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起老子,人们一般以为他“绝仁弃义”,是不讲仁爱的。其实,他有自己独特的仁爱观。本文拟围绕老子的仁爱观进行探讨,以求正于方家。关于仁爱,在《老子》一书中有一些表面看上去相互矛盾的说法。如一方面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第五章。以下引该书只注章次)仿佛天地、圣人都不讲仁爱;另一方面又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八章)道与“善利万物”的水接近,似乎又具有仁爱之德。其他如“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第七十九章)、“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第十九章),令人感…  相似文献   

2.
男孩和树     
很久以前,有一棵高大的苹果树。一个小男孩每天喜欢来到这里,在大树周围玩耍。他爬上树顶采摘苹果,在树荫下打瞌睡……他爱这棵树,树也愿意和他玩。时间一天天地过去,孩子一天天地长大;他不再来树旁游玩。有一天,孩子来了,神色黯淡。“我们来一起玩吧,”树对男孩说。“我已不是一个小孩儿了,不再需要在你身边玩耍,”孩子回答说,“我现在要的是玩具,要的是买玩具的钱。”“真对不起,我没有钱,但你可以摘走我身上所有的果子,把它们变卖成钱,这样,你就有钱买玩具了。”男孩高兴万分,他采下树上的全部果子,兴高采烈地走了。从此,孩子再也没有来…  相似文献   

3.
老子论慈善     
一、《道德经》有无慈善思想老子所著《道德经》中有十分有名的一章,文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第5章,如无特别说明,本文所引老子文皆出自王弼注本,  相似文献   

4.
“5·1”限烟;“6.1”限塑。俩月启动两项措施,虽说都为环保,但毕竟直碰了百姓的日常生活。“限烟”暂且不提,专说“限塑”,百姓们因此再度拾起菜篮子,厂家商家重新洗起包装袋的牌。崇尚绿色消费,将环保理念化作实际行动,好事!  相似文献   

5.
那棱游于稼穑之间的精灵,梦幻般停栖在他墨香飘溢的书卷上。此时,天地无语,楠江静默,成熟的稻穗低眉垂首,散发出醉人的清香。他一下子被感动了:他与红晴蜓如此切近,人与大自然如此和谐!他伸出一指,想与小精灵“握握手”,它却倏然振翅升空,像一则旷世绝美的童话。望着那时远时近,忽高忽低翩然飞舞的红晴蜓,他不由暗生羡慕:“要是我也能像它那样快乐飞翔,该多好呵!”于是,梦如种子一样落入心田。  相似文献   

6.
讲正气,着眼于“为人”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舍。宋代名士文天祥作《正气歌》以明志:“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日浩然,沛乎塞苍冥。”,他把“正气”看成是“为人”的道德规范中最根本的准则和价值取向中至高无上的追求,生则必秉正气而不移,  相似文献   

7.
冯立 《华夏文化》2002,(2):55-57
我国民主革命的先驱,爱国诗人,烁今震古的书法艺术大师于右任先生,一生经历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从封建帝制的被推翻,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他都勇敢地站在民族斗争、阶级斗争的大风浪之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祖国的社会进步,付出了毕生精力。特别是自从同盟会完成辛亥革命后,在国共合作期间,他呼吁:“在此革命期间,应断然合为一家”,“合则两益,离则两损”。这种思想直到抗战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他都明确予以支持.实在令人钦佩。在书法的革  相似文献   

8.
上古的泰山     
汉武帝在泰山脚下祭祀大典后,把大队人马留于山下,只带已故将领霍去病的儿子,君臣二人神秘地登临泰山。当他置身泰山顶上时,这位睥睨千古、雄视万邦的帝王,情不自禁地发出由衷地赞叹。“封禅”的主要目的是向天地报功,流芳千古。因此“刻石纪号,著己功绩”是“封禅”的重要内容。汉武帝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浪漫、昂扬、进取的时代,文治武功,显赫一时……而汉武帝却在泰山极顶立了一座无字碑。无字碑,不是普通人可随意竖立的,惟有功德盖世、境界极高、语言文字不仅不能精确表达反而可能有损者才能立之。因此,汉武帝的无字碑,在表达他对天地…  相似文献   

9.
郑晓江 《寻根》2002,(5):95-97
周敦颐,湖南道州人,生于北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卒于神宗熙宁6年(1073年),字茂叔,号濂溪。周敦颐入仕51年,政绩显赫,深得百姓赞扬。他还是宋代理学的开创,影响了中国思想史八百年的基本走向,清康熙帝称之为“有宋理学之宗祖”。他撰写的《爱莲说》脍炙人口,其写《太极图说》、《通书》,虽然仅数千字,但却成为宋明理学的奠基之作。他的人品更是被黄庭坚赞为“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其晚年居于濂溪书堂。  相似文献   

10.
《贞观政要》中唐太宗治国与用人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9~649年),出身于陇西贵族,唐高祖李渊次子。他文韬武略,为建立唐王朝立下过赫赫战功,因功勋卓著被封为秦王。后在玄武门发动政变,迫使李渊交权,即皇帝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政治清明,百姓富足,国家强盛,被称为“贞观之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