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前言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把握时机培养其良好的心理品质,显得特别重要。所谓心理品质,就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主要包括兴趣、态度、自尊、自信、情绪、意志、自我价值、认知和评价等内容。如何通过体育教学来提高中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和情绪调节能力,使其在不同的年级了解和体验体育活动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并且学会运用体育活动的方法来改善自己的心理状态,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笔者在此提供一个研究个案,供参考。二、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本研究选择我校初一年级…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身体自尊、目标取向与主观锻炼体验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647名大学生身体自尊、运动中目标取向及主观锻炼体验等指标进行测量,研究发现,身体自尊对积极幸福感、心理烦恼与疲劳的预测都达到了显著性,自我定向不能够预测积极幸福感,任务定向可以作为身体自尊对积极幸福感进行预测的调节变量.研究表明,良好的身体自尊可以使其获得更好的主观锻炼体验,具体表现为更好的积极情感、更少的负性情绪、较低的疲劳与烦恼.身体自尊对积极幸福感的正向预测以及对疲劳与心理烦恼的负向预测都说明,身体自尊就考察运动参与者的主观体验而言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指标选择.  相似文献   

3.
师范类体育教育专业面临的问题及今后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整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内隐自尊的研究成果,从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关系、内隐自尊的应用性研究、内隐自尊的稳定性、内隐自尊测量方法的理论基础.测量方法的信效度比较以及照片启动方法6个方面来讨论内隐自尊的内涵,认为:(1)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关系受第三变量调节;(2)考察内隐自尊对焦虑、幸福感甚至行为的预测效度时,还应考虑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关系对被预测变量的影响;(3)内隐自尊稳定性受到时间、情绪体验和个人差异的影响;(4)在遇到与自己相关的刺激物时,反应时未必短。  相似文献   

4.
抑郁是一种过度忧愁、伤感的情绪体验,是大学生群体中一种常见的情绪困扰。自尊是一个多维的建构。人们可以根据评估自我的具体领域(如社会的、认知的和身体的)来对自我进行不同的理解和判断。为了研究体育锻炼量与大学生抑郁水平、身体自尊水平的关系,检验本研究假设的中介模型,本研究对895名大学生进  相似文献   

5.
一、学校体育的重要作用1、学校体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与自尊,培养竞争意识,体验体育活动中的成功喜悦学生对于各种运动项目的技能技巧,都有一个从不会到基本掌握再到完全熟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付出自己的汗水和心血,努力达成既定的目标。当既定的目标达成以后,他们会有一份成功的喜悦。这些都会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表现充满信心,提升自尊,进而养成珍惜生命、积极进取、乐观开朗、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6.
房蕊 《安徽体育科技》2007,28(5):38-40,46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627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对女大学生而言,不同的锻炼项目不会直接影响锻炼者的自尊(长期心理效益),但不同的锻炼项目会直接影响锻炼者的单次情绪体验(短期心理效益),在单次情绪体验中疲劳、烦恼的产生显著偏低;不同的锻炼时间带不会直接影响锻炼者的心理效益,但它通过与项目的交互效应来影响锻炼者的自尊(长期心理效益),因此,确定合适的时间带对于能否最终获取长期心理效益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归因和情绪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设计了一个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一对一的模拟击剑比赛。比赛结果完全受实验者控制,并给比赛一方造成不利。在比赛前,对受试者对比赛取胜的重要性的态度进行问卷调查,在比赛后,得出对比赛结果的12种归因评价,28种情绪和一个对在比赛中表现表示满意的评价。情绪评价的因子分析得出3个主要情绪因子:“积极自尊”,“抑郁挫折”、“自责”。这些情绪因子主要与内部归因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取胜者的积极自尊由对比赛中表现的满意程度、比赛结果的重要性和归因预测得出,而抑郁挫折只能由归因预测。对失败者来说,积极自尊可由归因预测得出。这些结果表明,在比赛后归因和情绪相联系,但非归因因素在预测情绪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主观锻炼体验量表(SEES)、自尊量表(SES)及大学生身体锻炼参与情况调查问卷,对518名女大学生进行测查分析,探讨其身体锻炼类型、时间带特点及其对锻炼心理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锻炼类型不会直接影响锻炼者的自尊(长期心理效益),但不同锻炼类型会直接影响锻炼者的单次情绪体验(短期心理效益),瑜珈太极类、跑步类较之三大球类,在单次情绪体验中疲劳、心理烦恼的产生显著偏低;不同锻炼时间带不会直接影响锻炼者的心理效益,但它通过与锻炼类型的交互效应来影响锻炼者的自尊,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或许是进行身体锻炼的最佳时间带;选择好锻炼类型后,确定合适的时间带对于最终改善长期心理效益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张彦 《体育学刊》2016,(4):86-90
对大学生运动员进行自尊、自我控制和攻击性的测量,考察大学生运动员自尊与自我控制和攻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运动员自尊与攻击性、攻击性行为、攻击性情绪呈显著负相关,自尊与攻击性认知呈负相关;运动员自尊与冲动控制、工作或学习表现、健康习惯呈显著正相关,与节制娱乐、抵制诱惑呈正相关;自尊、自我控制对运动员的攻击性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自我控制在自尊与攻击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提供与接受:社会支持对自尊和生活满意感的贡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敏杰  闫挺  李佑发  黄欣加 《体育科学》2006,26(2):74-77,90
探讨了大学生接受社会支持、提供社会支持与自尊和一般生活满意感的关系。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发现,接受主、客观社会支持对自尊和生活满意感有预测贡献,特剐是提供社会支持的主动性对自尊和生活满意感亦有预测贡献。社套支持的6个变量冲自尊的预测贡献是7.1%,对一般生活满意感的预测贡献为12%。结果提示,今后研究社会支持与自尊和生活满意感的关系时,不仅要考虑接受社会支持时自尊和生活满意感的影响,而且,还要考虑提供社会支持同样对自尊和生活满意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运动竞争情绪?运动竞争情绪是运动员夺取优异成绩所必需具有的一种心理条件。这时运动员的体验是渴望参加比赛并创造好的成绩,也相信自己能超过对方;他有主动进攻、积极拼博的意愿。由于运动项目的不同,表现出的运动竞争情绪程度也不同。如击剑、摔交、球类运功...  相似文献   

12.
运动竞赛中的情绪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情绪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情绪是环境影响、人的生理状况和认识过程等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它可以迅速产生、转化和消失,也可以在较高强度水平上维持较长的时间。情绪一旦产生就使人有很明显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而运动竞赛的情绪就是在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与对友、对手、裁判员、比赛器材、教练员及观众之间的主观体验的反映。众所周知,情绪对运动训练、体育比赛影响极大。据有人观察,篮球的投篮命中率与情绪有密切的关系,在稳定的情绪状态下,投篮命中率可达75%,罚球命中率可达100%。在急躁的情绪状态下,投篮命中率则下降20.8%,罚球命中率为20%和25%。在  相似文献   

13.
健身运动处方锻炼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杨剑  田石榴  李红武  季浏 《体育科学》2002,22(4):121-124
研究目的:探讨大学生实施健身运动处方锻炼对其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研究方法:专家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测量法、主要结果和结论:(1)健身运动处方锻炼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理论与实践设计科学,合理,受学生欢迎,是一种有效的体育锻炼方法,可加以推广;(2)经过健身运动处方锻炼,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增强,表明其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有良好的效果;(3)经过健身运动处方锻炼,大学生的情绪感受体、身体自尊均出现显著性变化,表明大学生身体自尊、良好情绪体验得到提高,心理素质得到加强,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良好个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自尊是最能标示和影响情绪及生活调节状况的人格变量。自尊作为个体自我系统的核心成分之一 ,其发展状况不仅与学生的心理健康直接相联系 ,而且对学生的人格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此外 ,自尊作为一个起中介作用的人格变量 ,对学生的认知、动机、情感和社会行为均有重要的、广泛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路经分析的方法去寻求身体锻炼与中学生自尊的关系 ,为促进中学生自尊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上海市 1 0个区 ,从每个区随机抽取一所中学 ,再从抽取的中学中随机抽取 2个班级学生作为正式施测的被试。研究方…  相似文献   

15.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凡是能满足已激起的需求或促进这种需求得到满足的事物便引起积极的情绪状态,否则,就引起消极的情绪状态。在体育学习中,情绪同样具有两极性,表现为肯定与否定的对立情绪,如满意和不满意、快乐与忧愁、兴奋与烦闷等。而且这种对立的情绪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如在教学、训练中如果练习内容为学生喜欢时,往往表现为满意、兴奋,相反在练习内容枯燥时,则表现为烦闷、懒散。但当体育教师运用灵活新颖的教学、训练方法,对某些枯燥的练习进行调整、修改或变成有趣味的竞赛性游…  相似文献   

16.
体育情绪特点及其调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情绪的特点情绪一般比较不稳定,随情境而不断地变化心理状态,情绪显现于外在。人对事物采取什么样的情绪,是以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为前提的。如果能够满足我们的某些需要,我们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如喜悦、快乐、兴奋、赞叹、敬慕或爱恋等情绪体验;如果不能满足或妨碍满足我们的需要,我们会出现消极的情绪,如愤怒、恐惧、厌恶、憎恨、忧虑和悲哀的情绪体验。情绪对认知过程有影响作用,人根据情绪选择信息和对环境产生适应。符合自己愿望的事情,情绪好,思维敏捷,对事物的接受性好,处理问题迅速,工作实效性高。不符合自己愿望的事情,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成就目标定向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郗琳 《体育学刊》2003,10(1):31-34
通过查阅献资料,对1990年以来国内、外(以国外为主)发表的目标定向的论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具有较强任务定向将有利于自己建立适应的动机模式,对活动有积极的态度与认识,在面对困难时表现较强的意志力,显示对活动的内在兴趣;自我定向则相反。在掌握目标动机气氛下,个体参与活动的内在兴趣提升了,并在学习中更多地使用了积极的认知策略和自我约束;而在成绩动机气氛下,则削弱了学生的内部动机和自我效能感,破坏了学生对某项活动的兴趣。另外,高水平目标定向与高自尊有一定的相关性。今后的发展趋势如下:第l,个体的目标取向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牵涉到其认知、情感、价值等方面的内容,因此,目标取向是否仍有其他内容,是今后探讨的内容之一;第2,由于东西方化的差异性,教育在利用目标定向理论预测运动行为时需作进一步的检验与完善;第3,有关目标定向的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是否一致,存在什么样的差异性,也将是今后讨论的热点;第4,目标定向是如何深入调节学生的情绪状态(例如自尊体验、心境状态)也将是未来讨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李国 《体育师友》2004,(3):16-17
教师的情感是教学语言的支柱。情感是意识的一种外在表现,是人们对周围事物,对于他人及对于自己活动的态度的体验。情感在人的活动中起着巨大的作用。不同情感在学生中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如上课开始,教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来到学生队伍前面,一声亲切友好的“同学们好!”会使学生感到教  相似文献   

19.
运用心理测量方法采用特质运动自信心量表(ASCI)及竞赛焦虑量表(SCAT),对我国优秀残疾人游泳运动员进行自尊与运动焦虑方面的测查。从残疾人心理和竞技运动的特点两个不同视角,分析自尊与焦虑对于发挥成绩的重要作用,为培养我国优秀残疾人游泳运动员的参赛信心和增强情绪的自控能力,同时对优秀残疾人游泳运动员形成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从学生情绪波动自尊感体验等方面对学习中技能掌握及成绩的影响进行归纳与总结.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山东科技大学一二年级排球专项班男女大学生60名.受试者平均年龄为19.5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