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郑伟 《视听界》2011,(6):107-108
一.广播谈话节目受欢迎的因素 1.主持人的魅力广播谈话节目受欢迎最关键的因素是主持人的个性,他们能与听众建立一种关系或是与听众构成一种亲密的联系。2.参与的力量广播谈话节目受欢迎的因素还有听众的参与和感情投人。电视观众通常只是被动地注视着屏幕,而广播听众喜欢参与进来,并与其他人的参与产生共鸣。电视谈话节目主要是由现场观众和嘉宾起作用,而广播谈话节目会吸引许多听众打进电话。  相似文献   

2.
在广播节目形态中,谈话类节目是比较受听众喜爱的一种节目形式。听众之所以喜爱这一广播节目形式,是由其特点所决定的。广播谈话类节目具有以下明显特点。一是直接性。广播谈话类节目的参与对象是在节目播出中由导播接入播音室与主持人交流,因此,谈话交流的内容是未确定的。二是个体性。电视谈话类节目参与的嘉宾往往是多人,可以根据谈话内容和现场的需要来设定人数,而广播谈话类节目参与到节目中来的对象则往往是一人。三是主观性。广播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在做节目前,与谈话对象彼此不熟悉,电视谈话类节目则不然,电视谈话类节目的主持人与嘉宾对于选定的话题要做前期准备工作,节目中,围绕话题来作各自的阐述。广播谈话类节目中,由于主持  相似文献   

3.
陶丽 《新闻爱好者》2010,(9):139-139
广播夜间谈话节目是主持人与打进热线电话的听众以广播电台为平台,就情感、婚姻、家庭、事业、道德及生活琐事等内容进行交流的一种节目形态。河南电台信息广播夜间谈话节目《聊寄心事》本着"以人为本"的主持理念,节目开播3年来,总共播出了近1100期,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广播心理咨询节目以其新颖的节目样式,受到听众的喜爱和专家的关注。从主持节目的角度而言,笔者认为,主持广播心理咨询节目比主持一般的情感、谈话类节目具有更大的难度,难就难在广播心理咨询节目具有明显的专业色彩,是将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5.
任汪澎 《新闻爱好者》2011,(12):116-116
广播主持人节目是指在广播工作中,主持人参与采编等节目生产过程,并以个人身份,代表节目向听众传达节目信息,与听众直接或间接交流的开放性、综合性节目。主持人节目形式体现了大众传播交流、协商、互动的优势,密切了广播媒体与听众的联系,深受听众欢迎并广泛运用于广播节目当中。成为广播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广播谈话节目因其贴近生活、贴近百姓、互动性强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但谈话节目时间一般都在四五十分钟左右,时段较长。要想让听众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始终保持专注的收听状态,笔者认为,除了要在节目内容上下工夫外,还要注意节目形式的创新。比如在谈话节目中适当地加入一些音乐和音响,可以充分发挥广播的声音优势,  相似文献   

7.
朱红 《中国广播》2005,(11):65-67
在社会转型时期,广播谈话节目在为听众疏导和缓解受到的精神压力和心理冲击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广播谈话节目怎样适应受众的需要,更好地为受众代言,替他们排忧解难,是广播谈话节目主持人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就此作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8.
钟茗 《声屏世界》2010,(12):35-35
在广播节目形态中.谈话类节目是比较受听众喜爱的一种节目形式。笔者认为,要做好广播谈话类节目,既要对节目的特点了然于胸.又要注意一些在实际操作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与电视类谈话节目相比,广播谈话节目对主持人的语言能力要求更高,因为没有画面作为补充,听众所有的关注点都集中在主持人和嘉宾、听众的谈话内容及方式上。  相似文献   

10.
路军 《新闻记者》2003,(2):27-29
近十年来,上海广播界有这样一些节目,每天吸引着上百万人的倾听。这里有权威论述,有官民对话,更有百姓评点,共话生活;它从多侧面分析事实,全方位透视新闻,让参与者在交流中完善自我,倾听时分享信息。这些吸引了越来越多听众注意的节目就是广播新闻谈话节目。以上海广播界为例,新闻谈话节目有上海人民  相似文献   

11.
广播谈话节目因其贴近性、互动性而广受听众的追捧。在各地广播中,特别在新闻频率中,一般都是分量极重的。由于大多是直播,很多谈话节目又略显粗糙,即使话题选择的不错,有时让人感觉不解渴、不到位,本来是顿好饭,却没有做好,很是遗憾。如何培养听众对谈话节目的高忠诚度,使他在几十分钟的节目中不走神、不换台?我以为,除了话题的选择要贴近百姓、贴近生活;主持人的主持要流畅自然、富有感染力之外,独特动听的节目曲、制作精良的片花、新颖独到的节目编排等播出形式和手法也决不可小视,有时甚至是节目的点睛之笔。片花的内容大概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12.
刘茂菊 《河北广播》2007,(2):69-69,71
广播谈话类节目以其灵活的形式、独特的视角、及时的报道以及对社会问题深刻的剖析而成为听众最喜爱的节目形式之一。广播谈话类节目最早起源于二三十年代的一些欧美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丰富而形成了以主持人为基础,主持人与嘉宾的谈话为核心,群众参与的形式。广播谈话节目在我国也走过了十多年的发展路程,这种节目形式促进了国内广播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江春燕 《新闻窗》2011,(3):63-63
广播谈话类节目及其分类谈话类节目在西方叫"TALKSHOW",港台媒体又称之为"脱口秀"。是一种由主持人引导,谈话参与者围绕某一主题阐述和讨论观点的节目。参与者包括特邀嘉宾和现场听众,他们是节目的主体,节目内容则由问题和观点构成。广播中的谈话类节目,以其内容针对性强,主题明确,互动性强,在广播节目类型当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广播主持人节目是指在广播工作中,主持人参与采编等节目生产过程,并以个人身份,代表节目向听众传达节目信息,与听众直接或间接交流的开放性、综合性节目。主持人节目形式体现了大众传播交流、协商、互动的优势,密切了广播媒体与听众的联系,深受听众欢迎并广泛运用于广播节目当中,成为广播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王晶 《记者摇篮》2012,(3):52-53
《轻风夜话》节目是一档夜间谈话类节目,每晚21时至22时30分在辽宁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播出,节目一直以为听众解疑释惑,提供心理咨询,化解内心冲突,弘扬主旋律为宗旨。节目播出至今已有18年,深受听众喜爱,在辽宁省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虽然《轻风夜话》是全国广播名牌  相似文献   

16.
冬青 《记者摇篮》2009,(4):65-65
当前,广播谈话类节目遍地开花,但是水平高低不一,质量参差不齐,听众的反映更是有天壤之别。而谈话节目由于播出次数多、语言量大,容易出错,确实“属于高难度的节目类型”,没有事先精心的策划、准备、交流,这类节目是不容易办好的。  相似文献   

17.
谈话节目“谈”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90年代,随着广播电视节目的服务功能和娱乐功能的显著增强,反映老百姓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电视纪实栏目、作品和开通听众热线的广播谈话节目风靡一时。据统计,目前国内谈话节目已达到200多个,内容相当广泛,有新闻信息类、科技教育类、生活休闲类等,形成了继“综艺风”、“益智风”后的第三股收视风潮。谈话节目的出现无疑是电视事业深化改革的结晶,是电视传播向深度、广度拓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郑颖 《新闻前哨》2002,(7):32-33
广播的传统特性包括可听性、及时性、通俗性等,在广播的所有特性中,可听性是根本,是灵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听众对广播的要求不断发生变化,可听性的标准也在改变。以前,广播是公众获取党的方针、国家政策的主要渠道;现在,公众听广播希望获取各种信息,欣赏、娱乐和休闲。为适应听众新的需求,广播节目的内容和形式都在作不断地调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做到:一、增强节目的可听性1、从“面面俱到”到“量身定做”。必须注重开发个性化的贴身服务项目,以特色鲜明的节目,稳住目标听众群体,并争取把“非注意力”听众变为有效…  相似文献   

19.
王春妍 《视听纵横》2006,(2):105-106
“谈话”这一概念被引入广播,迅速改变了广播单向传播的劣势,也改变了广播媒体的生存状况。由于照顾了听众的收听及参与心理,拉近了广播与听众的距离,主持人自然、真挚的话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节目内容,有效地调动了听众参与节目的热情:接连不断的电话打进电台直  相似文献   

20.
闻罡 《新闻世界》2013,(6):74-75
广播情感类谈话节目具有广泛的听众基础,是人们情感宣泄与表达的平台;作为广播情感类谈话节目,要突出人本关怀的主题,正确引导人们树立健康的情感观和价值观,从而为构建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注入新的活力。本文以《相伴到黎明·情感专线》和《叶文有话要说》节目为例,从节目定位决定主持人定位、地域性和时空性决定话语方式的不同、主持风格的迥异等三个方面予以比较分析,谈谈广播情感类谈话节目人本关怀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