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装电话难,这是中国大、中城市居民经常议论的话题之一。就记者本身的体验而言,去年6月,办理了申请安装电话的手续并付出5000元人民币(是我年收入的1/2)安装费。然而,到了今年6月,整整用了一年时间才算装成。这期间,我多次去问,装电话的人总是一句  相似文献   

2.
肖颖 《文化博览》2006,(7):44-45
2003年,父亲再婚了,后母却是第一次结婚。我想不明白30岁的她为什么要嫁给50多岁的父亲。因为钱?还是房子?抑或是地位?反正我是按这种假设认为的,我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并且和他们闹得很僵。后来,我和男友就到北京打工。一晃三年过去了。2006年3月底的一天,父亲打来了电话,说:"三年了,你只打过几次电话,今年如果你有时间,希望你能回家看看。"放下电话。我发现我竟然还很想见父亲一面,毕竟我和  相似文献   

3.
《职业圈》2006,(6):59
一个恶作剧引发的商机 2005年10月的一天,廖小军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显示的是他留美好友陈伟的号码.廖小军兴奋地拿起电话,"兄弟,你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因为听筒那边传来的分明是一个甜美的女声."对不起,请问这不是陈伟的电话吗?""对啊,我就是陈伟."廖小军笑笑说:"别开玩笑了,陈伟是男的,你是女的,就算冒充也应该找个男的吧?""我以人格担保,我真的是陈伟,不信你问我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悠悠板栗香     
正又到双休日,老家村里的"调皮鬼"来了电话约我去吃饭,开始我还有点犹豫:"可能没有时间吧。"但他补充了一句:我家的板栗等着你哩。搁下电话,我不禁思绪万千……是啊,板栗伴随着我们童年的脚步。这个"调皮鬼"还是我的老同学,在老家和我同一个村子,村庄的后山坡上原是一片久经风霜的板栗树,每年春夏之后,满山遍野的栗花都开了,登上山坡放眼望去,一幅美妙的画卷映入眼帘——一阵风儿吹过,树叶  相似文献   

5.
有位朋友对我说,看一个人出不出名,有一个最简便的办法,就是在网上搜索他的名字(包括他的笔名),"如果在狗狗或百度里搜索一下,相关网页超过五万个,OK,他肯定是个名人。如果你超过这个数目,OK,我得恭喜你了,你可以拍着肚皮说,我终于混出来了,当然酒我是喝定了。"我不知道这个实践的方法是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我看来五万就像珠峰一样难以企及。但是我知道,三个多月以前,当我在网上搜索自已的名字只有十几个网页时,我的生活平静如水,从来没有人理睬、打扰我,当我在百度的搜索网页超过四千时,生活开始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有一天晚上,我正在看书,一个从区号看是深圳打来的电话找我,开始我以为是对方打错电话了,一接,对方显得很激动,问我是不是廖保平先生。我说是啊。她说她姓左,是我的忠实读者,刚读到我的一篇文章,说"你的文章正说了我想要说的话",然后她说她没有什么要说的了,我也就只好挂了电话。愣了半天,不知道是惊喜还是意犹未尽。又有一天晚上,我在QQ遇到一个比我大近十岁的大哥,自称  相似文献   

6.
G君来电话,说刚从美国飞回来。近二十年来他满世界飞来飞去,美国也不知去过多少回了,为何非来电话,仿佛报告一桩大事?又说想马上来我家,送我一样东西。我跟他说,老相识了,何必客套?况且从美国买回来的礼品,多半是MADE IN CHINA,很难令人惊喜。  相似文献   

7.
5月12日晚上,收看上海综合新闻电视频道,才知道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那一个个镜头无不在感动和震撼着我,让我悲痛揪心,泪流满面,也更让我立刻牵挂着家在成都的二妹。一种要与她联系的强烈冲动,促使我给她打去电话。不知怎么的,电话成了一个“废物”,无论是打二妹的手机还是座机,  相似文献   

8.
金信 《文化交流》2002,(4):14-19
2002年1月18日,我从仁川机场起飞,一个多小时后飞临南京上空,一场瑞雪覆盖了古城,风光无限,我的心情也如这白雪一样清新平静。此前女儿从美国打来电话,劝我不要再这样忙碌,我告诉她,我到南京是会会老朋友的,她听了立刻赞同。这是我的第40次中国之行。  相似文献   

9.
正时值陈原先生百年诞辰之际,商务印书馆同人打来电话,希望我能写一篇文章,以示纪念。放下电话,我的记忆回到一九九五年三月九日中午,在北京一间马克西姆西餐厅二楼,我和辽宁教育出版社几位同事,正在与"书趣文丛"总策划沈昌文等人对面而坐,商讨书稿的有关问题。其间有人说,见到陈原先生在楼下吃饭,我们去打个招呼?沈先生站起来说,陈原老不便见多人,我与晓群下去拜见一下。我在日记中写道:"一楼餐厅的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职业圈》2005,(10)
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创业须谨慎。广告只能作为投资参考,请广大创业者认真考察后再投资。请贵刊更实心实意地为读者负责有一天快要下班时,我接到了一位陕西的读者打来的电话。他略带愤慨地谴责了一些招商企业不负责任、夸大事实的宣传,同时也给我刊的编辑工作敲响了一记警钟。有感于这位读者的负责,我觉得非常有必要把这件事记述一下。以下为电话内容(节要):读者:……我现在都很少看媒体上刊登的招商广告了,因为据我了解,十之八九都是虚假广告。(某)杂志非常有名,可我知道它后面七八十页的广告都是骗人的。最近我看了你们刊物,觉得还是挺为…  相似文献   

11.
一枚硬币     
最近,我去拜访一位商人,和他谈话时,他一直在旋转一枚硬币。我忍不住好奇,问他为什么把玩一枚硬币。他说:"我在念大学时,一次和室友穷得只剩下一枚硬币。我们靠奖学金和打工勉强凑够了学费。我们都是家族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父母以我们为荣。我们的生活主要靠父母每月寄来的不多的钱维持,可是这个月我们的家里都没有汇钱来。他说他已经和家人谈过了,他们家也实在拿不出钱了。那是一个星期日,我们总共只剩下一枚一角硬币了。"我用那枚硬币给500里外的家里打了一个电话。母亲接的电话,我从她的声音听出家里出事了。她说我  相似文献   

12.
反正我就是觉着,我只要是能够到了合肥,我就知道肯定能碰到你。所以我都不需要提前打招呼,因为我始终在你的涉猎范围之内。到合肥我记不起我大哥家的地址、电话,一想没关系,朱志恒准知道。你说这都叫什么事啊?!哈哈…… 这里头它有个标志,是一份情,是一份缘;这里头有一份敬业,有一份精神,它并不是特别单纯的一种东西。 ——牛群与朱志恒2002年3月5日稻香楼夜话实录  相似文献   

13.
昨天夜里妹妹哭着打来电话.她说:母亲被抓走了.我的心一沉,没想到这一天来得竟是这样快.我咬紧牙,可眼泪仍止不住地往下流淌.我稳了稳情绪,告诉自己不许哭,一定要坚强.因为还有妹妹,她才十几岁,这样突如其来的变故,她怎能承受啊!我不停地安慰着妹妹,让她安心学习,我会想办法的.妹妹好像找到了依靠,恋恋不舍地挂断了电话.  相似文献   

14.
给自己减刑     
一位朋友几年前进了监狱。有一次我应邀到监狱为犯人们演讲,没有见到他,就请监狱长带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一句话:"平日都忙,你现在终于获得了学好一门外语的机会。"几年后,我接到一个兴高采烈的电话:"嘿,我出来了!"我一听是他,便问:"外语学好了吗?"他说:"我带出来一部60万字的译稿,准备出版。"他是刑满释放的,但我相信,他是为自  相似文献   

15.
李彦宏 《职业圈》2014,(16):44-45
全球商业历史,尤其是IT产业的历史,基本上就是黑马成长的历史.很多企业是在不受人关注的时候成长起来的.黑马不受关注是一件好事,这是一种奢侈,也是一种幸福.我一直非常推崇黑马这样的形态,因为我觉得全球商业历史,尤其是IT产业的历史,基本上就是黑马成长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妹妹的礼物     
自从母亲离开我们后,妹妹便在我的生活中充当了母亲的角色:按季替我购置衣物,每周一个问候电话,每月一次邮寄生活费,食品……  相似文献   

17.
骚扰     
周游 《文化博览》2006,(3):54-55
2005年的某一天,我的手机忽然响了,是一条短信:"还记得昔日情人那柔婉动听的声音吗?再次拥有那美妙的时刻,你会拒绝吗?请拨打……"沉吟半晌之后,我拨通了那个电话。"你好。""您好,先生,请问您需要什么服务?""请问,我的初恋情人是在你们那里工作吗?"我平静地问。"先生,你真幽默。"  相似文献   

18.
快乐的秘密     
我在旅游业工作了24个年头,我热爱我的工作,从来没想过辞职,当然,将来退休是另外一回事。我最初是个教师,离开讲台之后我想我再也不会教书育人了,但是鬼使神差,我工作生涯的最后阶段却是在旅游行业做讲师。我在著名的伽利略公司(隶属于南非航空公司),是专为旅游代理商服务的。退休之前我在该公司的咨询台做电话咨询工作,并通过电脑为客户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19.
文摘     
中国人的电话十年前,住宅电话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还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生活用品。在中国,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住宅电话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只有一定级别的官员或社会知名人士,家里才拥有一部公费电话,普通老百姓是很少有装电话的。改革开放的17年,打破了社会的封闭状态,人们  相似文献   

20.
给师兄道歉     
师兄:很对不起,我刚才骂了你的学生。一个自称你的研究生的女学生昨晚电话向我请教武侠小说问题,说是写论文用。我对那个问题不大了解,约她今晚七八点钟再打给我。今天上午我特意看书,准备了一下那个问题。晚上我有个聚会,她不到7点就打电话问我,我说等我回家你再问好不好?她追问几点,我说你9点钟再打给我。我聚会完匆忙赶回家,要办许多事情。而那位同学从8点半开始连续打了四次电话,我都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