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读什么音? 艾克特 @是什么意思? 汤姆林森是E时代我们不能忘记的人:就因为他选择了@,伊妹儿产生了。早在1971年的时候汤姆林森就在研究一个程序.他想做到把某个程序的文件转移协议与另外一个程序的发信和收信的功能结合起来.从而使一封信能从一台主机发送另外一台主机上.经过很多次的努力.他的第一个邮件诞生了。此时计算机刚刚通过阿帕网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2.
杨伟光与中国新闻事业是这样结缘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他学的是报纸新闻学,曾在报纸实习;六七十年代,他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任职,从编辑、记者直至任副台长;八九十年代,他任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台长,他和其他台领导一起带领全台职工把中央电视台建设成为世界大台。他是怎么抓住报  相似文献   

3.
电子邮件(E-Mail)也称电子信箱,是一种快速、高效、廉价的现代信息传递工具,它提供了不同通讯网络的电脑变换信息的途径,使得不同信号的电脑联网后用户相互通信。在目前通达200个国家的因特网(Intemet)上,电子邮件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工具之一。多媒体电子邮件(包括中文)的诞生,不仅能传输文字,还可以传输图文、动画、语音、图像等多种信息,为它的更加广泛应用增添了更加艳丽的色彩。  相似文献   

4.
网络让你能够访问全球数百万网络服务器,收发电子邮件、访问各种数字内容,同时它也给你的电脑和电脑里的个人信息带来威胁。如何克服2007年的三大网络威胁?  相似文献   

5.
在网络技术无孔不入的时代,邮件新闻学(Inbox Journalism)迅速成为西方新闻圈最热门的话题。所谓邮件新闻学,就是通过电子邮件(E—mail)采访获取新闻素材的新闻报道方法,也是继现场采访和电话采访之后新出现的报道手段。  相似文献   

6.
李宇 《声屏世界》2013,(10):61-63
随着数字电视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与融合,世界电视技术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电视播出终端不再局限于电视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正成为日益普及和重要的播出终端。据预测。欧洲智能手机的数量将从2013年的4.21亿台增长到2016年的7.37亿台。平板电脑也将从2013年的7100万台增长到2016年的1.85亿台。  相似文献   

7.
明天的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年以后,美国还有多少人看报纸?我们已经从工业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电脑,互联网络……这一代的美国孩子可以说是看电视、玩电脑长大的,连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也已经习惯于一早起来就打开电视和电脑,通过它们来获取知识、了解世界,同时从事娱乐、交友、通信,甚至购物。而我们,则已成为即将过去的一代。电子媒介——将取代纸质媒介,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它的速度比工业革命要快……” 在美国新闻总署纽约办事处,哥伦比亚大学的新闻学教授彼得·赫尔沃特,一见面就这样向我们中国新闻代表团阐明他的观点。这位曾长期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供职的老资格  相似文献   

8.
经济新闻在新闻报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它直接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生活,直接反映国内外、省内外、区内外的经济生产和经济形势,所报道的内容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休戚相关,因此备受广大受众关注。我国著名新闻学家萨空了先生在其著作《科学的新闻学概论》中指出:“世界上新闻报道最为人类所注意的,第一是经济新闻,注意的人也最多。”他还指出:“人类最初注意新闻,绝非出于人类的好奇心,实在是由于生存的需要。就是到今日也仍然是他们生存关  相似文献   

9.
蔡巍巍 《记者摇篮》2006,(11):19-19
心理学与新闻学的内在关联早在1918年,中国新闻学的祖师徐宝璜先生在其专著《新闻学大意》中有过深刻地论述,他认为“,新闻学常与心理学发生至深之关系。新闻之精彩,即吾心理上之产物也。”1923年,我国著名报人邵飘萍先生出版《实际应用新闻学》,也曾专门论述过此问题。由此可见,在我国新闻学研究一开始,一些学者就已经意识到新闻学与心理学的密切关系。正确将心理学运用在新闻采访中,将对新闻采访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一、产生新闻敏感的心理基础新闻敏感即记者能够敏锐地发现和捕捉新闻的一种特有素质。从心理学的视角看新闻敏感,它是记…  相似文献   

10.
罗昶 《编辑之友》2011,(12):82-84
2010年1月,美国苹果公司正式发布了其平板电脑iPad。iPad作为新型移动多媒体终端,集互联网浏览、电子邮件收发、电子书籍与报刊阅读、音视频播放等功能于一体,以其简洁的设计、卓越的性能迅速占领了全球平板电脑市场。有分析师预测,2011年苹果将销售3370万台iPad,在销量达4700万台的平板电  相似文献   

11.
密苏里新闻学院是世界上最早的新闻学院,是世界上第一个授予新闻学学士(1913年)、第一个硕士(1921年)、第一个博士(1934年)的新闻学院,被誉为"新闻学圣殿"。密苏里新闻学院也是迄今与中国交流最为密切的新闻学院。在1908年9月密苏里新闻学院开学之际,黄宪昭进入该院学习新闻学,是第一位留学密苏里新闻学院的中国人。1912年,黄宪昭顺利毕业,成为第一位在密苏里新闻学院而获得新闻学位的中国人,密苏里新闻学院也宣称:他是"第一位国际留学毕业生"①。在他开启了中国人留学密苏里新闻学院之门后,至新中国成立先后有62人前往密苏里新闻学院学习  相似文献   

12.
新闻学从20世纪初创发展到今天,已经取得了许多傲人的成绩.从梁启超的"耳目喉舌论",到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创立,开启新闻学教育的发端,这其中,每一个人的作用都不可小觑.黄天鹏作为我国著名的新闻学者,四十年如一日地从事新闻学教育,他在复旦大学创立的"新闻研究所",开创了以实践为先导的新闻学教育方式,作为徐宝璜的学生,他的理论和实践活动对中国新闻学教育的影响颇深,并且对今后的新闻学教育仍然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九十周年。也是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建院一百周年。一位关键的新闻人物曾将这两家新闻学院紧密相联。他就是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创始人、世界新闻教育之父——威廉博士。  相似文献   

14.
科学使人类进步。新闻工作者必须懂科学。这是高尔基新闻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他对无产阶级新闻学的宝贵贡献。作为一个老报人,高尔基非常重视科学的作用。他说:“自然科学犹如阿基米德杠杆,它是唯一能使整个世界面向智慧和光明的推动力。”在长期从事报刊编辑和新闻记者的工作中,他敏锐地感觉到,科学的发展必然会深入  相似文献   

15.
姚劲松 《青年记者》2006,(23):15-16
200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了张立伟先生提出的“黑板新闻学”,他界定“黑板新闻学”是:它的市场就在教室,学生付出时间和金钱来交换一些含糊等于玄妙、纠缠等于严肃、罗嗦等于强调的知识;到了媒体接触实际后,才发现那些黑板上的汤汤水水九分无用一分歪曲……读后,不禁拍案叫绝  相似文献   

16.
郝雨 《当代传播》2005,(2):10-13
本论题的核心概念--"世界图景"是英国传播学家霍尔率先从理论上涉猎的具有哲学意味的新闻学概念。本文特意将其上升为一个哲学命题整体地把握与系统地研究,力图由此而延伸到新闻学的方方面面,努力将新闻学的研究推向哲学化的高度。世界新闻学已经有了百余年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部结构合理、包涵广泛、使用方便、内容新颖的新闻知识工具书——《新闻学大辞典》,目前已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它是中国第一部新闻学大型辞书。这本180万字的《新闻学大辞典》共收词5368条。主要内容包括:新闻学词语词条、新闻事业词条、新闻人物词条、新闻界事件词条、新闻作品及新闻奖词条、新闻学论著词条、新闻文献法规词条。收词面广及古今中外。这本辞典还设置了中英文目录,附录部分收录了《世界新闻传播史大事记》、《海外华人报刊一览表》、《中国当代报刊一览表》等等,这无疑为中国新闻事业走向世界,也为世界各国新闻界走向中国拓开了一个窗口。该书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舆论研究所所长甘惜分主编;全国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和研究者为该书纂稿。  相似文献   

18.
概念是构建知识体系的细胞,自主概念是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基础。当代中国新闻学的自主概念,主要是指由当代中国新闻学知识共同体提出的具有原初界定权、解释权的原创性概念。构建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逻辑前提是构建起自主的新闻学概念体系。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概念(体系)有自身的来源渠道:在知识生产主体上,它主要是由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主体提出的;在客观对象上,它主要是对当代中国新闻实践方式、实践观念的反映和呈现。除此之外,自主概念也来源于对世界各种类型新闻学概念的反思批判、吸收借鉴与改造转化,来源于对其他学科概念的迁移、转换与运用。这些来源渠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为源源不断、与时俱进的自主概念创造提供了不竭的源泉,也为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创造与更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名刊要览     
走近乔布斯的iPad 苹果公司最新的iPad平板电脑当然也能完成从日历、电子邮件、网络浏览到视频音乐和游戏在内的各种任务,但它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工具”,苹果设计师们不断修改iPad,实现用户和内容处理之间的无障碍接触,以此来贯彻苹果一贯的设计主旨,那就是实现产品和用户之间的人性化互动。  相似文献   

20.
问:什么是边缘新闻学? 答:边缘新闻学指的是新闻边缘科学,是一种边缘性、交叉性的新闻学科。我们知道,科学,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是以客观世界为对象的系统性的理论知识。为了研究方便,人们创立了一门门学科,分别研究客观世界的某一部分或某一侧面。但是,客观世界是一个整体,它的各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