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4 毫秒
1.
《内人蹋毬赋》中内人所蹋究竟何毬?这个问题在《体育文史》上引起了争议,确是一件极有益的事情。目下观点有二:一是李国华同志的,他撰文“认为这首赋是写女子足球”,(见《体育文史》84年3期《〈内人蹋毬赋〉译释》);一是陈昌怡同志的,他认为是写女子“站在木球上一边转蹋一边表演”(见《体育文史》85年3期《“内人蹋球”不是女子足球》)。对于这两种大相径庭的观点,笔者在  相似文献   

2.
李国华同志在《<内人蹋毬赋>译释》一文(载《体育文史》一九八四年第三期下称《译释》)中,不同意张帷一同志的“蹋球是人站在一、二尺高的彩画木球上,翻飞双足,滚动木球所进行的一种运动”的意见,而认为内人蹋毬是女子足球。这样争鸣是很有益的,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体育运动的情况。但《译释》的根据不足,有牵强之处,现提出与李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3.
《体育文史》一九八四年第三期登载了李国华同志的文章《(内人蹋毬赋)译释——兼与张维一同志商榷》,文中提出了与我在一九八三年《体育文史》第三期上发表的文章中的解释完全不同的看法。作者说,根据“对‘蹋毬’的两种解释和其他资  相似文献   

4.
中国女子足球运动最早兴起于唐代。李国华同志将唐代人无名氏所作《内人蹋毬赋》详加译释,写有《<内人蹋毬赋>译释》一文(见《体育世界》1983年第六期),不失为一篇研究古代女子足  相似文献   

5.
《体育文史》一九八五年第一期中所刊窦力同志《〈内人蹋毬赋〉译释辩导》,对我所写的《〈内人蹋毬赋〉译释》一文中的两处译释提出不同的意见,我个人表示感谢。另外,对窦力同志认真钻研精神,表示钦佩。但是,对这两处译释,我还是保留我的意见,现在再论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鞠域鞠城与鞠室 “鞠域”最早见于《史记·卷一百十一·骠骑列传》:“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蹋鞠也。”南朝宋人裴骃《集解》云:“徐广曰:穿地为营域。”营,造也。营域,就是建造毬场。唐·张守节《正义》云:“按,蹴鞠书有域说篇,即今之打毬也。”《域说篇》就是关于蹴鞠毬场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一、球场 中国古人丈量地面距离,常以“步”作单位。韩愈《汴泗交流赠张仆射》诗中有“毬场千步平如削”句,谓唐代球场周长在千步左右。 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诗云:“打毬筑场一千步”。陈元晋的《打毬口号戏陈统制》诗又云“筑场千步柳营东”。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社会里,人们对这些运动服装巳经司空见惯,毫不惊奇。但在古代社会,我们的祖先在从事某些体育活动时,是否也有专门的运动服装呢?回答却是肯定的。 以中国古代马球为例,就能看出唐、宋时代的马球运动,不仅要挑剔马匹的优劣,球子的色彩,球杆的花纹、质料,而且对打球服装也极为讲究。唐李廓的“长安少年行”一诗中就有“长陇出猎马,数换打毬衣”之句。这里的“数换打毬衣”可以作两种理解:一种是,一场毬一  相似文献   

9.
1971年7月——1972年2月,陕西省博物馆和乾县文教局联合组成发掘组,对座落在陕西乾县乾陵公社杨家窪北面高地上的章怀太子李贤的墓葬,进行了首次发掘。发掘结果,除有墓室石刻、墓志铭和六百多件随葬品出土外,还有五十多组大都保存完好的壁画问世(参见《唐章怀太子墓发掘简报》,载《文物》1972年第7期)。在这些出土壁画中,有一幅反映唐代骑马打毬实况的《马毬图》(见本期封底)。这是研究唐代马毬发展史的一件珍贵文物,受到有关人士的极度重视和珍爱。  相似文献   

10.
宁夏民间“打木球”源远流长,尤其在回族聚居的乡村堡寨“打木球”早已成为乡风习俗,是回族青少年十分喜爱的传统体育游戏。一“打木球”,宁夏民间俗称“打毛球”、“赶牧球”和“赶木球”等。近年来一些学者对宁夏民间“打木球”的源流也做了颇为有益的研究和探讨。宁夏民间木球游戏旧称“打毛球”。“毛球”为何物?有人认为,是“从牲畜身上‘滚’(抓)下来的毛玩弄成球形”。也有人认为,木球“因其球如铆钉状”,而非圆形球体应叫做“铆球”。还有人认为木球其形为木质卯头应称之为“卯球”。笔者认为,宁夏民间打木球起源于“打毛…  相似文献   

11.
文章力图通过对王建《宫词》的个案研究,考察隐藏在这些宫廷体育游戏背后的严肃性,追寻唐宫游戏中保存的一些已经被淡忘的历史记忆。唐代宫中这种皇帝钟爱的游戏,对宫中的建筑、音乐等方面影响颇深,唐代宫中的马毬场的主体建筑是"打毬便殿",其形制非常特别,整个马毬场被"司马墙"环绕,中间却伫立着一栋"玉楼"以处乐队,乐伎吹奏急促的"龟兹曲"为皇帝的打毬活动伴奏恼禄固乇鹬赋?在与皇帝对垒的时候,由于宫中讳言"反"字,臣下都很识趣地不作背身击毬的动作,也不敢争夺属于皇帝的"第一筹"之殊荣。  相似文献   

12.
王晓青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4):459-460,483
木球是一项新兴的休闲体育运动,它具有男女老少皆宜、简单易学、健身益智、娱乐休闲等特点;根据木球运动的特点与功能,并对高校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在高等院校大学生中开展木球运动的可行性,为进一步开展木球运动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木球     
木球运动90年代初期产生于中国台湾地区,1994年10月传入美国,今年8月作为祖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体育交流传入北京,引起众多人的兴趣。这种木球吸取了高尔夫球的击球方式,门球的攻门特点,形成一种在草地上进行的新兴运动。因其球体、球门和球杆均为木质构成,故称木球。  相似文献   

14.
《史记·苏秦传》曾记载齐国都城临淄的体育娱乐活动:“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秦汉时,六博仍是当时宫廷和民间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之一。所谓六博?如何博法?对于广大青年读者来说是不大了解的。本文向你们提供了这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15.
新年伊始,体育界便呈现出朝气勃勃的景象。全国的“体育热”在新的一年里将会出现新的势头,这是国家兴旺,人民幸福的标志。在这样的形势下,《北京体育》改刊为《体育博览》,《武魂》、《围棋春秋》正式出刊,这是一件十分可喜的事,也是“体育热”在体育宣传上的反映。没有体育不会有体育  相似文献   

16.
生活态度     
体育是一种生活态度。《中国体育》是一本体育杂志?还是一本"生活态度"杂志?比较准确的表达也许是:《中国体育》是一本用体育来展现生活态度的杂志。体育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米卢说,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就印在他戴的棒球帽上。米卢火的时候,这句话也火。大家都说,是啊是啊。他走了,大家的态度又变得含糊起来.  相似文献   

17.
一、解题 《内人蹋球赋》,《文苑英华》没署作者名,《古今图书集成》说“阙名”。但此赋系唐朝时的作品,这是无疑的。 一、“内人”,即赋中所说的“嫁”、“宫女”,指宫廷中的大使艺人。唐、崔令钦在《教坊记》中说:“使女入宜春院,谓之内人,亦曰前头人,常在上前头也。其家犹在教坊,谓之内人家”。明朝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十四》说:“宜春妓女称内人,声色尤殊”。  相似文献   

18.
马球运动在历史上多称为“击毬”,“打毬”或“击鞠”等,是我国古代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体育运动项目。它起源于汉魏,盛于唐宋,衰于元明,到清代更加衰微。在元代以前的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不但中原一带的汉族人民爱好这一运动,而且居住在我国北部边境的藏族、蒙族及居住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同胞也爱好这一运动。所以说它是在我国流行时间较长、流行地域较广、影响也较大的一种球类运动。  相似文献   

19.
高中招生考试体育,这是历史上从来未有过的新鲜事,是学校体育深化改革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措施。这一措施不是一时灵感想出来的招儿,而是《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明文规定了的。《条例》规定:“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国务院批准了这个《条  相似文献   

20.
《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第6期刊登的《走进体育语言——对体育与竞技思想混乱问题的认识》一文(以下简称《走》文),是近年来在讨论体育概念问题上具有较大影响的作品,有必要加以讨论、评说。 一、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走》文在最后一大段的开头说:“长期以来,我国体育界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体育观的争论。一种是以强身为目的、以运动为手段的体育观,另一种是以运动为目的、以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