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视角是迟子建的小说创作常用的叙述视角.对这一独特视角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迟子建的童年生活经历、个性气质及价值现.而这一视角的成功运用,使迟子建的小说形成了一种情调叙述模式.  相似文献   

2.
"寓言"是瓦尔特.本雅明文艺思想中最具有独创性的概念。威廉.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因其形式和内容上的碎片化、气质上的忧郁性和最后升华出的救赎意识,成为本雅明"寓言"理论在文学实践上的一个样本。作为那个时代的经历者和记录者,本雅明的文艺思想和福克纳的小说实质上都是对当时社会残破性的写照,也都反映了人们无所适从,普遍厌烦、绝望的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3.
《马丁·伊登》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半自传体小说,塑造了极端困境下的男性气质。作者以独特的声音道出了对美国社会的叩问,大胆而犀利的语言招致批评界褒贬不一的评价。鉴于传统分析方法极少关注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本文尝试从女性主义的视角阐释《马丁.伊登》中露丝这一形象,以期推动对杰克.伦敦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的创作对中国古代小说传统的借鉴与创新表现在诸多方面,以下三个方面最为突出一是对古代小说故事结构与传奇特色的创造性运用;二是在写作技巧上借鉴西方心理描写方法并与传统巧妙结合;三是在语言运用上主动向古代小说学习,提高了语言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5.
大多数评论关注到的是余华小说中的死亡和暴力及其时传统主题的解构,其实余华的创作在叙事上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从叙事态度、叙事主题、叙事视角、叙事手法、叙事语言等五个方面讨论余华小说的叙事特点.  相似文献   

6.
安德森把印刷资本主义看作现代民族主义建构的关键.现代印刷术成为凝聚民族想像共同体的必要技术手段.受资本主义市场规律的作用,以各地方语言为基础的印刷语言生成,进而转换成民族语言.人们从阅读小说和报纸中得到有关民族想像的共同体验.美洲民族独立国家的建立使民族主义的发展“模式化”,然后一波一波地向欧亚非等地逐步扩展.在各种政...  相似文献   

7.
徐坤小说语言的变异给文学语言注入了活力,扩大了文学语言的张力.这种文学语言的变异一方面受20世纪90年代社会文化语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因作家自身的女性、知识分子的双重身份.对徐坤小说语言的"文本外语境"和"文本语境"的解读,可以探析其小说语言变异产生的独特文学意蕴.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萧红小说的语言特色的探讨,认为在30年代文坛上,萧红的小说之所以独树一帜,自有众多原因,但其小说语言诗化的叙述、幽远的意境和浅白的表露等特色,确立了她在现代文学史的地位,证实了她在文学创作上的过人才华。  相似文献   

9.
历史文化主题公园承载着地方传统文化、科学技术、民俗风情等各个方面的展示和传承,是文旅融合发展的先锋.本文以清明上河园、杭州宋城为经验借鉴,探讨文旅融合背景下苏州构建历史文化主题公园的构想,为推进苏州文旅融合发展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在现代文坛上是独树一帜的.成功的原因除了她小说中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一篇篇千疮百孔的爱情故事、一幕幕对于人性近乎残酷的解剖外,其独特的语言艺术功不可没.词语的艳丽绚烂和辞格的奇巧脱俗展现了她语言的华美.平声字的运用奠定了悲哀的基调,叠音词的运用又使这种情感迂回荡漾.华美与悲哀,在张爱玲笔下得到了充分的演绎和诠释,从而形成了张爱玲小说独特的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