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字用拉丁字母注音,已有370多年的历史。明朝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就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后来,法国传教士金尼各又用25个字母给汉字注音。目的都是为了方便西方人学习和掌握汉语汉文。以后,又陆续出现过多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汉语拼音方案。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威妥玛式”,它是鸦片战争后曾任驻华公使等职的英国人威妥玛所拟。1892年,近代拼音  相似文献   

2.
汉字虽然有大量的形声字,但是不能像拼音文字那样,可以通过文字符号本身,直接表示出正确的读音来。因此,为了便于传授和学习汉字,自古以来人们创造了许多给汉字注音的方法。古人对汉字的注音方法主要有两种:1.以字注字用一个汉字来注另一个汉字的读  相似文献   

3.
林穗芳 《出版科学》2006,(2):8-21,24
汉语拼音采用世界通用的26个拉丁字母.<汉语拼音方案>的拼音字母以什么字体为标准体,长期以来在编辑出版界、教育界和学术界都存在不同意见.本文确认<方案>依照国际惯例以拉丁字母罗马体为印刷体的标准体,语文教材、辞书或其他出版物收录<方案>时不宜由编辑出版单位自行改用其他字体来代替.文中对汉语拼音字体在近半个世纪出版物上应用的变化情况作了历史回顾,指出目前字符体式应用的混乱现象,说明不同字体各有适用的范围,最后就促进汉语拼音字符体式应用规范化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海峡两岸用语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陆和台湾由于近四十年的隔绝,使得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在汉语的使用上形成一些差异,显而易见的是汉字简体与繁体的不同;汉语拼音拉丁字母化与旧体注音的各异;以及排字上的差别:大陆目前是从左到右的横排和竖排并用,以前者为主;台湾省眼下采取的是竖排、从右到左的横排和从左到右的横排并用,以竖排为主。另外两岸在修辞上也有一些不同。然而对语言的使用,  相似文献   

5.
“我们提出制订汉语拼音方案是来帮助汉字。不是代替汉字。要代替汉字,不是几天功夫,一百年都不行。他们问我要几百年,我说过了五百年再说吧”  相似文献   

6.
陈健翔 《大观周刊》2011,(51):17-18
《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符号写出的规范叫做汉语拼音或拼音。汉语拼音中试在转写英语时以及在拼音输入法中的存在一些使用不便之处,因此有学者提出修改《汉语拼音方案》,用v替代ǔ。本文采用问卷法对拼音诅的使用状况和缺点,以及对此缺点提出的改进方案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高学历人群中。多数人认为ǔ不存在缺点,多数人认为没有必要修改《汉语拼音方案》,用v替代ǔ。  相似文献   

7.
高霞 《现代出版》2005,(2):57-61
中国是有上下五千年悠悠历史的明古国,其历史是与汉字的发展分不开的。汉字是中国平面设计作品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但是,在现在的中国平面设计中拉丁的运用比汉字还要广泛。现在的平面设计师不仅在设计方法上学习西方,就是在平面设计作品中也都习惯使用拉丁字母。汉字在设计中的作用一直未被充分注意,其在版面中的运用与编排也常常处理得十分草率。  相似文献   

8.
播音员对《汉语拼音方案》应该比一般人学得更精。这样才能把普通话说得比一般人更标准。在自学播音的情况下,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对更好地学习普通话语音知识,纠正自已的方言口音,了解字音结构,分析语音现象,练习吐字归音,都有一定的帮助。就连在工作中翻检工具书查找疑难字音也离不开汉语拼音的帮助。可以说,从拼音学起,是学播音的基础的基础。《汉语拼音方案》是一套世界通行的拉丁字母式的拼音字母符号。这套字母符号能够准确、方便地记录现  相似文献   

9.
<汉语拼音方案>是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1958年批准颁行的,至今已有50周年了,今年也是最早用罗马字给汉字拼音的<西字奇迹>在我国问世402周年.  相似文献   

10.
日本的文字组织比较复杂,一般用汉字和假名混合书写,有时还夹杂拉丁字母。这给我国图书馆界的日文字顺目录组织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和混乱,以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1.
适应时代的需要,一部大型的、历史性的汉语语文辞典--《汉语大词典》第一卷出版发行了,其余各卷也将陆续与读者见面。它不仅“义项完备,释义确切,层次清楚,文字简炼,符合辞书科学性、知识性、稳定性的要求。”(见《汉语大词典》前言);而且,在注音方面,也同样着重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采用古今两时段注音法,审订和标出了历史的和现代的正确读音。现代音,根据汉语拼音方案,用拼音的字母标出普通话读者。古音,分中古音与近古音,以中古音为主。主要根据切韵音系的韵书,在《广韵》、《集韵》的反切后依次列声调、韵部与声类,如“广(guǎug《广  相似文献   

12.
随着语言信息反馈的增强,拉丁字母不断涌向政治语体与文艺语体。人们利用其独特的形状,与方块汉字为伍,相映成趣,能够充当汉语词汇中某种特定的意义和角色,表达方块汉字所难以表现的内容,从而进一步丰富了汉民族语言的表达方式。拉丁字母这一独特新颖的修辞样式有如下几种: 一、摹形式。以拉丁字母的独特形式,喻形状物;其作用是趋新避俗,形韵兼备,使描摹的内容鲜明形象,直观醒目。①《T型人才的自我培养》(北京青年报1985年3月19日)  相似文献   

13.
盲文的起源与发展 从现在可见的文献资料看,盲文的出现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三种形态的变迁:第一种盲文是雕刻在木板上凸起的拉丁字母,仅供盲人摸读;第二种盲文在外形上采用了拉丁字母的某些部分,用较大的铅字字母或大头针在软垫上扎出字线,或用厚纸直接压印出字母.  相似文献   

14.
《出版视野》2007,(2):45-45
最早发明汉字拼音的人是法国传教士金尼阁。金尼阁于1610年来华。于1618年回欧洲募集了7000部图书带到中国。并转赴晋、陕开教,他在山西结识了精于小学教育的韩云。两人经过半年研究,将成果整理为初稿。在泾阳,他又找到了志同道合的王征。他们三人“互相质证细加评核”,在利玛窦等传教士学习汉字注音的西书《西字奇迹》基础上。修订编制成中国第一部拉丁化拼音汉字字汇,时为1626年。人称“利、金方案”。  相似文献   

15.
对广告和新闻节目中拉丁字母的读音标准问题,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近几年来广播电视上增添的广告节目,使这类字母在语言宣传中的使用率有很大提高,字母读音混乱的问题因而暴露得更加明显。我们感到,统一这类字母的读音标准,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因为这种混乱局面不仅影响宣传效果,有损于广播和电视的声誉,而且不利于《汉语拼音方案》的普  相似文献   

16.
在这篇短文里,我想向同行諸君提个建議:赶早花点时間把汉语拼音学会。汉捂拼音的用处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就是利用拼音字母来給汉字注音,从而提高汉字教学的效率。有人因此就說:拼音字母的制定。只是为了减少儿童和文盲识字的困难,对于我們这些已經識字的人用处不大,学不学无所謂。然而,实际情况并不如此簡单。  相似文献   

17.
<正> 增订版《汉语主题词表》款目主题词的编排规则是以汉字为单位注音并注明声调,克服了旧版中款目主题词编排的缺点,但对同音、同调而异形的汉字编排规则仍有需商榷之处。增订版《汉语主题词表》对同音同调而异形的汉字,是依据国家标准 GB2312—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中的顺序排列。该字符集中,汉字的排列分二级,第一级汉字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同音字以笔形顺序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折(乙,包括乛、(?)、乚、等笔形  相似文献   

18.
书报刊中出现的俄罗斯人名、地名、作品名或其他词语如果不用俄文字母 (基里尔字母 )排印 ,往往需要用拉丁字母转写 ,各国的转写办法不同 (据统计大约有 2 0种 )。例如俄罗斯人的姓Лапшин(拉普申 )用拉丁字母转写 ,在英语为Lapshin ,在法语为Lapchine ,在德语为Lapschin ,在意大利语为Lapcsin。美国、英国、俄罗斯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转写标准的影响较大 ,各有特点和适用范围 ,下面简略介绍供中文出版物选用参考。表 1 俄文用拉丁字母转写的四种标准比较转写法俄文字母小写美国国家地名委员会标准( 196…  相似文献   

19.
王继龙 《图书馆》1994,(5):37-38
日文书刊的排检方法浅析王继龙一般情况下,日文书刊的排检方法为:以西文开头的日文书刊,按拉丁字母顺序排在前面;以假名开头的日文书刊,按五十音图顺序,排在西文书刊之后;以日文汉字开头的日文书刊排在最后。本文以日文汉字开头的日文书刊如何进行排检,谈谈自己的...  相似文献   

20.
安小飞 《大观周刊》2011,(13):94-94,86
:自从仓颉造字至今日的简体汉字,中国的汉字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漫漫的长河中,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为主的象形时期,会意的古文时期,也经历了假借、形声时期。但是汉字的“表意性”却始终成为汉字区别于其它语言文字的重要标准。如果是要说是谁让更多的西方人了解到这一悠久神秘的文字的话,首先让人想起的就是他--美国诗人庞德。本文试从汉字的形成谈起,来说明汉字始终如一的表意性。再结合汉字对庞德的影响,浅析两者之间那种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