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今,学校时尚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学会生存”、“发展为重”,而这些理念的核心就是要适应未来的发展需要,让中华的优秀传统美德在每一个人身上发扬光大。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更应该明确的是: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当前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现状迫切需要加强中华美德教育。那么在学校的教育中,如何把中华美德教育有机的同学校教育结合在一起呢?笔者认为要把握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正>做一个轻松的班主任并不难,班主任在实行班级管理中要讲究艺术和方法,要创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熏陶学生思想,推动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以下是我从事班主任工作以来的见解。一、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在德育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如学习《弟子规》《论语》《三字经》等经典书籍,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而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美德、良好的风范、高雅的情趣、坚韧的意志。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在平时的主题班会上开展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礼仪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2012,(4):74-F0004
近年来,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在“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快乐教育理念”指导下,开设了德育校本课程——《美德在我心》,目的是唤醒和加强学生们的内在美德,培养学生的文明生活方式,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学校通过益智健体的活动、动听的音乐、励志的格言和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让他们在快乐的体验中培养美德。  相似文献   

4.
《教育》2008,(8):F0003-F0003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弘扬中华美德,对弘扬和培育良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学校是教育的根据地,是对青少年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对学生进行中华美德教育的主阵地,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相似文献   

5.
贺金莲  郑洁 《湖北教育》2009,(12):45-45
宜昌市西陵区刘家大堰小学是一所充满浓郁古典气息的学校,该校以“中华美德教育”为特色。倾力打造美德校园,既形成了独有韵味的校园文化,又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贯彻党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和谐发展的战略思想,结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同意课堂内外杂志社于2005年8月至2006年7月在全国大中小学生中举办“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学校——从我做起”主题教育活动,具体到小学生为“我是和谐学校小主人”,中学生是“我为和谐学校做奉献”,大学生是“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  相似文献   

7.
《教育》2009,(10):F0003-F0003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弘扬中华美德,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学校是教育的根据地,是对青少年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对学生进行中华美德教育的主阵地,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教育》2009,(5):F0003-F0003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酌优秀道德遗产。弘扬中华美德,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学校是教育的根据地,是对青少年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对学生进行中华美德教育的主阵地,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教育》2009,(9):64-64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弘扬中华美德,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学校是教育的根据地,是对青少年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对学生进行中华美德教育的主阵地,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教育》2009,(7):F0003-F0003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弘扬中华美德,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构现实意义。学校是教育的根据地,是对青少年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对学生进行中华美德教育的主阵地,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教育》2009,(2):F0003-F0003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弘扬中华美德,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学校是教育的根据地,是对青少年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对学生进行中华美德教育的主阵地,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教育》2009,(3):F0003-F0003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弘扬中华美德,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学校是教育的根据地,是对青少年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对学生进行中华美德教育的主阵地,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教育》2008,(11):F0003-F0003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弘扬中华美德,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学校是教育的根据地,是对青少年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丰渠道,是对学生进行中华美德教育的主阵地,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相似文献   

14.
《教育》2009,(1):F0003-F0003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弘扬中华美德,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学校是教育的根据地,是对青少年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对学生进行中华美德教育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5.
《教育》2008,(6):F0002-F0002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弘扬中华美德,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学校是教育的根据地,是对青少年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对学生进行中华美德教育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6.
《教育》2009,(6):F0003-F0003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弘扬中华美德,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一大的现实意义。学校是教育的根据地,是对青少年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对学生进行中华美德教育的主阵地,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殿卿 《中国德育》2006,1(7):42-46
从中华传统美德当中选出“忠、孝、诚、信、礼、义、廉、耻”八德,在内涵上进行现代转化,依次建构中华美德教育内容的新体系,并在学校德育实践中创建学校、家庭、社区“三维互动”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8.
苏然 《教育》2008,(2):33-33
给父母端一杯水,见到老师问一声好,这些点点滴滴的事情虽小,却是开展美德教育的基点所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教育学会于2007年初开展的“民族地区中小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效性实验研究”课题,便是从这些小事入手,对学生们开展美德教育的。在此次科研兴校研讨会上,翁牛特旗教育学会副秘书长王为民接受了《教育》旬刊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19.
最近,学校给我们推荐好书了,它便是《中华美德》。一拿到书,我便如饥似渴地读起来。这时,我才知道了《中华美德》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20.
按照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在中小学校开展“弘扬中华美德争当现代公民”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的通知》(广东省教育厅粤教思(2006)2号文)的要求,广东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处、广东教育杂志社组织了我省中小学校开展“弘扬中华美德争当现代公民”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并编辑出版了《中小学生争当现代公民知识读本》作为该活动的参考用书。主题活动以道德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内容包括:(一)广东省中小学生“争当现代公民”知识竞赛活动;(二)广东省中小学生“争当现代公民”手抄报大赛;(兰)广东省中小学生漫画大赛;(四)广东省中小学“现代公民教育”活动课方案评比活动。主题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少年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习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有助于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知书达理的现代公民。该竞赛活动自开展以来,来自我省各地的中小学生踊跃参加,反响强烈。有些学校组织了全校学生参加了比赛,有很多读者来信来电了解该活动的各个细节要求。这次活动组委会一共收集到6万多份教师和学生作品,其中:(一)广东省中小学生“争当现代公民”知识竞赛活动答题卡48190份;(二)广东省中小学生“争当现代公民”手抄报6027份;(三)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