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德神学的理性存在是以纯粹实践理性为根据的悬设,其形式表现为: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的二大公设.在其意义上不仅使至善的二因素--德行和幸福得以统一,更重要的是"道德人格的不断完善与至善的相称"使道德世界趋于最完美的相互和谐之中.  相似文献   

2.
在中世纪,哲学的存在与发展是哲学融于基督教神学又与之分离的过程,也是经验精神觉醒的过程,其结果就是哲学重获独立,同时经验精神完全确立,理性从神学转向自然。重获独立的哲学经过基督教神学的重铸,将自然纳入研究范围,获得了经验精神,形成近代自然哲学,为近代科学的形成奠定了直接基础,开辟了中世纪通向近现代的精神之路。  相似文献   

3.
谢鸿昆 《科学学研究》2007,25(4):628-633
要理解近代科学的生发和近代社会的到来,就要认识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理性方法,包括论辩推理、辩证法和证明推理。这些方法被广泛运用于论证基督教信仰,集中体现了中世纪精神的理性方面,是沟通基督教的中世纪和科学的近代的精神桥梁,为近代科学确立起理性标准和活动准则,并在揭示了自身和理性的局限的同时,促使理性转向自然,为近代科学找到了真正的研究领域,为中世纪通向近代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4.
张开逊 《世界发明》2002,25(1):32-33
欧洲中世纪晚期的文艺复兴,最伟大的意义在于人类开始摆脱宗教的精神枷锁,关注真实的世界,关注人本身。神学想继续凌驾于科学之上,已经不可能。自由的理性思考必然导致科学。科学对神学的挑战是从天文学开始的。1512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潜心的天文观测研究,完成了他的著作《浅说》,阐明了一种新的宇宙观: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着太阳运行。不是  相似文献   

5.
张德强 《科教文汇》2008,(3):147-148
十三世纪伊斯兰哲学进入欧洲,重新挑起哲学与神学的争端,波纳文图拉作为当时最重要的神学家之一,他对这一变化的应对具有典型意义。《独白》不是论文或者什么专著,而是类似于今天的散文之类,通过解读这本小书,我们能够知悉作者怎样在维护正统信仰的前提下接受亚里士多德哲学,从而加深对哲学和神学之间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历史上,"冲突与对立"曾被认为概括了科学与宗教、神学的关系。在科学与神学的关系史上有三个重要的里程碑:新的天文学革命、机械论的宇宙观和达尔文的人类起源说。近年来,人们认识到,科学与神学之间的冲突是由于二者对科学知识和神学知识的本质和范围作出了言过其实的断言。科学方法的成功、神学的新境遇以及自然科学的新发展推动了科学与神学的交流与对话。  相似文献   

7.
牛顿早在三百多年前,就因“苹果落到地上”而发现了万有引力。但他进入老年并功成名就后,竟因找不到天体运行的第一推动力而返回到神学的怀抱。他认为是上帝将宇宙推了一把,使得宇宙获得了动力。这一关系到宇宙成因的第一推动力至今仍困绕着整个科学界。  相似文献   

8.
正如今看来,"上帝造万物"是神话故事,可在很久以前,上帝的这个谎言不知道欺骗了多少人。而要想揭穿谎言不仅需要科学证据,更需要勇气,达尔文就是敢于藐视上帝的勇士。达尔文22岁从剑桥大学毕业,并获得了当牧师的资格。但他无心于神学,甚至对"上帝造物"的宗教神话产生了怀疑,常常想:猫与老虎十分相似,它们是不是存在密切的亲缘关系?可为什  相似文献   

9.
工程技术哲学的代表德韶尔是活动在20世纪上半叶的德国著名的技术哲学家,他的最著名的、也是最具争议的理论"第四王国论"或称为"第四批判"是在康德哲学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这一理论沿着康德主义的路线解决了物自体与现象界、科学与道德、自由与必然的分裂问题,完成了对康德哲学的超越,成功地为技术建立了哲学基础.德韶尔的技术哲学思想可以说是充满智慧和富有哲理的,在某种意义上是对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思想的接近,甚至是超越.但是他的柏拉图唯心主义和基督教神学思想,又使他最终与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背道而驰,只能形成同一前进方向的一个分叉,成为我们理解和发展马克思技术哲学的具有借鉴和补充意义一个重要理论.  相似文献   

10.
亚当·斯密的道德哲学包括神学、伦理学、法学和政治学,并把四者融为一体,成为一个和谐的体系。亚当.斯密由于受先验论和经验论的影响,提出上帝、神创造和谐并统领社会的一切,社会应当是一个经济、政治、法律、道德和社会成员个体相互和谐的统一整体。亚当.斯密所构想的社会是资本主义的和谐社会,要扬弃他的和谐思想,为当代中国所要建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发展全局,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原则来建构当代中国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对达尔文的宗教观演化过程的考证。达尔文早年的时候是正统的圣公会信徒,并且在剑桥大学接受神学教育,预备出任神职。但他毕业之后并没有直接成为神职人员,而是随"猎犬号"出海,在南美、澳洲等地进行科学考察。航行归来之后,达尔文渐渐对正统基督教教义产生了怀疑。在心爱的女儿不幸夭折之后,他放弃了对位格上帝的信仰,成为了自然神论者。《物种起源》就是出版于这个时期。到了晚年,达尔文对创造者上帝的信仰也淡化以至于无有,成为了不可知论者。他虽然有的时候仍然倾向于相信超自然上帝的存在,但并未回归正统基督教信仰。  相似文献   

12.
作为启蒙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卢梭认为理性启蒙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它扼杀了人的天性致使道德沦丧,因而必须对启蒙理性本身进行启蒙。在卢梭看来,人只有在自然状态中才能保持他原有的自然本性,因而主张"回归自然",通过"自然教育"来培养道德的人、自由的人,从而最终实现启蒙理想。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行为中,人为什么要遵守道德?马克斯·韦伯把"上帝"的存在作为一个伦理假设,构筑了四个道德生成机制:"德财统一"、"德业统一"、"德福统一"和"德神统一",这四个统一保证了人们从内心上愿意遵守道德.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应从道德信仰、社会道德舆论、道德体制机制和公民道德素质建设入手.营造良好的社会伦理环境.  相似文献   

14.
胥银华 《科教文汇》2008,(10):148-149
“良心”不仅仅是一种道德意识,或作为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唯一标志,“良心”不是人所固有的,也不是上帝赋予的,或完全是经验的产物。良心是道德意识、道德判断、道德评价能力的统一,是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感在内心的体现。良心不是天赋的,它是人们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基于调节社会关系而产生的。了解良心的真正涵义及起源,这有利于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形成科学的良心观。  相似文献   

15.
技术转向、技术时代标志着技术开始进入哲学的视野.技术的现代境遇得以产生.人们在关心技术问题的同时都在探索技术的历史境遇,询问技术"不在场"、"历史性缺席"的哲学根源.哲学中理论重于其他的传统使得哲学理性成为技术这种境遇问题的承担者.然而,人们似乎忽略了哲学的双重品性理性品性与宗教、神学品性.那么,对于技术的"不在场"、"历史性缺席"除了在理性品性中寻求根源外,能否从宗教、神学品性中找寻他与技术的历史境遇之间的关系呢?本文在分析技术现代境遇的必然性的同时对技术的历史境遇作出相应的哲学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世上许多事情都是难以通过人们已知的知识去解释的,对于这种玄而又玄的事物,本人一直给予敬畏的态度。有些科学家称之为“伪科学”,可人类才拥有多少知识,用有限的知识解释无限的世界,这本身就不科学。许多科学家(如牛顿)最终致力于神学研究,就是因为他们实在是无法用已知的知识去解释自然现象,于是不得不从神学中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7.
有人起诉上帝,而法院竟然受理了?这究竟是在维权还是浪费司法资源?上帝成了被告2006年,一名罗马尼亚犯人在监狱中向法院提起一项控告,指控上帝违约。先不讨论上帝是否存在的问题,如果上帝真的存在,那么上帝跟他有什么约定呢,居然会违约?  相似文献   

18.
王志丽 《科技风》2013,(20):217
本文从外语专业学生存在"思辨缺席"的前提出发,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从思辨人格倾向、思辨技能两方面分析我校英语专业学生实际的思辨能力水平,客观理性地评估学生思辨能力的现状,为我们今后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提供一定的实证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张磊 《知识窗》2012,(3X):78-78
<正>高中物理不仅是学习科技知识的基础课,而且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一门基础课,也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思辨能力、开发学生潜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教育。新课程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  相似文献   

20.
正新技术革命书写了人类道德进步的新范式,不仅加快了道德进化的速率,还把道德还原成一种技术性存在。随着人工智能在技术领域的全线占领,由外而内,从肉体到精神,人的道德力得到巨大释放,从"一阶道德"到"二阶道德"再到"三阶道德",传统道德进化的抑制感被突破,技术化道德智能系统正在催生道德进化的新路径。随着人工智能的步伐加快,道德AI超越个体演化成为高效、理性、精准的"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