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所谓自我教育能力,是指受教育依靠主观能动性,按照社会目标,有意识有目的的对自己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进行转化控制的能力。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是一个以自我认识为基础,以自我要求为开端,以自我完善为目的,循环往复,螺旋式前进的过程,所以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显然离不开学生的知识、技能、心理等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学生的自我教育是一个不断将自己作为教育对象,有目的地规范自己的言行,完善自己的人格的过程,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控制、自我调适的过程。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我紧紧抓住中学生自我教育愿望强烈的心理,对学生激之自教、导之自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管班”为“带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一、抓教育契机,促使学生自我激发   自我激发是自我教育的一种内在动力,需要教师找激发点,给以恰如其分的引导和点拨。长期的教育实践,使我认识到能否激起学生的动力的一系列教育设计是关键。于是,在工作中…  相似文献   

3.
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校在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我们根据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德育目标的要求,把指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办事、学会学习、学会健体”确定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并规划了实现这一目标的三条途径:一是对全体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指导课,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教育,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培养他们具有初步的道德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二是对有心理健康发展障碍或心理疾患的学生通过心理咨询,有针对性进行心理辅导和矫冶;三是营造外部教育环境,办好家…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所谓自我教育,就是用一定的尺度来衡量自己”。学校教育最终只有转变为学生的内在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时,才能取得真正的、积极的效果。   从去年开始,我校一直在开展以“利用三辰影库构建愉快的学习环境,提高小学生德育素质”为课题的电影实验。在实验中,我们以电影为载体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发现效果较好,以下是我们的几点做法。   一 凭借影片内容,提高道德认识,实现自我评价   各种道德品质的形成都是以道德认识为基础的,无论良好道德品质的塑造,…  相似文献   

5.
“努力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在传统教育中,班主任是“超级保姆”,对学生实行的是全方位的监护,“老师说了算,学生围着老师团团转”。这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了充分体现班级管理中的民主性,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自我教育的能力,把自我教育的权利还给学生,近年来,我在班级管理中高举民主大旗,启动班级管理的激励机制,努力把自我教育的权利还给学生。结成小组,互相帮助由于年龄的限制,小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不强。怎样把抽象的德育内容内化为他们实在的自觉行动,实现自我管理?结成小组,互相帮助…  相似文献   

6.
综合实践活动与自我教育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综合实践活动的最大功能和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案时,应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使活动更具有开放性,始终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置于优先考虑的地位。活动的内容应全面体现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并使三者形成统一整体。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六个学会”的范围内自由选题,对自己的心理世界进行自主合作探索,使学生逐步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即正确地认识自我、激励自我和调控自我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教育最终目标是让受教育者形成自我教育能力。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老师对学生教育的水平体现。为有效地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应把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着力点,通过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能力、自我反省能力、自我激励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自我践行能力,不断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8.
不须扬鞭自奋蹄——浅谈对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一种真正的教育。”道德教育的最高目标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只有当学生将道德准则变成个人的自我追求,并在道德实践中获得亲身体验时,这些道德准则才会转化成学生的个人信念,才能真正成为自身的精神财富。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呢?笔者认为主要靠以下几方面来实现:一、爱护学生的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自我教育需要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他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对粗暴习以为常,只对强有力的语言、喊叫和强制才有所反应,那就根本谈不上自我教育。从这里…  相似文献   

9.
如何在班集体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呢?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困扰着班主任.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差,分辨是非的能力弱等,他们不能很好地把宏观的现象客观地体现出来,在现实中就无法形成自我认识的能力.那么如何在班集体中从多个方面让学生正确地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呢?我通过自己几年来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0.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青少年主体意识增强。然而,青少年自身存在的自我评价障碍、意志薄弱、人格障碍、挫折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决定德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工作的重点。传统德育的主要方式是正面灌输和机械训练,逐步发展成规范养成和能力培养。而德育的最佳方式应该是学生的自我教育。只有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使教育成为学生的自我需求,才能使我们社会的道德要求真正内化为学生的内在道德素质。作为德育工作者,要充分相信学生在道德认识、道德判断、道德行动上具有一定的水准,在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道德潜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健全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