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科学家博客h指数评价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博文数、点击量两个方面定义博客类h指数:hb、gb、Rb,对科学网总排行前30名科学家博客2007-2009年间数据进行计算,并将其与博文数、点击量、篇均点击量和链接量、网络影响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博客类h指数与博文数、篇均点击量之间分别存在中、高度相关性,认为博客类h指数具有一些新特点,在博客影响力评价方面将是一种有益工具。   相似文献   

2.
h指数自2005年被Jorge E. Hirsch提出后,因其具有计算简单和适用范围广等特点而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许多研究者在h指数的基础上,对h指数进行修正,并提出了多种衍生指数。为深入了解这些同源性衍生指数间的关系,评估它们在不同层次人才评价中的应用效果,选择15种主要类h指数,以2008-2011年SCIE收录的农业科学领域114 643篇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15种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大数据情况下A指数和m指数与作者论文质量密切相关;g指数、hw指数和R指数能更好地评价高产高被引作者;hw指数和χ指数在评价高产低被引作者时效果较好;π指数、χ指数、m指数、A指数、hw指数、e指数对低产高被引作者评价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继承p指数的思想,提出基于引证文献的单篇论文评价指标pq指数、基于参考文献和引证文献的综合性单篇论文评价指标pc指数,以综合评价单篇论文的学术质量。[方法/过程]选择图书情报学2013年的载文做样本数据,对pq指数、pc指数进行验证。[结果/结论]发现在测度单篇论文学术质量时,pq指数不仅继承了h指数、学术迹基于引证文献评价单篇论文的优势,而且分别在数值区分度、计算过程复杂度方面优于h指数和学术迹。pc指数将单篇论文的引证文献、参考文献综合在一个评价体系中,不仅具有pq指数、h指数、学术迹的性能,而且为单篇论文评价方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具有全面反映学术论文内容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的综合优势。  相似文献   

4.
p 指数运用于人才评价的有效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指数用于高发文、高引用的学者评价是有效的,但对低发文、高引用的学者进行评价存在缺陷,且数值易于雷同,不易区分。p指数在学者研究绩效评价方面具有同h指数相一致的维度,它不仅考虑学者的被引次数(C),而且考虑学者的研究质量指标——平均被引率(C/N)。以图书情报与文献学科领域49位专家为例,对比分析专家的发文量(N)、被引次数(C)、平均被引率、专家h指标、g指数、p指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论:p指数优于现有的h指数、g指数,更具有评价的合理性,应在更大范围内进一步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针对P指数不能反映评价对象引文分布的P缺陷,在P指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引文分布的指数计算方法。[方法/过程]引入发文-引文分布曲线和学术矩阵表征期刊的引文分布,利用期刊评价的非参数统计方法,通过将引文数据进行分区划分,基于P核和P尾内有引用的论文,采用期刊的平均引文率代表零引用论文的影响,重新定义P指数的计算方法,提出Pnew指数。为避免学科差异对期刊评价的影响,以仅属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电子电气工程类目下有5年影响因子的53种期刊为研究对象,分别统计期刊的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H指数、P指数、Pnew指数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及差异性分析,以验证Pnew指数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结果/结论]结果表明,Pnew指数与H指数、P指数等多个关键指标的相关性较好。与P指数相比,Pnew指数既延续了其高灵敏度与高区分度的特点,又对P指数相差无几但引用分布大不相同的期刊有更好的显示度和辨识度,而且能够矫正引文分布对P指数评价的偏差。  相似文献   

6.
全面分析h指数、g指数、hg指数、R指数、标准化(h, R)指数以及Hm指数等在科研机构影响力评价时的特点,根据Hm指数的思想,构建Rm指数,去除R指数中的机构(论文)规模效应。选择黑河流域资源环境领域科研机构作为评价对象,分析这些指数评价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现有指数能够从不同侧面评价研究机构,相比较于其他指标,Rm指数在评价科研机构的论文产出时,是一个相对更加综合和全面的指标,其去除机构(论文)规模效应的效果比Hm指数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
h指数及其扩展指数用于机构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h指数及其扩展指数对我国大学图书馆进行评价研究,利用增长速率Vh对图书馆h指数成长性进行分析。提出元A指数、标准化(h, A)指数和元标准化(h, A)指数。研究表明:h指数及其扩展指数能够很好地对图书馆及其作者群体进行评价;Vh能够很好地对图书馆h指数成长性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8.
hm指数——对h指数的修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学梅 《图书情报工作》2007,51(10):116-118,16
为克服h指数评价普通科学工作者学术贡献时存在的局限性,对h指数进行一次修正,设计出一种适用范围更加广泛的hm指数。并且在详细阐述hm指数的定义、原理的基础上,使用hm指数对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界部分作者学术贡献进行评价,通过分析评价的结果,一方面检验利用hm指数评价科学工作者的学术贡献的可行性;另一方面描述利用hm指数评价科研人员学术贡献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最后总结利用hm指数开展学术评价存在的某些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合著作者贡献大小分配权值的p指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为了合理平衡合著论文中作者的科研贡献,在总结前人p指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合著论文作者署名次序与作者贡献均等问题,提出基于合著作者贡献大小分配权值的p指数方法,以使p指数用于人才评价时更加有效合理。[方法/过程] 以图书情报学领域两位作者的科研论文产出为例,通过数据统计与对比分析得出4种不同p指数方法的计算结果。[结果/结论] 发现只考虑独著和第一作者发文情况的p1指数与不考虑合著只要参与就计一次的p2指数属于极端的处理方式;而按均分合著者权重计算的pa指数忽略了著者署名次序的问题;根据娄策群的作者贡献率等级分配法计算所得的pw指数不仅考虑到作者合著情况,还考虑到对于一篇科研论文处于不同署名位次的作者贡献率不同。因此,根据贡献大小分配权值的pw指数更具有客观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用h指数对我国图书情报学界作者进行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学梅 《图书情报工作》2007,51(8):48-50,79
介绍一种新的评价科学工作者综合影响力的方法——h指数,以国内90位图书情报学界学者的作品在8年间被引用情况为依据,分别计算出他们各自的h指数,用h指数对他们进行评价,并将结果与一些主要的传统标准进行比较,描述使用不同方法评价时出现的差别,分析产生差别的原因,指出h指数在进行著者评价时所具有的优势和局限,总结h指数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解决颠覆性指数在数学性质上存在的不一致性问题,并探讨颠覆性指数在应用中的影响因素。[方法/过程] 首先指出颠覆性指数D的不一致性表现,然后对其改进得到相对性颠覆性指数Rela_DZ和绝对性颠覆性指数DZ;最后从引文时间窗、学科差异和文献类型3个角度,分析影响颠覆性指数差异的因素。[结果/结论] Rela_DZ算法解决了D关于NR非单调的问题,DZ算法解决了D关于NF、NB不严格单调的问题,从而避免了不一致性;将颠覆性指数的相对性与绝对性两个算法结合,在应用中将更加合理。此外,颠覆性指数Rela_DZ和DZ受引文时间窗、学科和文献类型的影响,因此,在应用时应进行必要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
齐燕 《图书情报工作》2017,61(24):114-122
[目的/意义]首次被引速度是反映文献及其作者或承载期刊的影响力的重要维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后续被引情况。尝试通过一些改进工作克服部分现有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如评价结果区分度过小甚至错误、应用受限,以及不适应出版周期缩短的现实趋势等。[方法/过程]基于文献引用详细信息考察从计时单元细化进行指标改进的可行性,对现有研究中的两类指标进行改进,提出评估首次被引速度的新指标:S类指数(包括SF、Sz指数)和FM指数。考虑到要达到一定的数据量特定学者的发文时间跨度通常相对较大进而数据特征更为丰富的特点,选择他人同主题研究中的我国图书情报与文献学领域10名科研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在CNKI引文数据库中获取324篇文献的首次施引文献,基于"被引-首引文献对"的年度或月度的时间差进行相应指标的计算。[结果/结论]从10位学者的新旧指数的评估结果看,相对于现有研究指标,新的FM指数具有非常显著的区分度及精细度的提升;新的S类指数具有与h指数相近的评价效力,同时其计时数据的客观、稳定的特性使其具有比传统S指数相对更大的应用空间;而且原始数据的获取对数据库没有过多要求,仅需进行一些数据处理和运算的编程工作,具有较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首先归纳Molinari等人对H指数在科研机构评价中局限性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Hm指数的原理及计算方法,指出机构Hm指数的特点及其在科研机构评价中的优势;最后以"艾滋病病毒感染与治疗"主题为案例,分析Hm指数在机构评价实践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指出传统信息检索技术对XML文档的处理,没有考虑其结构信息,描述粒度不够细致,故不能充分挖掘XML文档的表达能力;认为采用元素索引、属性索引和结构索引来记录XML文档的结构信息,可在细粒度上记载XML文档的结构,从而深层次地挖掘XML文档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5.
h指数及其用于学术期刊评价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由J.E.Hirsch提出的h指数被认为是一个评价科学工作者科学成就的好指标,也能很好地用于学术期刊的评价并可与期刊影响因子优势互补。作为实例,计算了《中华医学杂志》的h指数,强调指出了各种因素对h指数数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索引的演变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9):19-23
通过对《中图法》第2-4版索引编制技术的比较,总结分类法索引的编制从单一技术到多种技术相结合、从纯手工编制到计算机编制、从印刷版到电子版和网络版演变的发展趋势,并从架构、编制方法与用户群体三方面展望新版《中图法》索引的编制。  相似文献   

17.
以实现中文本体三元组的快速索引和更新为目的,首先分析中文本体的知识结构,并通过OWL建模语言将其内部的各种知识单元转换成关系三元组和属性三元组构成的知识网络;然后利用《通用规范汉字表》对体现实体间语义信息的关系三元组进行编码,形成主语前缀和宾语前缀索引表,同时对描述实体特征的属性三元组进行编码,形成主语前缀和主语后缀索引表;接下来详细论述关系和属性三元组的更新方法;最后选取多个本体文件对三元组的汉字索引和更新方法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单字索引能够有效地减少本体三元组的更新和检索时间.  相似文献   

18.
针对Z指数不能实现跨学科领域期刊评价的缺陷,文章通过引入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修正不同学科的引用差异,改进Z指数并提出ZCNCI指数。通过分析ZCNCI指数与Z指数、P指数、SNIP、标准化特征因子、影响因子百分位等指标的相关性和差异性,验证ZCNCI指数跨学科期刊评价的效力。结果表明,ZCNCI指数延续了Z指数综合反映期刊数量、质量和被引分布特征的优势,与Z指数、P指数、标准化特征因子的相关性较高,且克服了SNIP、影响因子百分位的评价缺陷,在跨学科期刊评价中的综合表现较好。ZCNCI指数具有跨学科期刊评价效力,可用于跨学科期刊评价。  相似文献   

19.
著者科学著述指标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钟旭 《情报学报》2000,19(4):296-301
文章应用洛特卡定律、普赖斯定律等研究成果探讨并提出了由科学生产率频率分布指标、不同著述水平著者群的著者率和著文率指标和科学著述能力指标所构成的著者科学著述指标。对1949~1985年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著者的应用、比较研究表明(1)该指标能够科学、准确地考察和评价学科著者的科学著述状况;(2)三学科著者的科学著述指标存在明显的差距,图书馆学著者总体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