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儒家的传统观念认为,人之为人的根本是德性,而德性的萌发和教化始自家庭,家庭是人伦关系的基石。从这一视角来看,由于缺乏健全的家庭人伦关系,由无性生殖的克隆人往往无法形成确定的自我角色认同,这势必会影响其道德情感和道德观念的培育,最终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克隆人技术对儒家传统伦理秩序的深层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家庭是结构形式和人伦关系的复合体。从外部看,家庭是基于不同性别,通过婚姻缔结而成的结构单位。从内部看,家庭是以血缘为纽带,由人伦关系维系的结构单位。从家庭视角来看,英语句子的成立标准也具有双重性,受句法结构和语法伦理双重制约。从形式看,英语句子是基于不同词性,通过主谓共现而建构的结构单位;从内部看,英语句子遵循"一致关系"这个语法伦理规约。  相似文献   

3.
结合中国传统道德原则和规范,分析了西拉斯·马南人生中三次重要事件的原因和结果,指出了建立和谐的人伦关系,对维护家庭和睦和社会安定产生着积极深远的影响,爱别人的人才能长久地得到别人的爱。  相似文献   

4.
<尚书>有今文、古文之争,就家庭伦理而言,今文、古文<尚书>表述了基本一致的思想.其内容论及亲子、兄弟等人伦关系,并把"孝"、"友"连称,使家庭伦理与国家政治法律紧密结合,初步奠定了儒家家庭伦理的核心内容.它是儒家传统家庭伦理思想的重要源头.  相似文献   

5.
行政法原则在行政执法实践和司法审判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而行政判例中则蕴含着丰富的行政法原则。以梁宝富案关于合法性审查和保护诉权及赖恒安案关于成熟原则的行政判例为例来看,通过行政判例来运用、发展、创制行政法原则,对于推进我国行政法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白居易是唐代仅次于李白、杜甫的伟大诗人,其文学遗产之丰厚高居唐人之冠,其思想儒、释、道杂糅。儒家倡导"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对于白居易来说,"兼济天下"始终是其为人、为官、为学的根基。诚然,不可否认,在不同时期白居易,"兼济"思想虽有过起伏变化,但终其一生,"兼济"思想始终是其人生的底色。因此他能够成为中唐时期深受百姓爱戴的好官,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  相似文献   

7.
自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提出后,社会各界都积极参与到其构建之中,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组成单元之一,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塑造与建设良好和谐的家庭人伦关系,同样也对传承发扬中华传统美德也起着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美国判例教学看我国案例教学的深层次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美国判例教学及其评价美国大学的法律教育与世界大多数其它国家相比,其职业性十分强烈。学习法律的学生通常是读了三年大学有时最大学毕业之后才进入法学院(现在约有一半的学院要通过全国性的考试来测验学生学习法律的能力人在法律职业训练的三年期间,学生接受的是美国那种特殊的教学方法即判例教学法。判例教学法是哈佛法学院查理斯菲尔·哥伦布·朗代尔教授在教学过程创造出来的判例分析教学法。朗代尔教授把法律规为一种科学,而把判例视为一种将在判例中引导法律原则的归纳过程的经验性资料。他认为要想精通法律的基本原则,最简…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蒙学经典是童蒙养正的好教材。它们不仅知识性强、易学易记,还十分有利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经典皆依自然之道和人伦关系而成,故能帮人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人与自我身心之间的关系。不仅适应于古代和未来,更适应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  相似文献   

10.
现代研究者大都认为白居易《花非花》一诗具有朦胧的色彩 ,对其评价歧见甚多。其实该诗并不朦胧。白居易中年以后仕途坎坷、家庭生活屡受打击 ,晚年又参悟佛理。故从佛学入手 ,对照诗人的身逢经历 ,可以发现白居易反映思想感情的独特色度和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的传统家庭非常重视人伦;家庭里人伦关系有父子、兄弟和夫妇三种,这三种人伦的地位、关系、相处各有特征,讲求的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只有这样,家庭才会和谐兴旺乃至发达。  相似文献   

12.
最密切联系原则作为源于英美国家司法判例的一项国际私法制度,其产生、存在和发展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根源。本文从分析最密切联系原则的产生入手,对最密切联系原则在各国的具体运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两大法系对自由裁量权的限制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在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时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几类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诗道崩坏”是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诗学命题。在易所谓“诗道崩坏”即儒家“六义”诗学传统的崩坏,特别是“风(讽)的骨坏,其突出表现是采诗罐的废弃不用。白居易试图对业已“崩坏”的儒家诗道进行救扶,但最终救扶不起。  相似文献   

14.
"洒扫应对进退"是中国传统儒学教育思想精髓之一.其教育思想从最初隐晦的立场坚定,发展到鲜明的礼教主张,继而后期扩展的经世致用.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该观念应被赋予新的内涵:学养勤勉的生活方式、应对真实的人伦关系、体悟中庸的文化之道.在生活教育的躬身践行中定立身之本,习处事之道,明选择之机.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白居易闲适诗进行的统计和研究分析,揭示了白居易闲适精神的深层涵义,并指出在面临穷通与生死这样的人生问题时,白居易以一种通达的宗教态度.栖心于佛道之中寻找精神解脱的方式,调和三教,从而形成了其闲适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6.
秦汉时期是判例法的发展时期,其判例适用的方法形式多样,既有简单的援引比附,又有形式推理和实质推理的运用。判例的运用补充了法律空白、丰富了法学理论、促进了律学的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但由于在适用判例时技术方面的不足,没有处理好成文法和判例法的关系,不可避免的带来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丽 《柳州师专学报》2011,26(2):25-27,82
王维和白居易同为隐士,却由于家庭背景、人生阅历及价值观念等因素的不同走出了不同的隐逸之路。从隐居动因的差异看,王维厌倦官场,白居易属于权变之术;从隐居的方式看,王维注重大隐,白居易倡导中隐;从隐居后的诗歌看,王维风格偏重田园,白居易钟情闲适。  相似文献   

18.
美国反垃圾信息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是垃圾邮件的发源地和垃圾信息问题最严重的国家。第一个反垃圾信息判例、第一部反垃圾信息成文法都产生于美国,其垃圾信息法律策略具有代表性和可借鉴性。本文从判例、成文规范和宪法原则等多个角度对美国反垃圾信息法作整体介绍和评析,为中国搭建反垃圾信息法律架构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论伦理——伦理概念与伦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伦理”的本义是指人伦关系及其内蕴的条理、道理和规则。伦理是与物理与事理相区别的情理。发现、认识人伦关系中所蕴含的道理,从古往今来无数个体的情感发用中发现普遍认同的情感,“必推其情至于无撼”,并把这种普遍认同的、无撼的情感作为“中道”或伦理的规则以裁量、规范个体或过或不及的情感,以指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而达到人伦关系的和顺及人伦秩序的稳定与和谐,就成为一个专门的学问,这就是本义上的“伦理学”。在西方,“伦理”和“道德”区分不如中国那样细致,故伦理学与道德哲学基本上可以通用。这种广义伦理学把伦理学定义为关于道德的学问。伦理学知识是面向大众生活的,具有理想性、历史传承性、可普适性和知行统一性。伦理学的研究者,同时也应该是他所欣赏的伦理生活方式的忠诚的实践者。  相似文献   

20.
白居易曾先后担任翰林学士、知制诰、中书舍人等要职,在其代皇权制作的12道翰林制诏与中书制诰中,不仅反映出唐王朝所具有的国际地位,且展现了唐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交往中及所奉行的外交政策,即众国仰承的国际地位,睦邻是务的对外政策,慰问加官的交往礼数,捍卫权益的外交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