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无量寿经》是大乘佛教净土宗开宗立派的经典之一,在敦煌文献中,我们发现《观无量寿经》及其注疏写本共112号,其中不少残片本出自同一写卷,后被撕裂而分离为数号。本文通过对敦煌本《观经》内容、裂痕、行款、书风、笔迹等不同角度的对比分析,把16号《观无量寿经》及其注疏残卷或残片缀合为6组,使一批原本分离的"骨肉"得以团聚,有助于我们对相关写卷的性质作出更为客观、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敦煌石室发现的敦煌卷子,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就拿敦煌写本的书写特点来说,如果说《切韵》系统可以上溯古音下推今昔,那么,敦煌写本则可以上溯唐五代之前古籍传抄情况以及下推唐五代之后版本流传特征,因此具有不可忽视的研究价值。这里着重谈谈古代传抄书写中的乙字符号的演变情况。乙字符号作为校勘术语表示勾转倒误,在敦煌卷子最常见的是打钩“/”,先后有一些学者对敦煌写本的书写特点有过探讨,如郭在贻、张涌泉、黄征《敦煌写本书写特点发微》和郭在贻《敦煌变文集校议·前言》对乙字符号都有论列。敦煌句道兴本《搜神记贿关…  相似文献   

3.
《大方等大集经》60卷,北凉昙无谶等译。经普查,目前公布的敦煌文献中共有该经写卷206号,其中5号某一卷首尾完整,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残损。本文以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献为中心,通过残字契合、内容相承、行款格式相同、书风书迹近似、卷面印记拼合等角度的比较分析,将其中的41号残卷或残片缀合为10组。  相似文献   

4.
通过敦煌汉文写卷纸张、题记、正文内容、收藏印章、承传关系、形制、书写特征、墨迹与黏痕等方面整体上对敦煌汉文写卷作伪与辨伪方法进行归纳分析,使读者对敦煌汉文写卷的作伪方法和辨伪方法有一个总体认识.  相似文献   

5.
国家“九五”规划重点图书、大型敦煌文献整理图书《甘肃藏敦煌文献》(全套六卷),在敦煌藏经洞发现100周年前夕,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书是敦煌学历史上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是敦煌学界盼望已久的大事,它与已出版的《英藏敦煌文献》、《法藏敦煌文献》、《俄藏敦煌文献》等同类著作相配相补,相得益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图书馆藏宋荣六郎刻本《抱朴子内篇》二十卷,是现存最早、篇目完整的版本。在梳理其版本及文献情况的基础上,考订此书为覆刻本,对宋代刻书业研究有参考意义。宋荣六郎本与敦煌写本、《道藏》本《抱朴子内篇》关系密切,为后世通行本的祖本,其文字内容优越之处众多。作为一个讹误较少、文献完整、刊印最早的版本,宋荣六郎本对《抱朴子内篇》文献整理方面具有重要的文献校勘与辑佚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校录藏于国家博物馆一件唐代敦煌文书的正面杂写,对其内容进行分类、定性,讨论其书法。本文研究认为该件文书正面的9处杂写可分为五类:一是契约文书,二是劝善文摘句,三是与佛教经典或佛教信仰相关的语句,四是计簿文摘句,五是不明性质类的字词。五类杂写中契约文书属于草稿,其他均属习字书迹,浓墨或淡墨大小字书写,有楷书、行书及草书书体。正面杂写书迹可分为两类书法风格:浓墨大小字一类,近于中晚唐写经书风;淡墨大字一类,则是中晚唐敦煌日常书写书风的缩影。从对其正面杂写内容的分类、定性及书法风格的研究来看,该文书的主体文献《唐河西支度营田使户口给粮计簿残卷》被废弃之后,又重复利用多次,在原文书正反面的空白处进行实用文书的练习、单字的重复书写及佛经抄写,并由数人在不同时段完成书写。  相似文献   

8.
敦煌文物和文献是敦煌学众多分支学科研究材料的基本来源。因学科门类和研究目的不同,各分支学科在利用研究材料时或侧重实物、或侧重图像,或侧重文献记载,在研究资料的全面性上多有欠缺。敦煌写卷名物类文献既是同时材料,又是即时材料,涉及学科门类十分广泛。以写卷名物为研究视角,可补图像、实物及其它材料之不足,因此,敦煌写卷名物类文献对敦煌学的研究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公私书目及其他传世文献对《证道歌》多有记载;敦煌文献保存有六个写卷,全部或部分抄写《证道歌》,完整呈现了其以手写纸本形态传播之状态;广州六榕寺也有宋刻《证道歌碑》,是现存唯一《证道歌》石刻史料,所据底本应是两宋时期在寺院民间传播的另一《证道歌》版本。唐宋时期在文人士子、民间萧寺之间,《证道歌》至少有三个版本系统传播,作者题署、文本内容彼此互有异同,传播范围西达敦煌、南到广州、东至韩国和日本。  相似文献   

10.
敦煌文献中保存的关中姓望史料主要见于北京图书馆藏敦煌唐写姓氏残卷(卷号为位字79号)①,英国大英博物馆藏《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Title: Stein Rolls, No. 2052),伯希和敦煌文书第3421号。此外,《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辩证》、《  相似文献   

11.
《诗经》二《南》存于敦煌文书六个写卷,二十五首俱全。这六个写卷在存诗情况、抄写情况、避讳情况等方面各不相同。从对写本的整理情况可以看出,它们保留了《诗经》的较古面貌,在文字上多能发古阐微,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扬州大学图书馆现藏清抄本《扬州赋》一卷、《续扬州赋》一卷.此抄本序首钤有“艺风堂/藏书”、“秀水庄氏/兰味轩/考藏印”朱文方印,系为缪荃孙旧藏. 《扬州赋》为宋代王观所撰,内容吟咏古都扬州之建置沿革、人物故事、山川楼观、名胜古迹、风俗物产等.赋文虽采取排比铺陈之形式,却以事实为本,特别是其注文征引30多种宋前文献,可辑补一些文献内容的佚失,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与版本价值.  相似文献   

13.
敦煌和吐鲁番写本《文选》存三十七个写卷,其中吐鲁番写卷共有七个,残损严重。残存写卷不够系统,大多非李善及五臣注本。吐鲁番写本《文选》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从版本上看,较今本早且珍贵;从文字上看,可正今本之失,且存在较多俗字、异体字,同时也存在误写现象。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敦煌写本原卷影印资料、中土文献和佛经材料,运用训诂学、音韵学及汉语俗字研究的最新成果,从汉语词汇史和佛教义理二维视角对《愿文集》重新校读,试作拾遗补正,以便学术界更好地释读敦煌文献并进行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5.
《佛说痔病经》是义净从印度翻译而来的一卷密教文献,对痔病描述颇具特色。其内容见于敦煌文书S.5379、《大正藏》《医心方》、西夏写卷И_(HB).NO.807。经研究发现S.5379时代最早,与后三种写本有差异,当各抄自不同底本。其内容里关于痔病的描述可发现是受到印度传统医学阿育吠陀昙梵陀利学派的影响较大,阿育吠陀对痔病的认识由身体各部位皆可长出“痔”,逐渐缩小至仅描述肛周疾病,由广义至狭义。该经卷先在中国的中原传播,又返传敦煌、黑水城,后又传至日本,流传甚广,并影响中医对痔病的认识,使中医之“痔”由肛周疾病扩大至鼻痔、耳痔等其他部分的赘生物,由狭义至广义。该经卷保留中印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痕迹,在浓墨重彩的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留下宝贵的史料。  相似文献   

16.
《盂兰盆经讲经文》是依托《盂兰盆经》演绎的通俗文学作品,是《盂兰盆经》向盂兰盆节转化中的重要一环,因此敦煌文献中的3件《盂兰盆经讲经文》抄本颇受学者关注。本文复于俄藏敦煌文献中认定《盂兰盆经讲经文》残片2片,并最终确定Дх.12642、Дх.12010、Дх.11862与Дх.10734四号来自同一写卷,可以缀合。同时,就新认定的这2片残片对《盂兰盆经讲经文》的研究、西北方音的考察及《盂兰盆经》的演化的意义略加探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我国古籍整理工作硕果累累,其中敦煌学界所取得的成就亦颇令人瞩目,大型图集《英藏敦煌文献》的编辑出版即为一例。该图集共十五卷,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敦煌古文献”编辑委员会、英国国家图书馆、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四方合作编辑,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现前四卷已面世,其余各卷亦将陆续出版,拟于1993年内出齐。  相似文献   

18.
出版史上抄写复制时期抄写书卷的形制、版本及文字方面的特点可以从出土文献中管窥一二,纸质写卷以敦煌写本数量为最多,可以藉此探知4至10世纪抄写书卷的特点。通过研究发现,敦煌写本大多为卷轴形式,也有经折装、蝴蝶装、册叶装等。一书分写数卷、一卷分写数书、一书有若干抄本的情况兼而有之。文字使用方面受书手水平和态度的影响较大,正体俗体并用,讹字、假字、讳字多见,规范性方面不如印刷书籍。由这些写本可见当时装帧、版本、文字使用方面的时代烙印。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敦煌写卷S.5639+S.5640《先修十王会》《先修意》以及蜀地十王造像记为材料,讨论了晚唐五代时期十王信仰下十王会和十王造像的组织者、性质、举办地、内容及信众构成,探讨了蜀地十王会和敦煌社邑十王造像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敦煌石室佚书和内阁大库档案都是重要文献,现分别加以概述。(一)敦煌石室佚书文献敦煌石室佚书于1899年发现于甘肃省敦煌县鸣沙山莫高窟第二八八石窟。这是一批数量可观、内容丰富、价值很高的写卷文献。它为历史、语言、文学、艺术、地理、民俗、宗教、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敦煌学”的形成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敦煌佚书发现后不久,便被英、法帝国主义分子窃走了其中最精华的部分,随后又被清朝地方官吏劫走了其中重要的部分,最后所剩八千余卷归入了京师图书馆(现北京图书馆)。敦煌石室所藏的佚书,据学者估计“约三万卷,其中有年款记载的最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