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的小学教育发展达到了比较理想的均衡状,基本上没有“择校”等现象。究其原因,这与日本推行教师“定期流动制”、实现小学教师均衡配置有密切的关系。学习日本的经验,对于我国小学教师配置均衡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日本小学教师的流动特点  相似文献   

2.
“双减”背景下,师资均衡成为我国目前实现教育均衡的关键,但我国教师轮岗交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却遇到了教师流动意愿不足的难题。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度在推行过程中,也曾遭到教师群体的抵触。而日本遵循自我决定理论关于动机内化的逻辑,采取措施满足教师的关系、胜任、自主之需,促进了教师流动动机由外在调节到认同调节乃至整合调节的转变,使制度得到了教师群体的认可和支持,并形成了“流动是最大的研修”的共识。中日两国教师定期流动制度存在的共性为我国借鉴日本的问题解决思路提供了合理性基础,但鉴于两国在宏观制度层面和问题本身存在的差异,我国在解决本国动机不足难题时,要先完善制度建设,再采取针对性举措。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探析——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关乎教育的公平问题.义务教育的主题词从"重点、示范和效率" 变为"权利和公平".重点中学制度的历史惯性和推行教师定期流动制度的困难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4.
我国各地正在推行的“教师定期流动制”,是来自日本、韩国的“舶来品”。韩国中小学教师定期流动制建设起步早,管理经验成熟。然而,相对于国内学术界对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的介绍较多.对韩国的教师互换制的介绍则相对较少。韩国的经验,能为我们完善教师定期流动制提供一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师资队伍的均衡建设。师资队伍属于软资源。软资源强才能恒强,软资源均衡才是真均衡。"教师定期流动制"作为基础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的一种重要操作模式,在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实行。但是不少参与流动的教师忧心忡忡,人"流"心不"留"。破解这一困局,营造教师流动的  相似文献   

6.
张宏  王洪玲 《文教资料》2006,27(33):44-45
日本教师为什么能走上专业化的道路?这是因为日本具有科学的教师培养体系。本文试图通过对日本教师的养成制度、聘任制度、研修制度、定期流动制度、评价制度做以脉络清晰的介绍和分析,期望能给我国的教师专业化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对日本教师流动制的分析发现,教师流动制并不是独立自足的,而是建立在一系列社会和教育平台之上的。首先,推行教师流动制需要以"城乡一体化"作为外部保障;其次,推行教师流动制需要以"教育平准化"作为内部支撑;最后,推行教师流动制以实现"教育内涵均衡"作为终极目标。从现阶段我国的国情和教情来看,城乡二元化格局和教育的失衡发展表明,我们尚不具备推行教师流动制的必备条件和基础。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教育事业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那么教师便是促进该项事业不断发展的推进力。但目前教师资源严重分布不均,阻碍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与实现教育公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文章提出教师定期流动制,分析了该项制度在目前推行的局限性:教师待遇、区域经济文化差异、教师队伍管理模式等因素阻碍教师流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教育事业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那么教师便是促进该项事业不断发展的推进力。但目前教师资源严重分布不均,阻碍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与实现教育公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文章提出教师定期流动制,分析了该项制度在目前推行的局限性:教师待遇、区域经济文化差异、教师队伍管理模式等因素阻碍教师流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合理的教师资源配置关系到教育公平问题的解决。在探索实行教师流动制度的过程中,当前存在的内外矛盾急需得到及时化解。日本在20世纪建立的中小学教师定期流动制度因具有政策一致性、政府主导性、流动多向性、操作公开性、流动义务性等特色,为我们从教育公平视野下解决教师资源配置问题提供了有益思考,即:化解建立教师定期流动制度的外部问题、完善教师定期流动制度的内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