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音乐活动中运用图谱,不仅能让幼儿用耳朵去聆听,更能让幼儿用视觉去参与,用手势去表示,用头脑去思考,用心灵去感悟.从而实现对音乐美的多感官感知,促使幼儿能多角度地获得对歌曲或乐曲美得丰富经验.图与谱的有机结合将音乐化为视觉形象,让幼儿从中理解和形象地把握音乐的性质、结构等,提高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的韵律活动是幼儿运用身体来进行的一种游戏活动,是幼儿运用身体来进行的艺术造型活动,通过创造性的身体艺术造型活动来发展幼儿的艺术表现力,让幼儿学会更好地使用身体动作来发展感知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根据《指南》的精神,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韵律活动中要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音乐,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音乐。  相似文献   

3.
<正>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漂亮的种子。正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所说: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他们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以指南为指导的艺术教育,无论是目标的提出还是教育建议的细化,都对我园创设班级音乐区起了非常重要的引导和启发作用,给我们的音乐教学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长点,更好地  相似文献   

4.
民间音乐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教育学、心理学、艺术教育理论,通过歌谣、儿童歌曲、说唱、锣鼓、律动、游戏等民间音乐形式对幼儿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的民间教育形式上,民间音乐最容易走进幼儿的心灵,最容易为幼儿所接受和理解,也最容易引起幼儿的共鸣。 我们利用健康的、优秀的民间音乐作为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向孩子们展示中华民族优秀的民间音乐文化。在适应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前提下,发挥幼儿的潜在音乐才能,用节奏鲜明的歌曲、乐曲及优美的舞蹈来培养幼儿感知音乐美、理解音乐美的…  相似文献   

5.
幼儿初步接触音乐,他们对音乐的认识充满好奇,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幼儿学会聆听,引导幼儿用形象的语言表达歌曲,并且要学会正确的发声方法,这样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有情、有趣的环境,然后引导让他们用简单的动作表现出自己的情绪,用心去感受音乐、表达情感,带着一颗好奇、纯真的心,快乐、自信地走进艺术的殿堂。  相似文献   

6.
热爱音乐是儿童的天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如何更好地发挥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我们每位教师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  相似文献   

7.
李华 《甘肃教育》2009,(20):39-39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通过有组织的声音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形象、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所以音乐又叫情感艺术。实践证明。用音乐教育幼儿.能培养幼儿的性格,净化幼儿的心灵,升华幼儿的情感,启迪幼儿的智慧,陶冶幼儿高尚的情操。  相似文献   

8.
国家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贯穿并渗透于音乐艺术教育全过程的审美体验,是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核心目标,它与近一个世纪以来在世界备受推崇、颇具影响力的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的本质内涵深度契合。借鉴并运用奥尔夫教育理念和方法指导幼儿音乐教学,对于引导幼儿感受体验美,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幼儿园音乐教育主要是通过歌唱、韵律活动、音乐游戏、乐器演奏和音乐欣赏等形式进行。而农村的一些幼儿园,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硬件设施差,如何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进行音乐教学活动,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发挥主动性,  相似文献   

10.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音乐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利用巧妙的手段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在音乐鉴赏活动中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应竭尽所能帮助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音乐世界中隐藏的美好。本文主要分析创造性教育思想的内涵,解读创造性教育思想的内在价值,研究如何利用尊重个体差异、抓住心理特点、鼓励自编自演、尝试乐器演奏、坚持家园共育等方式,将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性教育思想融入幼儿音乐教育领域。  相似文献   

11.
正编者按:通过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许多教师已经了解到"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但将此理念运用于教学时,不少教师却不知从何做起。以音乐活动为例,教师们容易纠结于音乐技巧的把握,而被教会幼儿唱一首歌或跳一支舞的目标所禁锢,使得音乐活动枯燥无味。既然艺术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那么幼儿是否能准确演唱一首歌或跳对一支舞就不成为艺术表现的唯一目标,教师应大胆地去改革教学的模式,以幼儿为本,激发幼儿的艺术潜能,支持、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本沙龙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艺术是实施教育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对幼儿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是人们表达情感、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音乐活动也是艺术教育的一部分。人们说每个孩子都是会唱歌的天使,教师应该让孩子们用唱歌的方式将爱洒满人间。幼儿园时期也是孩子们各项能力学习飞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如果让孩子们打好音乐基础,对其以后的音乐之路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3.
幼儿舞蹈作为幼儿音乐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事幼儿舞蹈教育的工作者应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激发孩童对舞蹈艺术的兴趣,为他们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和快乐的舞蹈世界,让他们在舞蹈中得到快乐,享受美感。  相似文献   

14.
胡雨心教授以独特的实验绘画方法进行幼儿美术教育,启发和诱导孩子“用充满感情的艺术美”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纯真美好的心灵去感受世界,用稚嫩可爱的手法创作一幅幅极具想象力、独创性,充满生活活力、无拘无束、超凡脱俗的儿童画。胡教授说,美术教育“关键是拓展孩子们的创造能力”从这一期起,我们特邀胡教授举办“幼儿绘画讲座”,希望读都能从中获得启发  相似文献   

15.
不必掩饰自己有一次,我教幼儿舞蹈《小鸭子》,正当自己认认真真举手翘腕,蹲着马步学鸭子样摇摇摆摆地走动时,突然,推门进来一位家长。我下意识地赶紧收回动作,为了掩饰自己,就匆忙去指导幼儿。但我发现刚才那些仔细模仿的小朋友都停了下来,盯着我,好像还在等待着什么。我心理不觉一怔,自感此时我失去的不是“面子”,而是那满怀激情的几十颗小心灵以及一次与孩子们共同创造美的机会。在音乐教学中发展幼儿想象音乐是一门象征性的艺术,它所表达的内容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在幼儿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应引导他们用视觉、听觉等多种…  相似文献   

16.
程英 《福建教育》2014,(7):55-59
通过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许多教师已经了解到“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但将此理念运用于教学时,不少教师却不知从何做起。以音乐活动为例,教师们容易纠结于音乐技巧的把握,而被教会幼儿唱一首歌或跳一支舞的目标所禁锢,使得音乐活动枯燥无味。既然艺术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那么幼儿是否能准确演唱一首歌或跳对一支舞就不成为艺术表现的唯一目标,教师应大胆地去改革教学的模式,以幼儿为本,激发幼儿的艺术潜能,支持、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关,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本沙龙通过《以幼儿为本,有效支持幼儿对音乐的审美体验与创意表现》一文,细述音乐活动的诉求和具体实施策略,并通过小班亲子音乐活动“爸爸去哪儿”、中班韵律活动“冒险岛之旅”、大班音乐活动“狐狸和母鸡”的案例及评析,详细而明了地呈现音乐活动的应有面貌,希望对教师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自主性是自我表达的灵魂,是幼儿艺术创新之魂。幼儿音乐教育是用音乐打动和熏陶幼儿的心灵,是"审美""快乐"的,将引领幼儿进入美妙的音乐境界,插上想象的翅膀,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方式表现自己的体验与感受。世界著名的儿童音乐教育家  相似文献   

18.
杜春兰 《考试周刊》2013,(8):195-195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让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这是将幼儿艺术教育放在对幼儿情感教育的重要位置。究其原因也不难理解,因为让孩子们在愉快心情的陪伴下去学习、去活动,从而享受快乐,体验学习的乐趣,这是开展幼儿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就在幼儿教育中实施音乐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教师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教育建议。其中,艺术领域的教学目标主要围绕了发展与培养幼儿对美的事物的感受欣赏和表现创造的能力展开。从福州的传统文化中挖掘孩子们感兴趣的本土音乐教材,以原创节奏活动《福州小吃》为载体,开发幼儿喜欢的福州话音乐,引导幼儿用肢体、节奏、福州话去感受和发现本土文化的美,用孩子喜欢的节奏类型去表现和创作不同节奏的福州方言,同时让其体验到同伴间合作创编节奏的快乐,激发幼儿爱说家乡话、爱家乡的情感。  相似文献   

20.
在常人看来,文学与幼儿的距离应该是非常遥远的。但认真回忆一下,孩子们的种种表现,实实在在就是一种文学,甚至文学就在孩子的生活里和心灵世界里。只要老师用心灵去感受、用心灵去传递,就一定能让孩子在亲近母语的时候,亲近由母语编织起来的美好的文学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