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突破语文教材的束缚,实施“大语文”教学观,构建海量阅读教学课堂.海量阅读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不仅对提升阅读能力、语文素养大有裨益,甚至可以影响他们一生的旅程都充满鸟语花香.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名著导读是引导高中生有效进行海量阅读的知识版块,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营造氛围、指导阅读、搭建平台、结合网络,使其充分散发了迷人的“导”的魅力,让学生们尽情地沉浸在名著的墨香中,推开了嘹望精彩世界的一扇窗户.  相似文献   

2.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是一套母语课程改革的整体解决方案,其颠覆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实验要求教师精讲少讲,把课堂学习时间还给学生,实质是要达成"课内阅读、自主阅读、海量阅读"。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目标是简简单单教语文、轻轻松松学语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需要我们用"不简单"的方式去做许多"简单"的事。参与这项实验后,我们经过集体讨论,初步确定了"全方位、多视角"的海量阅读方案,内容上设四条线:课本阅读线、"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阅读线、名著阅读线、报刊时文阅读线;形式上有四个共读板块: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教师与家长共读、教师全员共读。  相似文献   

4.
李文艳 《考试周刊》2013,(44):27-27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海量阅读,是语文素养能健康、协调发展的坦途大道。儿童通过一本又一本书籍的阅读,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养成阅读的习惯,于牛食鲸吞中积淀文化。怎样抓好学生的海量阅读呢?应在阅读时间、阅读兴趣、教师批注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5.
<正>语文学习水平的进步向来与书籍密不可分,但在书库浩如烟海的信息时代,“学富五车”的广延性与必要性意味着,如何阅读、如何选择合适的书目已经成为值得教师们探寻的难题。笔者认为,使用海量阅读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有助于更为深入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语言应用能力,促进其综合阅读素养的提升。海量阅读并不是盲目地脱离教材而仅阅读课外书籍,  相似文献   

6.
阅读作为一种最美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力。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呈"爆炸式"增长,大量教学资源充斥着教师和学生的眼球,海量阅读成为一个新的教学研究课题。本文立足小学语文教学,浅谈海量阅读的具体教学措施与阅读素养的提升,实现阅读教学的多元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7.
海量阅读离不开语文教学,离不开教师和学生,要依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海量阅读纳入语文课程计划,使课外阅读课内进行,真正使海量阅读有效实施,为师生共同提升语文素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关注我刊的朋友,应该对“韩兴娥”这个名字不陌生,去年第11、12期,今年第3期刊载了她“两周学完一本教材“的个性化教学方法,“精博结合,大量诵读”的海量阅读实践与“举十反一”的母语习得之道。她对“一年一本书的正常教学进度”的大胆突破确实令人瞠目结舌,而她的学生表达、阅读和写作水平之高更令人吃惊(我刊将选登她的课堂实录和学生习作,敬请关注),她醉心读书、享受课堂的幸福教育人生,还在困惑“到底怎么教语文”并为分数和种种考评而忙碌的一线教师也许会纳闷:相貌平常、衣着朴素、不擅言辞的韩老师是如何蹬出她不可复制的快乐成长之路的?一起听听她朴实无华的成长自述吧。  相似文献   

9.
<正>现在初中学生最大的弊病就是不读书,读书少。很多学生一个学期只读一本语文教材,大部分时间泡在题海中,无休止地做题训练,迎接中考。语文教学必须改变长期以来教师挖地三尺分析课文的观念,扭转学生只学教材读书少的局面。2017年全国七年级学生统一使用统编语文教材,统编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提出一课一得、"1+X"阅读、"连滚带爬"阅读、"海量阅读"等教学策略。这些策略无疑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开出了一剂良  相似文献   

10.
徐爱莲 《现代语文》2013,(12):129-130
新课程下的名著阅读教学有两种极端的做法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一种是重“读”轻“讲”,一种是重“讲”轻“读”。重“读”轻“讲”是指教师只要求学生阅读哪部名著,至于该如何阅读,需达到一个怎样的目标,一概不做出具体明示,学生只是囫囵吞枣地阅读,读完了事。重“讲”轻“读”是指教师代替学生的阅读,把名著的相关资料发下,如整理好的故事梗概,历来中考中常见的题目及答案,至于学生是否真正沉心阅读,名著到底给学生带来怎样的感悟,教者并没有关注。这两种倾向都不利于学生拓展课外知识、提升语文素养。那么,我们的名著阅读课该教什么,又该如何教呢?  相似文献   

11.
郑碧莲 《教学随笔》2015,(6):153-154
"没有坚实的塔基,就没有金字塔最后的塔尖"。阅读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能靠捷径一步登天的,是要扎扎实实地深入做到。那在时间上,内容上如何保证呢?韩兴娥老师的"课内海量阅读"给我的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特好的范例。我们语文的教与学应该怎样将阅读进行有机地结合呢?在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让我的学生按照课内+课外"海量阅读"的模式同步进行,为提高学生的情感水平与人文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翁丽雯 《考试周刊》2011,(88):40-40
名著阅读作为高考的一项考查内容出现在高考试卷中,有人说它加重了名著阅读的功利化,是快餐文化的有力推手;也有人说这是让现代人回归名著的一大契机。 “名著导读”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的新增栏目和重要栏目,与“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并列而成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通过必修课的学习,学生要“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  相似文献   

13.
王林 《语文学习》2020,(4):10-14
“整本书阅读”是近来语文教学研究中的一个热词,但细究起来,作为“整本书阅读”的概念在九十七年前就已形成。1923年叶绍钧起草的《新学制课程标准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里就提出:“略读整部的名著(由教师指定数种),参用笔记,求得其大意;大半由学生自修,一部分在上课时讨论”,并开列了《西游记》《三国志演义》《天方夜谭》等书目;同年,由胡适起草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高级中学公共必修的国语课程纲要》中也提到:“读书分精读与略读两种,都用已经整理过的名著,学生自己研究;略读的书,但求了解欣赏书中大体;精读的书,则须有详细的了解,并应注重文学的技术。上课时,由教员与学生讨论答问”,他也开列了《水浒传》《儒林外史》《镜花缘》等阅读书目。  相似文献   

14.
"名著推荐与阅读"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极富创造的设计,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科学理念。编者给学生留足自主探索和创造性学习的空间,也把教学的主动权有意识的交给一线教师。部分教者不能正确领会教材意图,或阐讲太多或干脆放羊,使得这块“自留地”不能充分发挥它应有的效能。鉴于此,笔者认为应紧握住以下几个环节做好名著的推荐与阅读。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名著阅读的地位也不断上升,逐渐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本文针对初中语文名著阅读进行了讨论,对开展名著阅读的策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学习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促使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鉴赏文学作品。一般来说,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目标都比较清晰,涉及的内容也十分丰富。语文教师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充当引导者,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灵活使用阅读技巧,促进学生展开个性化阅读。名著阅读是"整本书阅读"的一种形式。"整本书阅读"成为新语文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笔者以统编版初中语文名著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平台,积极探讨指导初中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正>《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对初中生课外阅读文学名著作出了规定,并对初中生名著阅读的总量有了明确要求,列出了课外阅读推荐篇目。可见,名著阅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引导学生热爱文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指导孩子会读名著,乐读名著,品读名著。一、让学生走进文学世界,激发阅读兴趣,感受美1.每周开设读书活动课。将名著阅读内容以特殊课  相似文献   

18.
林文锋 《教师》2020,(4):25-26
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不单单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技能,即听说读写,还要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以及精神境界有所提升。由于经典名著可以端正学生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满足于大众群体涵养及品味的精神食粮,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阅读经典名著,感知名著中对各个情节的把控和对故事人物性格特点的塑造,从而使得学生的精神追求有所提升,文化素养逐渐增强。文章阐述了名著阅读的教学具体流程,包括设计导读课、精读课、研读课、展示课的方式,强化学生名著阅读的理解,帮助学生深入名著阅读。同时,提出了名著阅读的教学实践方式,包括参读法、美读法、比读法、议读法,提升名著阅读能力,启发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19.
章小英 《学苑教育》2024,(10):34-36
名著阅读的指导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难题。项目化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名著阅读。项目化学习就是一种具有自主性和实践性的学习方式,其理念符合语文课程的理念。作为一种“做中学”的学习方式,项目化学习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探索性等特点,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在复杂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作为实践的主体,通过丰富具体的活动,能主动地进行思考、合作、探究,提高名著阅读的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20.
<正>阅读名著是激发学生语文潜能的手段,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一大途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第四学段(7—9年级)应设置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本文以古典名著《西游记》为例,从“阅读前的计划与组织”“阅读中的跟进与发现”“阅读后的总结与分享”三个任务环节来探究名著阅读任务群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