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总结新生儿肺炎的临床与x线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178例新生儿肺炎的临床及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8例新生儿肺炎中。吸入性肺炎120例,其中表现为肺门影模糊、肺纹理增粗的87例。表现为斑点状及斑片状阴影的33例,并发肺不张的21例:感染性肺炎58例,其中表现为双肺广泛点片状影的42例,表现为心缘及横膈边缘模糊的16例。结论:胸部摄片是诊断新生儿肺炎必不可少的手段。须提高胸片质量、并密切结合临床体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trphy,DR)中双能量减影(dual energy subtraction,DES)技术在胸部疾病,特别是外伤性肋骨骨折、少量气胸及结节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6.10~2007.8月于我院就诊的120例胸部外伤或肺部疾病患者,进行DR双能量减影胸部后前位X线检查,分别获得标准影像、软组织影像和骨骼影像;本组病例分别由两组(每组2人)经验丰富的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分别阅片、分析、诊断,对影像质量进行评价,并形成一致诊断意见。结果:本组120例患者共摄取DES片360幅,均能满足临床诊断。其中胸部外伤102例,肺炎8例,肺结核5例,肺癌合并阻塞性炎症2例,矽肺2例,结节病1例。DR标准片图像质量优良,可显示骨性胸廓结构和肺纹理;DES骨骼影像在显示心影、腋中线、膈下腹部脏器结构重叠的肋骨方面优于标准影像;软组织影像在显示肺内小结节病灶优于标准影像。结论:胸部DR双能量减影可清晰显示肋骨骨折,少量气胸和肺内病变,特别是对隐蔽处轻微骨折,少量气胸和肺内细小病变的诊断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双能量减影技术在儿童胸部外伤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0例胸部外伤患儿应用DR双能量技术摄取正位胸片并对影像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150例患儿中有56例发现有肋骨骨折,其中通过标准常规胸片发现的有43例,而通过双能量减影技术处理后的骨组织图像均可发现有肋骨骨折。结论:经DR双能量减影技术处理后的骨组织像能显著提高儿童胸部外伤后肋骨骨折的显示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婴幼儿胸部X线透视,会引起血液中白细胞减少,对健康不利。给小孩X线透视主要是检查肺部疾患,但对婴幼儿胸透是很难发现肺结核的。现在婴儿出生后一般都接种卡介苗,已获得对结核病的免疫力,因此也就没有必要进行X线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胸部X线表现及变化规律。方法 :分析 5 1例经临床确诊的SARS患者一系列胸部X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均以发热为最早发病症状 ,10 0 %患者在发病后 1周内X线胸片出现局灶性斑片状模糊阴影 ,2周内达到高峰 ,15 .6 %患者为双肺多肺炎性病变 ,5 2 .9%患者为左肺 ,右肺为 31.4 % ,大部分肺野受累 ,病情重 ,98%患者在 4周内肺部阴影逐渐消散。结论 :肺部病变越早 ,范围越广 ,发展越迅速 ,临床症状越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开胸术后氧气雾化吸入的效果。方法:将50例开胸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超声雾化和氧气雾化吸入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排痰量和氧饱和度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咳痰量、排痰总量、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开胸术后患者行氧气雾化吸入疗效优于超声雾化吸入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两种雾化吸入方式对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的影响。方法:对60例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分别采用氧气雾化吸入和超声雾化吸入,观察SaO2变化和主观感觉。结果:氧气雾化吸入比超声雾化吸入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治疗中有明显的优点,避免了雾化吸入过程中由于血氧饱和度下降引起的各种不适。结论:对于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氧气雾化吸入明显优于超声雾化吸入。  相似文献   

8.
胸部X线检查对于诊断宝宝的肺部疾病很有帮助。临床的检查方法有两种,即胸部X线摄片(简称胸片)和胸部X线透视(简称胸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抗精神病药对ALT的影响.方法:对住院单用某种抗精神病药的39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入院时,入院1月、2月进行肝功能检查.ALT超过40单位为异常,超过80单位为肯定异常.结果:各种抗精神病药均有一些病例出现ALT升高,其中以氯丙嗪影响最大达40.2%,其余为氯氮平25.6%,奋乃静20.7%,利培酮19.6%,氟哌啶醇17.6%,舒必利15.6%.结论:ALT受各种精神病药影响建议临床用药控制在最低有低有效剂量,并定期检查肝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胸部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1例,所有患者均行胸部小切口微创手术(右胸部小切口手术).选择同期行传统的胸部正中切口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1例,进行观察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死亡率为9.52%显著低于对照组死亡率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输血量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小切口微创手术切口隐蔽美观、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能有效减少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及疼痛,能很好的保存胸骨的完整度及部分完整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及中药保守治疗,观察非手术治疗植入性胎盘的疗效。方法米非司酮50mg口服,2次/d,共服5d;甲氨蝶呤20mg,1次/d,肌肉注射,连用3d;5天后口服中药生化汤加味。结果 10例植入性胎盘患者住院7~24d,均痊愈出院。结论保守治疗对植入性胎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周作人的散文言志论提出以来,受到了多方的责难。周作人的"言志"不仅是言个人之志,更为重要的是借个人言志寄寓自己的文学、文化理想,主要是追求传统的审美品格和反对文学的功利色彩。当然,周作人的"言志"说已不同于"五四"时期健全的文学个性论,而是一种消极的个人主义文学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栓塞的诊断方法,分析常见误诊原因,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降低误诊、误治。方法:收集了30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及误诊情况,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肺栓塞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医生,尤其是部分外科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故误诊率高。30例病例误诊肺炎11例,肺结核4例,胸膜炎3例,慢性阻塞性肺病2例,肺心病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5例,急性左心衰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结论:肺栓塞早期临床诊断有一定困难,临床医生应提高对病症的认识,对有高危因素患者新近出现气促、胸痛、咯血、呼吸困难和新发肺部浸润影,经治疗症状无缓解,应考虑肺栓塞可能,尽早完善CT肺动脉造影检查,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住院肿瘤患者的疼痛控制情况,以及癌痛对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癌痛护理实施提供依据。方法:对376例住院肿瘤患者进行了调查,调查采用癌痛患者疼痛调查表,其中包括疼痛部位调查,24 h疼痛的轻重程度调查,使用止疼药物的调查,24 h受疼痛影响的程度。结果:本组患者目前的癌痛评分(NRS评分)平均为(4.10±2.48)分;有过疼痛的患者为371例(98.67%),既往使用口服药物止痛208例(89.27%);使用过非药物止痛疗法的患者有189例(50.27%)。生活质量在24 h受疼痛影响的程度,影响最大的是日常生活(6.51±2.43)分,影响最小的是睡眠(3.46±2.62)分。结论:疼痛对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住院患者癌痛控制效果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并发气胸的细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效果。方法:对某院自2001年1月至2005年9月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发生的53例气胸患者中有较明显胸闷、气促的6例患者进行细管(选用16号20cm长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的疗效观察。结果:6例患者气胸全部治愈,肺复张时间(指插管至肺完全复张所需时间)1~3天,效果满意,未出现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使用细针(20G切割针),并发气胸时胸膜破裂口较小,往往形成闭合性气胸,使用细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不仅取材容易,操作简便,病人痛苦少,而且疗效满意,无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口服理中丸联合艾灸中脘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理中丸配合艾灸中脘;对照组静滴奥美拉唑针,口服多潘立酮片。治疗2周后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88%,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口服理中丸配合艾灸中脘的方法治疗脾胃虚塞型FD优于静滴奥美拉唑针、口服多潘立酮片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孙绰《论语》注集先秦、汉晋孔子形象之大成。在其《论语》注中,孙绰一方面结合三玄及其魏晋玄学的学术成果,继续将孔子老庄化、易学化,体现了《论语》在东晋的进一步玄学化特征;另一方面又结合东晋玄学家注经的返儒特色和当时佛学的深入,大力挖掘、恢复《论语》文本中原有的孔子圣师形象,保留了汉注中孔子神学化的痕迹,更将其佛学化,深刻地展示出东晋儒家经传诠释的两大特征———儒玄双修与援佛注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饮酒后低血糖昏迷的发生机制及诊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急诊酒精中毒患者16例,根据其入院时临床表现及低血糖程度,给予高糖及纳洛酮静滴,观察患者治疗后的症状及血糖改善的变化。结果:经过2h治疗后所有患者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昏迷患者意识逐渐恢复,心悸,震颤,出汗等症状好转,复查血糖在4.4~6.2mmol/L后出院。结论:空腹及有肝病史患者在大量饮酒后易出现低血糖表现,发病机制是酒精在肝脏内代谢,可抑制糖异生引起低血糖;此外,饮酒后乙醇可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加导致低血糖发生。同时,需要注意与醉酒症状及脑血管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19.
宓妃这一形象源于神话,而文人对她的解读和看法各有不同,屈原和曹植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屈原的《离骚》中,宓妃是一个骄傲无理、轻浮淫游、变化无常的否定形象;在曹植的《洛神赋》当中,她却是一个缠绵痴情、凄美生怜的肯定形象。追溯形成此差异的原因,便是心境与际遇使然。“否定”出自于屈原的彻底绝望,“肯定”来源于曹植的一线希望。  相似文献   

20.
父亲印象指的是人的记忆和想象中的父亲形象。研究随机选取了包括初中、高中在内的4所不同类型学校的423名学生,采用自编问卷探讨中学生的父亲印象。结果表明:中学生对父亲印象是普遍认同和接受的;"父亲个性印象"的满意度最高,"父亲时代印象"的满意度相对较低;现代父亲基本上已经建立起对孩子的赏识教育观念,但却很难成为孩子眼中跟得上潮流的父亲。"与孩子一起成长,与时代一同进步"是现代父亲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