析或对整体创作的综述,从而形成了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  相似文献   

2.
兰斯顿·休斯是20世纪最优秀的黑人诗人之一。国内外大多数学者对他诗作的研究侧重于其代表作,即他中后期的作品,而对他的早期作品,即他的成名作《萎靡的布鲁斯》涉及不多。然而无论从诗歌的形式和内容上来说,《萎靡的布鲁斯》对休斯后来的创作无疑起到了路标般的作用。而这种路标式的作用也正是任何一个休斯的喜爱者和研究者不可以忽视的。  相似文献   

3.
从时代背景谈《金瓶梅》作者的创作心态周永祥研究一部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对于把握作者创作心态以及作品所反映出的思想内容至关重要。探讨《金瓶梅》的时代背景,首先应知道它的成书年代,而这又是学术界一直争议颇多的问题。就目前所发现的史料来看,记载较早的详实可...  相似文献   

4.
明初鸿儒龚敩通经博学,传世作品《鹅湖集》六卷是其一生思想和学识的重要体现,文史价值不可忽略。他的诗歌继往开来,与陶渊明、杜甫二人渊源深厚,洋溢着浓郁的文学情采。散文更可作为研究明代政治时况的史料佐证,尤其是他对江西省上饶市民俗风情、地方实事的记载具有重要的史学意义,总体来说能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国史之失和方志之缺。  相似文献   

5.
宗璞的《我生平所最值得回味的事》为《中央周刊》“暑期写作奖金征文”选登作品。以该文作者署名“冯钟璞”为线索,结合宗璞生平及回忆录等史料,可判断该文为宗璞最早发表的作品。此佚作补正了宗璞生平与创作年表错漏的信息,也为现代文学生产中的“教育”和“征文”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案例。宗璞走上创作之路与其在联大附中接受的文学教育密切相关,而现代周刊的“有奖征文”则为作家的正式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生产与传播空间。  相似文献   

6.
高彦休是唐代末年的史学家和小说家,著有《唐阙史》.该书记载了唐代大历年间至乾符年间(766—879)的种种逸事.其著书的目的在于补正史之缺失.其内容虽然含有一定的志怪传奇的部分,但多数仍平实可信,为现代学者研究唐代的政治、思想和社会提供了宝贵史料.其对部分史料所作出的史论也反映出高彦休的历史记述观、史料选取观和史学功用观等史学观念.总结高彦休的史学观对其本身的思想研究和唐代末年的史学观探索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孙诒让作为我国近代著名的朴学大师,在晚清学术界享有极高的声誉。本文主要以他的校勘代表作《札迻》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校勘内容和特点。  相似文献   

8.
从诗歌理论角度而言,通感是一种诗歌表现手法。历朝历代诗歌作品,都一定程度运用了通感创作手法。至中唐时李贺的"讽刺帝王求仙"类诗歌,完美运用通感手法为"讽刺"主题服务,其中以《瑶华乐》、《金铜仙人辞汉歌》、《秦王饮酒》、《拂舞歌辞》为代表,因运用通感手法浑融有道而具有超现实意味,蕴含了李贺诗歌创作的"无意识"。  相似文献   

9.
同名歌曲《在异乡》(In der Fremde)选自舒曼的声乐套曲《艾申多夫歌曲集》(NO.39)又名<歌曲一束>,是舒曼艺术歌曲创作成熟时期的声乐作品,舒曼用音乐敏感地抓住诗歌中复杂的内在情感,展开丰富的艺术想象、表现出深刻的艺术魅力。本文通过对两首同名歌曲二度创作的研究,试图挖掘舒曼在创作中的理念和创作特点,通过对艺术歌曲深层次的理解,结合自身的演唱实践,探讨掌握其歌曲的演唱技巧,把握舒曼艺术歌曲创作特点、音乐风格、情感内涵,以致能够达到准确的诠释。  相似文献   

10.
宋朝诗人喜欢以学问入诗,常会忽视诗歌的特点。严羽对此提出批评,他的《沧浪诗话》以禅入诗,并提出"别材"说、"妙悟"说、"兴趣"说、"气象"说等,揭示诗歌的本质属性、审美特征、创作的直觉心理机制和作品的艺术境界。严羽的诗歌论对纠正宋诗流弊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冰心的《两个家庭》和罗蕙锡的《琼禧》塑造了同时代的女性知识分子的形象。这两部作品在各自国家的女性文学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两部作品创作的出发点、作品的内容以及形式等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本文以平行研究的方法,对两部作品中所描述的女性教育与家庭的关系,以及理想的新女性的形象等方面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2.
《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是翁方纲所写的《四库全书总目》初稿,对于《四库全书总目》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中很大部分是翁方纲所辑录的资料长编,前人未注意到其长编的价值。事实上,长编所载之书名、作者、卷数、序跋、印鉴、版本信息、翁方纲校语等信息对《四库全书总目》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可借以考证作者生平、底本信息、书名流变、书籍流传、内容删改及《四库全书》馆臣之校理意见。  相似文献   

13.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以极其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向我们展示了远古社会的历史风貌,它是中国上古文化一部形象化的历史,是从远古到周代社会的文化积淀。作品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4.
<万历野荻编>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明代史料笔记,收入中华书局<元明史料笔记丛刊>中的点校本存在数量较多的字、词、标点等方面的错误,因此很有对其再进行一番校勘的必要.该文运用陈垣归纳的四种校勘方法,对<万历野获缟>因不明语法或不明词义、或不明典库制度,或不明古书文例造成的错误进行了校勘.  相似文献   

15.
小说《梦珂》是丁玲女性小说的开山之作。长久以来,研究《梦珂》的文章大都侧重作品的结构布局、人物性格、写作背景、思想主旨等方面的考究。本文从词汇角度出发对其创作特色加以探究,并认为这是一部匠心独具的作品。  相似文献   

16.
《夷氛闻记》是研究鸦片战争的第一手史料中较重要的作品,作者梁廷枏是当时广东士绅中热心抵抗外侮并且留意时务的人,书中的反英人入广州城,以及对清朝统治阶级的昏庸腐朽的揭露等内容均体现了他的爱国思想。  相似文献   

17.
卡尔·车尔尼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钢琴练习曲,有编号的共有78本,其中《车尔尼849流畅练习曲》是众多练习曲中具有代表性作品之一。以这套练习曲和声终止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作曲技术理论从其曲式结构、乐句终止、乐段终止及补充部分和声终止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对整部作品乐谱的分析,阐述车尔尼849练习曲中的和声终止的特点及其在练习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斯宾塞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著名诗人,他一生中创作了很多举世瞩目的诗歌作品,分析他的作品可以看出,他的很多作品都体现出一种永恒的主题,这种永恒包括爱情、道德以及诗歌三个方面。本文对斯宾塞诗歌中的创作主题进行分析和解读,旨在加深对斯宾塞诗歌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爱伦·坡的创作意图、写作原则角度,通过对其作品《乌鸦》的分析,解读诗歌中的哥特元素,说明哥特元素不仅存在于小说中,在诗歌当中亦可以分外活跃、表现强烈。爱伦.坡将笔锋探向人的内心世界,给读者带来了莫大的想象空间,引领读者从悲戚中获得启迪、振奋,不断探索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激励人们追求生命的真谛。  相似文献   

20.
"母亲"是中西方传统诗歌中经常涉及的主题。朱英诞作为一名笔耕一生的诗人,三千多首诗作中不乏以"母亲"为主题的作品。本文将选取《追念早逝的母亲》和《怀念母亲》两首"忆母"诗进行赏析,旨在领略朱英诞诗歌的创作特色,以及凝结在诗歌中的思母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