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构中国化的人格理论模型是探讨中国人人格的基础和目标,一味地借用西方的人格理论无法真正地反映中国人的人格。因为其间存在善巨大的化差异,甚至在人格的基本概念上也存在差异。而在中国传统化中,早已孕育了人格理论的基石,各学派的人性论、理想人格等观点都是建构中国化人格理论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和现代心理学相结合,可以建构真正反映中国人人格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2.
理想人格的培养一直是中国历代哲学家所普遍关注的问题,他们也提出了各种各样具有真知卓见的人格理想,但理想人格理论是与现实联系在一起的。而当今社会最大的现实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矛盾,因而,当代的理想人格的真善美就是要体现在这三个方面关系的合理协调当中。  相似文献   

3.
“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人格,理想人格的培育是理想社会的一种价值目标。冯契的人格思想立足于对中国古典人格理论的批判继承,对近代“新人”理论的总结提升和对马克思主义人格思想的弘扬,他倡导的“平民化的自由人格”实质上就是马克思提倡的共产主义新人,共产主义社会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自由”人格时期。  相似文献   

4.
理想人格是人们向自己提出的道德上应有的完美人格形象。本文从理想人格的基本内涵、修养方法和道德规范三个方面,对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理想人格理论进行了比较,试图使人们对中西古代理想人格理论有一大致的了解,从而为新时期我国理想人格的建构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所应具备的理想人格应该具有开拓进取、竞争创造、协调统一的品质特点;邓小平“四有”新人理论正是适应新时代的历史任务和战略目标而提出的符合马克思主义自由而全面发展要求的理想人格理论。在实践这种理想人格的过程中,既要靠家庭、学校、社会三种力量的齐抓共管,也要注意社会规约与自我修身的相互结合,同时要善于挖掘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点,共同促进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养成。  相似文献   

6.
自弗洛伊德创立第一个科学形态的人格理论以来,西方人格心理学已走过了百年的历程。百年来,西方人格心理学学派林立,理论如云,当代西方人格心理学理论表面看来,似乎各自独立、互不相干,但实质上它们之闻存在着逻辑发展规律。本文从人格理论的形成和研究对象两个方面着手,力求探讨西方人格理论的逻辑发展规律,并对西方人格理论进行初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能体现一种文化的人格理想的行为模式,就是理想人格.在中西方的人格理论中,尽管各自文化传统所赋予的理想人格之内容各有不同,但认为理想人格是文化传统中能够经受时间检验的道德至境和行为典范,是一种人生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共同追求,则别无二致.西方的理想人格理论,是在医治和研究人的精神疾病的临床经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然标示着人格成(?)与完善的未来走向,看到了理想人格的实现与社会文化条件具有越来越密切的联系,但其理(?)逻辑又直接否定了理想人格实现的现实可能性.中国的传统思想理论,却没有陷入理想人格(?)(?)(?)路上的逻辑窘境.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五类型人格理论是中国人格理论的核心之一,论文首先考察了其形成的过程和主要发展;其次重点分析、诠释和评价了"圣人人格、君子人格、士者人格、庶人人格和小人人格"五种人格类型的内涵、特征、外在事功以及形成原因;最后,通过对中国人格理论的双核心"五类型人格论"和"五因素人格论"关系的分析,提出了超稳定心理结构的理论构想,进而推论超稳定心理结构是传统中国超稳定社会结构的深层心理原因,并进行了纲要式论证.  相似文献   

9.
李春杰 《教育探索》2012,(10):134-135
在西方,具有一定影响的人格理论有精神分析理论、特质论、人本论及积极心理学理论等,它们分别阐释了理想人格的标准及其本质,对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人格理论的一般框架来看,理想人格是具有其具体的历史演变过程及时代内涵的,因而,正确认识和理解邓小平关于“四有”新人培养的论述是具有当代意义的理想人格要求和时代特征的。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十分丰富的人格理论或理想。儒家以“圣人”或“贤人”为理想的人格模型;道家以“真人”为理想的人格模型;墨家以“强者”为理想的人格模型,构成了我国古代理想人格理论的三大线索。  相似文献   

12.
圣人(王)、君子人格是孔子的道德人格理想目标,它是建立在“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论基础上,为了培养和塑造圣人(王)、君子人格,孔子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一套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人格准则以及“克己”的道德修养方法,由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人格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马斯洛,罗杰斯和罗洛·梅是人本主义心理学领域的先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以现象学为研究方法,以健康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人本主义独特的人格理论,在当代人格心理学研究中开辟了新的领域.但由于其未提出客观的研究标准,忽视了人的社会性,这必然导致其人格理论在洞悉和探索人类本质的过程中产生瑕疵.  相似文献   

14.
现代人格是当今大学生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是时代精神和道德发展水平在大学生群体中的集中体现,也是他们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不断激发自身潜能并超越自我的根本动力和保障。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理想人格理论对大学生现代人格的培养具有理论和现实指导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15.
罗杰斯作为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理论家,其人格理论一直被视为人格心理学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了解其理论的哲学基础、自我观以及影响人格发展的诸因素,对研究成人人格发展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付瑞娟 《文教资料》2009,(5):114-116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舍有丰富的教育学思想,本文简要介绍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即人格结构、人格动力和人格发展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弗氏人格理论对培养儿童健全人格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士大夫审美人格的建构及其艺术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文化中,对于理想人格建构的强调与重视,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传统美学,进而发展出儒、道、禅各具特色的的审美人格理论,人的价值与尊严得到了最光辉、最充分的显现。由于中国士大夫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特殊社会角色与实际处境,他们将审美理想人格的思想、观念投射到、表现为文学艺术的艺术人格的建构,从中实现自我心灵、精神的超越与自由。  相似文献   

18.
一、孔子人格学说研究的意义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价值越来越为更多的人承认和肯定.许多人对孔子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孔子的考证、哲学、政治、教育以及伦理道德的研究,忽视了孔子对人格理论的巨大贡献.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有着独特的人格理论学说,他不但宣传自己的人格学说,而且终身都在为实践自己的人格学说作不懈的努力.什么是人格?这是人格理论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但是,所有的人格理论家都赞同这样的观点,即人格可以根据一个人的一贯行为模式加以描述.纵观世界的人格理论研究,可谓说流派、观点层出不穷.当我们注目于中国文化时,发现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在孔子的思想中,有着较为系统、而又深刻的人格学说体系.而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人格思想,都不过是孔子人格思想具体体现或延伸.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 ,学校的人格教育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品格教育、品德教育 ,而忽视了对学生健康心态和达观境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在方法上 ,也主要采用诊疗模式解决个别学生的心理发展问题 ,却忽视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人格教育。观照当代中学生在人格发展上存在的问题 ,我们对学校的人格教育进行了反思 ,提出了《农村重点高中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我们试图以人格特质理论、社会学习人格理论和非智力因素理论为主要的理论支撑 ,广泛吸取国内外各种人格理论的合理阐释 ,结合农村重点高中学生的特点开展人…  相似文献   

20.
向前  王秋红 《培训与研究》2007,24(11):46-48
在继承和发展康德提出的传统的伦理学上的人格主义之后,为了使民事主体制度有一个统一的理论支撑,笔者将人格理论的哲学基点由伦理性扩展到了理性,并且,由于理性内涵对伦理性的容括,保证了对依据康德思想所建立的人格理论体系的继承。基于此,笔者提出了新的人格理论,即理性和身份是法律人格的构成要素,身份决定着理性的强弱,影响到人格的独立性程度,法律人格是一个与伦理性无关的法技术性概念,法人因为理性和身份的具备而成为具有法律人格的实体,而不再是单纯的拟制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