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王建怀 《视听界》2013,(6):104-105
中央已连续发布多个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召开了十多次农村工作会议。2012年2月1日由新华社授权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题目为《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增加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作为靠农村、农民最近的基层广播媒体,我们对“中央一号文件”都作了浓墨重彩的宣传报道。媒体融合时代,广播处于相对弱势,但农民朋友接触信息传播渠道最多的仍然是广播。广播媒体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对农科技报道,关键是在对象感上下足下好功夫。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广播记者走基层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这是摆在广播媒体面前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理解的深刻,追寻的正确,策划的精妙、操作的有力,广播记者就能带着新时期走基层的特征,全面履行起新的使命,走向今天和明天,光亮无限。新时期广播记者走基层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在信息涌动极其多元的当今社会,以广播媒体走基层的主流视角,充分表达基层的主流声音。有效地对人们思想、行为、决策产生广泛的影响,引导和形成来自基层的主流社会观、价值观。广播媒体走基层的主流视  相似文献   

3.
毛飞军 《中国广播》2014,(11):22-24
县域对农广播是靠农村、农民最近的基层广播媒体。随着中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对农报道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但农民接触信息传播渠道最多的仍然是广播。对农广播要在城市化进程中守住阵地,突破重围,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继而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关键是在对象感上做足文章,下足工夫。一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关注农民收听广播,让农民听得到对农声音;二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关注对农广播人,从农民视角办节目,让农民爱听对农声音;三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办高质量的节目,让农民享受到广播的好声音。  相似文献   

4.
最是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地方台,做不好、或不去做对农广播,实在有隗于广播人的职业操守。思考对农广播目前的痛,痛就痛在利益与责任的交错纠葛,痛在与感情的折努碰撞。而痛点就是改点,也是切入点。以党的利益为重,以大局为重,以未来为重,对农广播才会把准航向,科学前行。  相似文献   

5.
在一次省级广播电台频率定位研讨会上,某频道总监当听到有"开办农村广播频率"的提议时,立即反驳:"广告客户一听是对农广播,肯定都会吓跑……"一席话,道出了当今对农广播节目的尴尬:对于一个农业大国来说,连办一套农村广播频率都要在市场化语境中陷入质疑,不能不说是对农广播面临的窘境.  相似文献   

6.
基层是实践的主战场,基层是新闻的原产地。走基层不仅要走进群众的实际生活,更要走进群众的心灵世界。这次能够有幸与全省十佳新闻工作者一起到盘锦农村走基层,感到是一次很好的学习与实践机遇。无论是在谷粒飞舞、脱粒机轰鸣的水稻加工作业现场,还是在面貌焕然一新的乡镇卫生院,在虚心向稻农学习编草绳、捆稻子,与住院就诊蟹农拉家常中,我深切地体会到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广播记者走基层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这是摆在广播媒体面前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理解深刻、追寻正确、策划精妙、操作有力,广播记者就能带着新时期走基层的特征,全面履行起新的使命,走向今天和明天,呼呼作响,光亮无限。  相似文献   

8.
宁波广电集团新闻综合广播坚持围绕中心工作,深化推进"走转改"活动。2014年,先后开展了《广播记者走基层——改革宁波行》、《广播记者新春走基层》、《深化走转改,五水共治我们在行动——保护母亲河纪行》、《行进亚非欧,寻访21世纪新海上丝绸之路的宁波人》、《广播记者走基层——来自高温一线的报道》、《深化走转改——海上丝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语:自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全国地市报精心部署,广泛发动,让记者实实在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该活动的开展,是我们提高队伍素质、提高报纸质量的一次极好机遇,是我们重温群众路线和坚持事实求是思想路线教育的一次良好机会。为了进一步扎实有效地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本期特别视点"专栏里,我们选登3位作者的专题稿件,供地市报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高华 《记者摇篮》2012,(7):28-29
基层的广播电台在新时期如何向当地农民提供所需要的内容服务是摆在农村广播频率面前的一道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立足鞍山市对农广播现状,总结几年来的实践经验,从破解广播有效覆盖难、加强节目联合、找准频率定位等3个方面探索新时期对农村广播的发展,希望有助于在构建和谐新农村中更好地发挥广播媒  相似文献   

11.
近期,由中宣部等五部门部署开展的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在全行业深入展开,来自基层、来自民间、来自群众的各种生动鲜活的报道源源不断地出现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上,犹如一股清新的风吹拂着神州大地,给人们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相似文献   

12.
广播新闻:在创新与超越中寻求突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媒体时代,广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与传统媒体报纸、电视以及新兴的网络媒体的角逐与较量中,广播只有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坚持走创新之路,并在具体的经营和运作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才能突出重围,摆脱困境。令人欣慰的是,通过对2006年的广播新闻节目作一次全景式的扫描,我们领略了广播媒体的这种品质和精神。  相似文献   

13.
《中国广播》2015,(3):2-3,97,98
中阑广播联盟走边疆、跑哨所,访老区、赴灾区一羊年春节,来自中国广播联盟成员台的编辑记者放弃与家人团聚,走向基层,把镜头、话筒对准群众,记录中华儿女的火热生活。记录基层变化,书写时代篇章——这是新闻战线5年来"新春走基层"活动的延续,是"行进中国?精彩故事"报道的延展,也是‘‘走转改"活动的深化。中央台温暧  相似文献   

14.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给地市报带来一股清新务实之风,也产生了一批来自基层、反映鲜活的社会生活、关注民生的新闻精品。“走、转、改”的过程是一个认识和实践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过程,深化“走、转、改”首先要在认识上有新提高。正如刘云山所说,只有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正是...  相似文献   

15.
陈勇 《声屏世界》2009,(3):62-63
萧山广播电视台的调频广播、有线广播、电视三个对农节目组联合在萧山区范围内开展了一次较大规模(27个镇、街、场)、较长时间(为期3个月)的有关“三农”需求和广播电视对农宣传实效的调研。通过调研进一步了解了农业、农村、农民对广播电视这一精神产品的独特需求,进一步认识了广播电视对农节目在和谐新农村建设中的应有作用和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6.
“走、转、改”,当下已是媒体记者们使用频率最高的流行语了,伴之出现在版面上、广播里、屏幕前的是“记者走基层”、“记者在基层”等栏目的频繁亮相,映着记者们深入一线、体验基层的身影.  相似文献   

17.
姚莹 《中国广播》2017,(9):13-16
近年来,传统媒体的农村受众群体存在严重流失现象,给对农广播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和挑战。新形势下,对农广播要如何在困境中把握话语权,实现对农广播引领先进文化、助力"三农"发展、服务和娱乐农村受众的功能,已经成为重要课题。本文以黑龙江广播电视台乡村广播为例,就利用"一种传输、四种到达"传播理念指导对农广播实践,阐述了更新理念在对农广播构建全新传播运营模式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2月30日开播的天津区县联盟广播,是一个从广播行业内部发起的,打破原有广播电视级别限制,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广播经营合作体。体制的创新,让天津区县联盟广播在探索中国对农广播改革创新的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1+10、市县两级电台联合办对农广播的"天津模式",为天津的对农广播宣传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9.
萧山广播电视台的调频广播、有线广播、电视三个对农节目组联合在萧山区范围内开展了一次较大规模(27个镇、街、场)、较长时间(为期3个月)的有关"三农"需求和广播电视对农宣传实效的调研.通过调研进一步了解了农业、农村、农民对广播电视这一精神产品的独特需求,进一步认识了广播电视对农节目在和谐新农村建设中的应有作用和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20.
于晓娟 《新闻世界》2013,(12):154-156
记者走基层是对新闻记者的一次历练和对其职业素养的提升。记者走基层要深入一线,将新闻写在大地上,走基层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本文试从实践角度探寻记者走基层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