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9 毫秒
1.
财政部近日发布"2012年财政收支情况"显示,2012年全国公共财政支出125712亿元,比上年增长15.1%,文化、教育、科技、医疗、社保等民生重点支出得到切实保障。2012年1-12月累计,教育支出21165亿元,比上年增加4667亿元,增长28.3%;科学技术支出4429亿元,比上年增加601亿元,增长15.7%;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251亿元,比上年增加358亿元,增长18.9%;医疗卫生支  相似文献   

2.
广角要闻     
《广西教育》2011,(30):4+13
教育支出成为我区财政第一大支出本刊讯10年来,广西财政对教育的支出增长了5倍,已经成为我区财政的第一大支出。9月23日,在"全区教育投入和管理暨教育文化项目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自治区财政厅公布了这一信息。据介绍,2001年,我区公共财政的教育支出为62亿元,2010年增加到367亿元,增加了约5倍。在这10年间,全区公共财政教育投入年均增长19.5%,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年均16.7%的涨幅。教育支出已经成为我区公共财政的第一大支出。  相似文献   

3.
利用1994-2010年云南省分税制改革后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在政治集权、财政部分分权的背景下,财政体制对经济增长、居民收入增长、非经济公共品供给的影响,从中可见云南省人均GDP的增长更多依赖于财政大规模的支出来拉动,且省以下的财政支出分权非常有必要.这表明人均GDP增长率提高主要是带动了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长,而与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率呈负相关关系.此外,提高省本级财政收入在全省的收入比例,可以使全省非经济性公共品支出增长显著,说明云南省适合于财政收入集权、财政支出分权模式.  相似文献   

4.
利用统计和计量方法,对1978年-2006年福建省财政支农支出总量、结构和绩效进行分析后发现:支农支出总额在不断增加,但其增长率却赶不上财政收入增长率和财政支出增长率,支农支出在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也呈不断下降之势;生产性支出比重较低而非生产性的事业费支出比重却过高;再加上体制方面的原因,导致支农支出绩效不高.因此,要提高财政支农支出绩效水平,就必须建立稳定的财政支农支出增长机制、优化结构、健全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5.
加大财政支出中民生投入的比重,是近年来国家财政支出的新趋势。然而黔南财政并未紧跟这一时代要求,多年来财政支出中民生投入的比重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计划经济的体制惯性的影响,二是黔南的经济发展水平低,财政力量不足以承担大幅度的民生投入。要改善黔南公共财政的民生投入状况,建议一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压缩投向公有经济单位的基本建设支出;二要转变政府职能,压缩行政管理支出;三是要提高财政收入占地区GDP的比重,以提高财政收入对民生支出的承担能力。  相似文献   

6.
平心而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对教育的投资是尽了很大努力的,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还很落后的国家,做到了教育经费的增长比例,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比例。如1978年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只有76.23亿元,1988年达到了321亿元,十年增长了3.2倍,而同期国家财政收入只增长1.28倍。就我们石门县来看,国拨教育经费已由1978年的253.08万元增加到了1988年的968.33万元,加上地方财政和社会集资,接近1100万元。然而,尽管教育经费年年有所增加,资金不足的矛盾仍然没有缓和,其原因何在?出路在哪里?笔者联系石门的情况进行一番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高校科技发展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和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对科技工作空前重视。全国R&D经费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重越来越大,2003年全国R&D经费总支出为1539.6亿元,比上年增加252.0亿元,增长19.6%,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达到1.31%,为历史最高水平;2003年国家财政科技拨款额达975.5亿元,比上年增加159.3亿元,增长19.5%,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0%。在政策层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即将出台,二期“985工程”全面启动,三期“211工程”也在酝酿之中,…  相似文献   

8.
政府行政支出规模膨胀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从实证和规范分析角度对影响政府行政支出规模膨胀因素的分析,论证了经济增长、财政收入、财政支出、政府规模、政府职能、行政效率等因素对政府行政支出规模的影响,得出经济增长和行政效率与政府行政支出规模负相关、财政收入与行政支出规模正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对体育产业现状以及体育电视传媒在电视转播、广告赞助和增加无形资产三方面对体育产业无可取代的促进作用进行了论证和分析,提出我们需要重视二者的关系,善用电视传媒,让体育产业与体育传媒互为动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声音·数字     
《教育》2007,(11)
数字●95亿元我国将从今年新学年开始,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为此中央财政支出将由上年18亿元增加到95亿元,明年将安排200亿元,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增加支出。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增长,高质量的经济增长离不开财政的大力支持,而财政支持的效果则与财政支出结构紧密相关。在对山东省财政支出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理清山东省财政支出结构及其演变过程,并与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省市的财政支出做对比,发现山东省财政支出存在经济建设类、社会保障类支出偏低,行政管理类支出偏高等问题。利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对上述省市财政支出绩效进行测算,发现山东省财政绩效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北上广等地存在一定差距,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升财政支出绩效。  相似文献   

12.
一、全国教育经费支出的总体水平 1.全国教育经费的投入及其增长 1996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支出2262.34亿元,比1995年的1877.95亿元,增加384.39亿元,增长20.47%;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为1671.70亿元,比上年的1411.52亿元增加260.18亿元,增长18.43%。  相似文献   

13.
《中图法》四版中国财政收入、支出的下位类财政支出,没有与税收作同样的仿分注释;若对财政支出进行仿分,则对外财政援助类目会出现同书异号的现象;财政支出,应包括对外财政援助。该类目设置时还存在着逻辑错误,进行修订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我国1996-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应用单位根和协整理论建立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财政分权对我国初等教育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初等教育生均支出、财政分权和人均GDP3个变量之间存在均衡关系。在这一种长期稳定的关系条件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对我国的初等教育支出有积极影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元,初等教育生均支出将增加0.1663元。而财政支出对初等教育生均支出有负面影响,财政分权程度增加1个百分点,初等教育生均支出将降低0.48元。  相似文献   

15.
1999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如何,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近日发布统计公告,1999年,全国教育经费为3349.04亿元,比上年的2949.06亿元增长13.56%。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城乡教育费附加、企业办中小学支出以及校办产业减免税等项)为2287.18亿元,比上年的2032.45亿元增长12.53%。公告表明,1999年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内教育拨款(不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为1815.76亿元,比上年的1565.59亿元增长15.98%,全国预算内教育拨款增长速度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0.1个百分点。各级教育生均…  相似文献   

16.
一、全国教育经费情况2005年,全国教育经费为8418.84亿元,比上年的7242.60亿元增长16.24%。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拨款、教育费附加、企业办中小学支出以及校办产业减免税等项)为5161.08亿元,比上年的4465.86亿元增长15.57%。  相似文献   

17.
一、全国教育经费情况2000年,全国教育经费为3849.08亿元,比上年的3349.04亿元增长14.93%。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城乡教育费附加、企业办中小学支出以及校办产业减免税等项)为2562.61亿元,比上年的2287.18亿元增长12.04%。  相似文献   

18.
在现阶段,我国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主要定位于财政支出手段,我国应形成以财政支出调节为主、税收调节为辅的财政收入分配调节体系。要充分重视并发挥社会保障支出、教育和培训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等三大手段在缩小收入差距中的作用,建立一系列能提高财政支出调节能力的制度。  相似文献   

19.
信息     
农村义务教育成为中国教育投入重中之重近日,记者从财政部了解到,2007年全国财政预算内教育支出预算6461亿元,比2006年增加1053亿元,增长19.5%,高于全国财政支  相似文献   

20.
11月14日,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发布1999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摘要如下: 一、全国教育经费情况。 1999年,全国教育经费为3349.04亿元,比上年增长13.56%。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城乡教育费附加、企业办中小学支出以及校办产业减免税等项)为2287.1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3%。 二、落实《教育法》规定的“三个增长”情况。 1.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内教育拨款(不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为1815.76亿元,比上年增长15.98%。同年,全国财政收入为11444亿元,比上年增长15.88%,全国预算内教育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