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考纲解读]如果把文章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单纯的叙述只能勾勒大树的枝干;在叙述的基础上加入生动的描写,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才会是枝繁叶茂、  相似文献   

2.
教师在培养学生作文的过程中,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不断丰富作文的教学形式,因材施教。生活积累如土壤,语言积累似根基,有了肥沃的土壤和发达的根基,语文这棵大树才能枝繁叶茂,作文才能"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聆听了许多关于新课程标准解读的讲座,观摩和实践了许多新课程理念下的"公开课"。教师们或多或少地将新理念融入到教学中,特别是"学科综合"理念的提出,更是丰富了语文课堂的知识容量,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惊喜的变化,使得语文这棵"大树"更加"枝繁叶茂"。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语文3年级下册7单元特产之综合性学习。教学片段:师:同学们,你们看黑板上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它是一棵奇异的语文能力树,上面结满了累累硕果,有——  相似文献   

5.
把根留住     
高慧 《儿童音乐》2010,(7):66-69
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聆听了许多关于新课程标准解读的讲座,观摩和实践了许多新理念下的“公开课”。教师们或多或少地将新理念融入到教学中,特别是“学科综合”理念的提出,更是丰富了音乐课堂的知识容量,给音乐教学带来了惊喜的变化,使得音乐这棵“大树”更加“枝繁叶茂”。  相似文献   

6.
[考纲解读]如果把文章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单纯的记叙只能勾勒大树的枝干;在记叙的基础上加入生动的描写,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棵大树才会枝繁叶茂、生机勃勃。从2006年高考作文情况看,“丰富”依然是大部分考生难以跨越的一道“门槛”。《考试大纲》“发展等级”在“丰富”这一评分标准下,有三个评分点: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材料丰富”是指在作文中大量运用能够有力表现和说明中心的  相似文献   

7.
康艳玲 《考试周刊》2010,(57):41-41
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美读文本,在关注学生的同时,也依据文本提供的信息或材料去美读文本,然后达到深层次正确解读文本的目的。只有深入解读文本,才能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有新意的教法,才能让语文教学实现有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简化的教学过程,精炼的教学语言可以使课堂教学更高效。一、高瞻远瞩,教学目标简明教师在实施教学任务前必须有目标意识。目标就是要求,目标就是方向,使教学目标简明是教师应考虑的首要问题。我们往往面对这样的难题,语文教材中每一个文本都蕴含丰富,从语言内容、语言形式到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揭示的哲理思维,文本是一棵枝繁叶茂的"信息大树"。对此,我们往往无所适从,不知道要教什么,看看这段,好,看看那段,也好!于是从头到尾,蜻  相似文献   

9.
文本解读 本篇课文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一只鸟儿和一棵大树之间的美好友谊。鸟儿和大树是一对好朋友,鸟儿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冬天快要到了,鸟儿要飞回南方去了。  相似文献   

10.
如果把语文比作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字词就是装点大树的枝叶;如果把语文比作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厦,字词就是建筑大厦的砖瓦;如果把语文比作姹紫嫣红的花园,字词就是馥郁芬芳的花朵.所以作为一线教师,不能忽视字词的教学.  相似文献   

11.
读吴非的书,我常常会想到一棵树,一棵大树。大树深深地扎根于泥土,他所秉持的也只不过是些"常识";大树挺直了腰杆,向着太阳生长,他也谨守着知识分子的尊严,"不跪着教书";大树枝繁叶茂,为路人遮风挡雨,  相似文献   

12.
正有人说,童心如溪,清澈见底;有人说,童心如玉,晶莹剔透;我说,童心若蕾,花瓣层层包裹,很难见其"芯"。那么,要让花蕾绽放,需要些什么呢?最近,我在教室的一角设置了一个专栏——梦想树。画面上是一棵枝壮叶茂繁花朵朵的大树,每片树叶都是心形的。我打算让孩子们把自己的梦想贴在树叶和花朵上:要想让自己的梦想像大树一样枝繁叶茂,花团锦簇,就需要每天一点一滴地努力,才能让自己成为一棵大树。  相似文献   

13.
<正>众所周知,一个人作文能力的形成涉及很多方面的因素。因此,作文教学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然而,一个人作文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语文能力的强弱。作文教学就像一棵巨大的榕树把根须伸向语文教学的各个领域。到底从何处入手,让作文教学这棵大树枝繁叶茂,是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案例]人教版第二册<两只鸟蛋>教学片断: 黑板上画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树权上摆上了椭圆形的卡片.生字的学习已进入巩固阶段,教师的话语充满感染力.  相似文献   

15.
如果把文化散文的写作比喻成一片树林的话,那么任蒙的文化散文是一棵怎样的树呢?我以为,任蒙的文化散文是这片树林里一棵枝繁叶茂、粗壮苍劲的大树,这棵大树不但长出了自己的小天地,而且为这片林子增添了大片绿意和生机,成为一个醒目的存在;这棵大树虽然没有余秋雨那股独木成林的气魄和影响力,但它深耕细掘、深藏若虚地显示出自己独到的苍劲之力。阅读任蒙的文化散文,  相似文献   

16.
解读文本是备课的关键环节。只有在课前有效地解读文本,才能正确定位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落实知识点和能力要点;才能做到课堂教学思路清晰,课堂问题设计精妙,课堂引领得法,教学环节安排科学,课堂教学密度合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有效地解读文本并不是孤立看待一篇文章,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7.
有效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作为语文教师,要注重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在立足于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和文本进行有效对话,让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理解文本内容,体会文本内涵,感悟文本情感,实现个性化解读目标。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进化,服装动态展示这棵大树更加枝繁叶茂,不同的表演风格以及表演方式在服装表演过程中运用起来,用来充实与丰富这些表演的创意理念有许多都是源于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体现的是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是一种在形式上对现代主义进行修正的设计思潮与理念.  相似文献   

19.
<正>一、解读文本,板块建构解读教材是设计教学的前提。教师进行教学设计,首先要通读教材,钻研教材文本,理解文本含义,还原编者意图。只有梳理好教材文本脉络结构,教学设计才能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当然,教材文本不是平面化、点状分布的,而是立体的、多维的、交叉的。教师解读文本,要学会从整体立意上把握教材结构,  相似文献   

20.
喜鹊和乌鸦     
正一对喜鹊夫妻要生育下一代了,准备找棵大树筑巢,为了孩子的安全,他们想找一棵既健康又结实的大树,来筑爱巢。喜鹊夫妻找到一只啄木鸟,母喜鹊礼貌地飞过去问:"美丽的森林医生,你知道什么样的树最健康吗?"啄木鸟说:"当然是叶子绿绿的,树干青青的,花朵红红的,这样的树呀最健康了。我为你们挑一棵吧。"说完,啄木鸟在树林里飞来飞去,为他们挑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