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一起称为“民国四公子”的张伯驹。不但是集收藏家、书法家、诗词家、戏剧家为一身的奇才,还是一位爱国人士,为了不让国宝《游春图》流落海外,他不惜倾家荡产将其买下。解放后,他将118件国宝捐给国家。  相似文献   

2.
民国初年,人称大收藏家张伯驹、少帅张学良、袁世凯的次子袁寒云、溥仪的族弟溥侗(红豆馆主)为北平城里的“四大公子”.其时,军阀混战、群雄争霸,外贼乘虚而入.一时间,一批批堪称国宝的极为珍贵的文物古董和名人字画纷纷流向海外.为了国宝的失而复得,作为大收藏家的张伯驹,曾不惜倾家荡产,置生死于度外,同形形色色的魑魅魍魉作过惊心动魄的争斗,展现了一个爱国知识分子所特有的威武不屈、功成不居、蒙冤不颓的宝贵品格.然而,解放以后,依然有人惦记着他,惦记着他手里的古董.  相似文献   

3.
张伯驹先生,字丛碧(1898-1982),河南项城人,与袁世凯不但同乡,而且是袁的表侄.他父亲张镇芳先任河南都督,后任直隶总督.他七岁入塾,九岁能诗,幼有"神童"之称.  相似文献   

4.
"公子哥"受邀当银行经理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日寇的铁蹄踏进了上海,但租界里还是歌舞升平的景象.静安寺路上远东第一高楼的国际饭店,既是达官贵人寻欢作乐的场所,也是实力雄厚的四行储蓄会的总部.这天,银行界巨头、盐业银行总经理吴鼎昌,在他饭店的办公室里,正与从天津赶来的张伯驹长谈.  相似文献   

5.
在日本,所谓的"国宝",是指那些或是制作特别精良、或是在历史上有特殊意义、或是学术价值特别高的,由文部科学大臣指定的,符合《国宝及重要文物指定标准》(1951年文物保护委员会制定)的重要文物。目前,日本各地的书法典籍类国宝作品共有223件,其中,有一幅藏在东京国立博物馆的书法作品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它就是我国元朝文人冯子振送给来华日僧无隐元晦的诗作。冯子振的名字对于今人来说已颇为陌生,然而,在当时,他却是声名响彻文坛的风流人物,因为他出奇制胜的诗赋,困为他豪放瑰丽的散曲,因为他独树一帜的书法。遗憾的是,他的文集早在清代就已不存,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  相似文献   

6.
《报林求索》2009,(1):7-7
<正>[国宝档案]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人物》、《东方时空》栏目曾多次对张同禄的创作进行跟踪报道。《牛转乾坤》取意"扭转乾坤",以生肖"牛"为  相似文献   

7.
资讯     
《圆明园四十景图卷》入藏国家图书馆100多年前被英法联军掠走的"国宝"《圆明园四十景图咏》,"重回"北京了。日前,凝聚了"国宝"所有精华的21米绢本《圆明园四十景图卷》,  相似文献   

8.
徐森玉是有"国宝"之誉的目录学家、版本学家、金石学家和文物鉴定家。论文从参与影印《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参加"文献保存同志会"、编印《玄览堂丛书》、受聘国立中央图书馆顾问、战后接收清理图书文物等方面,梳理了徐森玉和国立中央图书馆的密切关系,揭示了他对国立中央图书馆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见到著名演员严翔,脑子里马上闪现出《上海的早晨》里那个风流倜傥的纺织界巨头徐义德的形象。他此次来北京是拍摄电视连续剧《大收藏家》的,在这部戏里他领衔主演男主角张伯驹。那天,严翔穿了一件小格的T恤衫,一副自然潇洒、踌躇满志的模样,看得出他对自己饰演的新角色非常欣喜而且自信。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等"文博类"节目以精美的制作、有趣的文物故事令观众耳目一新、叹为观止。中央电视台系列节目《如果国宝会说话》,改变以往文博类电视节目惯用的讲述方式,以5分钟的微纪录片为载体,融合新媒体平台,以轻松、萌趣、生动,"俘获"了一大批年轻观众。"您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这是每集节目片头语的第一句,既像来自于国宝的召唤,又是传者与受者之间一份很特别的约定。  相似文献   

11.
倪怡中 《出版参考》2005,(26):38-39
江南历来多著名藏书楼.作为嗜书如命的学者和藏书家,郑振铎在日军占领上海之际,眼看江南珍贵典籍毁于战火,幸存下来的也纷纷被藏家后人出售以赡救度难,他勇敢、执著地留在"孤岛",抢救出了大批国宝.  相似文献   

12.
《国宝鉴定大师杨仁恺》,徐光荣著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由辽宁省传记文学学会会长、作家徐光荣撰写的《国宝鉴定大师杨仁恺》,记述了我国著名学者杨仁恺先生光辉的一生。杨仁恺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博物馆学家、书画鉴定大师,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他从上个世  相似文献   

13.
论“新图书馆运动”的核心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稌年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7):134-137,146
"新图书馆运动"是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高潮期,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通过对当时主要的学术思想的梳理,可以归纳出它的核心思想是"保存文化、公共公开、推寻国宝、科学管理",这是一个逐步递增而又完整的思想体系。其中,"保存文化"是基础,"公共公开"是手段,"推寻国宝"是深入,"科学管理"是关键。  相似文献   

14.
2007年4月21日.北京朝凤山庄李劲祥寓所传出激烈的争吵声.李劲祥不顾全家人的反对作出一个近乎疯狂的决定:将投资数千万元凝结着他心血和梦想的玉雕红楼梦长屏卖掉!这件被专家誉为"巧夺天工,连城之璧"的国宝已在北京大观园省亲别墅义展了近10个年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并在全国海选红楼梦中人大型活动中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祝允明,生于明英宗天顺四年(1460),卒于明世宗嘉靖五年(1526),字希哲,号枝山,又号枝指生,别署枝山道人、枝山居士、枝山樵人、梦余禅客等。他是弘、正年间有名的"吴中四子"之一,诗文创作颇有成就,稍于其后的顾磷在《国宝新  相似文献   

16.
吴志菲 《档案时空》2012,(5):18-22,1
在中国书画鉴定界,有一位专家被尊称为"国眼"。许多由他过目而走出历史尘埃的古书画珍品,就如他人生路途上欣赏到的奇花异草,一件件古书画珍品重新入世,就是一个个令人着迷的传奇故事。他曾在一堆待处理的废纸中找到了国宝级的稀世珍品释怀素的《食鱼帖》;他经过仔细考证,发现了乾隆皇帝曾经御笔亲题为真品的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实为赝品,而乾隆御笔题说是假的那张,实际是真迹,推翻了先人的定论,还了它一个真实的面目。他就是《"国宝"徐邦达》。  相似文献   

17.
档案也是国宝,这是无可非议的.然而,真正懂得档案珍贵的人,可以说为数不多.有的虽口中说档案重要,而实则视档案为累赘,是负担.这大凡是学识、阅历、层次、责任之差异.鲁迅先生虽不是档案工作者,对档案工作不一定有所研究,然而在他一篇<谈所谓"大内档案">杂文中,可以看出他是如何维护档案的尊严,对偷盗、毁坏、亵渎档案的行为又是何等之愤慨.  相似文献   

18.
《档案与史学》2001,(1):24-28
张伯驹 ( 1 898— 1 982 ) ,名家骐 ,自号丛碧老人。张为“民国四大公子”之一 ,素以雅好文艺、收藏宏富著称。其父张镇芳曾任清末盐运使 ,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于 1 91 5年在天津创立盐业银行 ,后为著名的“北四行”之首。1 935年盐业银行总管理处迁到上海。张家为盐业银行最大的股东 ,张伯驹也长期担任盐业银行董事、总稽核一职 ,1 941年又兼任盐业银行上海分行经理。但未几张伯驹在上海被汪伪特务绑架 ,被勒索高额赎金 ,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后经张的友人孙曜东及银行方面的鼎力相助 ,才告脱险。本刊公布的这组史料 ,系上海总管理处…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的器物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的特征,透过中国器物发展,可以看到一部完整的中华文明史。《国家宝藏》以国宝重器为载体,讲述器物从"有器之用"到"器以藏礼"内涵演进的过程;以文化传播为核心,追溯陶器、青铜器和玉器等国宝发展历史,通过一件件文物展现中华文明的进程;以承继弘扬为目的,透过器物表达"守护"主题,展现中华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涵。从器物自身到器物、文化、国运相结合的形式对民族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举办国际版权推介会,《熊猫的故事》以聚焦"国宝"的"尊贵"题材、铅笔画的朴素表达和高品质的艺术水准引吸了众多海外出版社、版权代理人以及读者和媒体。日本福音馆资深图画书编辑、旅日华侨华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会长唐亚明先生是本书的文字作者,而"国宝"的那些憨态可掬的形象和温驯可爱的神态则出自日本著名铅笔画家木下晋先生之手。喜欢图画书的读者一定能从画面的光影和笔触中捕捉到木下先生的另一本图画书《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