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诗、骚孕育了大量草木意象,表达了自然的美与人文创作的和谐融合。这些意象有助于对高校人文教学中生态思想的引导与传播,是很好的个案。《诗经》中的草木意象是突出其实用价值和生物特性的自然物象,而到了《楚辞》,人的因素明显强化,草木已是自然之象与诗人之意的融汇。将诗、骚中所有山脉与草木意象列表对比,可发现许多共同意象,由此可清晰地看到它们由自然之物象,融合诗人的情感与寓意之后,成为动人的文学意象,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丰富的生态思想。对今天的生态教育理念拓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菲 《英语广场》2023,(12):55-58
诗词中的抒情,通常不是作者的情绪和思想的直接表达,诗人大多喜欢借景抒情和借物抒情;“意象”是“意”和“象”相结合的最好方式。诗的精神在于意象。弗罗斯特诗歌中45首使用了“雪”的意象,在其全部诗歌中占据了13%的位置。弗罗斯特诗歌标题包含“雪”的有《雪》《雪尘》《雪问》《雪夜在林边停留》和《一堆残雪》。弗罗斯特的诗里,各种雪景中的雪都有着各自的象征含义,探究弗罗斯特诗歌中的“雪”意象有助于深化对弗罗斯特诗歌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阮籍复杂的文化心态决定了《咏怀诗》意象的选取、建构,而这些诗歌意象作为诗人主观情意的倾注物,也必然反映出其心灵世界的方方面面。《咏怀诗》中的飞鸟意象和自然意象印形象地反映出了阮籍进退失据、忧生惜时的心态。  相似文献   

4.
樊忠慰是一位天才诗人,他现在是昭通作家群中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诗奇诡空灵,清新飘逸,意境创设独具个性。其诗立足于平淡的生活并对之高度提炼,在诗集《绿太阳》序言中自称为炼丹的人,可见他对诗歌的提炼程度之深。本文将从其诗歌象征意象艺术,意象本质观和意象构建三个方面来解读诗集《绿太阳》中所表现出来的诗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5.
《感遇》一诗作于张九龄被贬为荆州刺史之时,在其十二首诗中,诗人对被贬之后自我情绪的描述,呈现其对仕途的淡化和对逆境的顺适与超然。该文以韩礼德的语篇衔接理论为指导,从意象衔接的角度,对张九龄《感遇》诗中所营造的意象展开分析,旨在揭示意象衔接手段在诗歌语篇中的衔接功能,为《感遇》诗的欣赏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美国19世纪著名浪漫主义小说家、诗人和文艺评论家埃德加·爱伦·坡在其诗歌创作中显示出强烈的唯美主义倾向。著名短诗《致海伦》无论在结构、意象上,还是在音韵、主题上都很好地体现了坡的唯美思想。这首诗结构美,表面结构工整对仗,内部结构环环相扣,紧凑凝练,首尾呼应,和谐统一;意象美,意象“归航”中的各种要素无一不美;音韵美,坡为了使诗歌音韵动听,和谐悦耳,与诗中主题相匹配,在选词造句上是极尽雕琢之工;主题美,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而且表露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抗议,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自然意象,是洛夫诗歌中出现次数最多且最具诗人匠心的意象。在众多的自然意象中,月意象和雪意象是洛夫着力塑造的两类意象。它们融古典情思与现代诗歌技巧于一体,是诗人人生观与创作观的体现。不同创作时期,洛夫诗中的自然意象的选择与表现上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别,这是诗人创作理念调整,也是其思想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自然意象,是洛夫诗歌中出现次数最多且最具诗人匠心的意象。在众多的自然意象中,月意象和雪意象是洛夫着力塑造的两类意象。它们融古典情思与现代诗歌技巧于一体,是诗人人生观与创作观的体现。不同创作时期,洛夫诗中的自然意象的选择与表现上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别,这是诗人创作理念的调整,也是其思想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美国意象派诗人埃茨拉·庞德(Ezra Pound)的《在地铁站里》(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是意象诗的代表作,是意象新诗运动的旗帜.诗人通过呈现其捕捉的现代生活中的极其富于象征意义的意象,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思索空间,也使这首诗大放异彩,成为英美现代文学中的经典.  相似文献   

10.
意象是诗词形象构成的基本元素之一,是诗人内在情思和外在物象的统一,是诗人通过想象将“意”和“象”相融合所产生的可感可触景象。每一个有独创性的诗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意象,在这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观察与认识,凝聚着诗人独特的思想与感情。在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首诗中,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艺术。这首诗作于国难当头、山河沦亡的抗战初期,因此不可避免地烙上了那个时代悲壮的氛围,诗中的意象也就必然带有这种悲壮的色彩。读完全诗,从“土地”“河流”“风”“黎明”这些意象中,  相似文献   

11.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先驱威廉·布莱克十分推崇诗人想象力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他认为“一种力量——想象足以造就一个诗人,想象就是一切”。布菜克诗歌体现的想象世界,哲学观点——“想象与理性的对立”以及诗人通过想象创造的神话体系体现了其神奇瑰丽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2.
周作人的人学思想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在《人的文学》一文中,周作人仅引述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作为“灵肉一致观”的代表。通过研究,有以下发现和结论:首先,周作人虽最先接触到日本文艺理论家厨川白村的“灵肉一致”的文学史观,但在《人的文学》中周却将厨川I所推崇的“灵肉一致”的代表——“惠特曼”改换为“布莱克”,此改动折射出灵肉问题上布莱克之于周作人的重要性;其次,周的“灵肉一致”思想更直接地受到布莱克《天堂与地狱的结婚》中《恶魔之声》的启发;再次,周对布莱克“灵肉一致”思想的接受,是建立在对其“神人合一”的神秘主义思想的理解之上;最后,周也对布的灵肉思想进行了选择性的接受,即消除布氏思想中的神秘气,反增灵肉思想中的启蒙性。  相似文献   

13.
威廉·布莱克是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兼画家。他的一首卓越的诗《老虎》至今为我国读者所传诵。该文就布莱克有代表性的诗歌进行分析,从中可看出,诗人以浪漫的笔法对诸如种族歧视、雇佣童工、贫富差别以及宗教迫害等英国社会种种弊端所作的揭露与抨击。  相似文献   

14.
王珺 《海外英语》2011,(10):292-293
William Blake(1757-1827) is a renowned British poet in the 18th centrury. His lyric poems display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omantic spirit, and he is regarded as the forefather of the British Romanticism. His London is a well-known lyric poetry, which is thought to be the best versicle in the West. Now let’s analyse this poem in terms of its theme, image and form and then draw a brief conclusion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illiam Blake’s poem.  相似文献   

15.
诗如其人 ,解读文本是解读诗人的最好途径 ,因为这是他诗化人格的证明 ,完美理念的体现 ,人格的力量是周培礼的诗歌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从意象、情性、风骨、境界四个方面分析周培礼诗歌“一片冰心在玉壶”的人格力量 ,同时也探讨了周培礼诗歌“古典又现代”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6.
杜诗中有不少吟咏花卉之作,其花意象内涵独特。花似警钟,激起诗人迟暮的哀叹;花如知音,展示幽怀独抱的情致;花是故国家园的象征,总是牵动游子忧国思家的悲愁;花前有乐,体现出怡然自得、狂放不羁的文人意趣。杜诗“花”意象,既具沉郁顿挫之风,又不乏豪逸藻丽之姿,是诗人丰富复杂的生命历程的侧影,也是诗人真挚情感与高尚人格的艺术呈现,对后世文学特别是宋词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崔翠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1):68-70
利用功能语言学中的语域理论来分析英文儿童诗歌,可以探讨语域理论在诗歌语义分析中的价值。文章从话语范围/语场(field)、话语基调/语旨(tenor)和话语方式/语式(mode)等三个方面分析了英国诗人WilliamBlake的"TheChimneySweeper"的语义和语用特征,以期帮助深入领会诗歌的涵义,从而来挖掘出诗歌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作为英国早期浪漫主义诗歌的重要代表之一,威廉·布莱克的作品在其有生之年因不符合时代潮流而少有人问津,他自己也被称为疯子。其一生潦倒,深知民间疾苦,这引起了他对资本家、统治者的无比痛恨和对劳动人民的无限同情。布莱克信奉基督教,认为人们过上幸福生活的最佳途径就是遵循基督教义。然而,虚伪的教会却把基督教义当成了满足自己私欲的工具,给人们戴上沉重的精神枷锁,更是以耶稣的名义对人们进行惩罚。从布莱克生平和生活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其诗歌反映的社会现实,可以看到劳苦大众的苦难生活、教会势力的虚伪与黑暗。  相似文献   

19.
《北方》是艾青一首内涵很丰富的抒情诗,诗作通过对意象的描绘来表达诗人的主观情感。诗人对人民遭受的苦难的同情,对战胜苦难的精神和力量的赞美和讴歌,在诗中得到了独特的表达。文章以中国古代和现代及西方文艺界对"意象"的理解为切入角度,对作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诗作通过具象来表达抽象,从而使得作品感情的表达更加充分和具体感性;其次,作品运用了形象体系中不同的意象作为载体营造独特意境;最后,诗人运用独创的艺术形式,使得意象的表现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20.
在博尔赫斯的诗歌中,隐喻具有独特而深刻的意义,是构成博尔赫斯独具个性的表达方式的一部分。首先它常作为一种不动声色的技巧,赋抽象、模糊予具体可感,同时它具有质朴却迷人的语言之美;其次它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契合,是对不同事物之间神秘联系的发现或建立;最后,他诗中那些惯用的隐喻意象,指向它们背后诗人对世界、时间、存在、自我、艺术创造的追索、认识与领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