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英国心脏医学专家经过多年研究,首次成功利用干细胞培养出心脏瓣膜细胞,未来这项技术如果成熟,可望能进一步培养出完整的人类心脏,解决心脏捐赠短缺和排斥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绪军 《科学中国》2007,(12):13-13
英国心脏医学专家经过多年研究,首次成功利用干细胞培养出心脏瓣膜细胞,未来这项技术如果成熟,可望能进一步培养出完整的人类心脏,解决心脏捐赠短缺和排斥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心脏骤停或心脏性猝死是现代社会的一大杀手,因为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而像冠心病、心脏病、心肌病、动脉硬化等等很大一部分心血管疾病,都能够导致心脏性猝死或心脏骤停,从而直接造成患者的死亡。我们知道,从胚胎发育期开始,心脏就开始进行有节律的收缩运动,一直到人的死亡,心脏的这种运动都不能有片刻中止。那么这种节律运动为什么会几乎没有任何预兆地突然中止呢?从医疗实践上可以发现,引起心脏性猝死或心脏骤停的主要原因是心室颤动。  相似文献   

4.
《科学生活》2011,(9):40-41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而心脏疾病则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目前世界上需要接受心脏移植手术的病人越来越多,但是全世界每年捐献出来的可供移植的心脏还不到2000个,许多患者因此而失去了生存机会。为了挽救生命,科学家一直在努力研制可代替心脏功能的人造心脏。从1960年代开始的“全人工心脏”计划,正是为了拯救心脏病患者而开始的。  相似文献   

5.
生命最宝责的是心脏,但对心脏疾病的防治却始终是让科学家头痛的难题。不过,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已经陆续发现了——  相似文献   

6.
孝文 《今日科苑》2009,(9):68-68
一位法国医生向人们展示了他研制的世界上第一颗完全可移植式人造心脏。在世界首例人类心脏移植手术30年后,这种将动物组织、金属钛和导弹技术完美结合在一起的发明具有革命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微量元素硒及其生物学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硒发现后不久,人们即注意到它对人体存在着潜在的危害,被人们认为是有毒的元素。然而近些年来的研究表明,摄取微量硒事实上会保护人体免受癌症和心脏疾病的侵袭,尤其是采用硒成功地防治了克山病、大骨节病等地方病,人们便对硒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格外关注起来,1957年确定它是一种具有多功能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8.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但实际情况则可能是另一回事,牙有病,疼的不仅仅是牙,还可能祸及心脏、大脑,以至于肾脏,一不小心,则关乎性命。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没有什么比梦更神奇、更能激发起人们的好奇心了,因为它几乎每天都会在人们的睡眠中出现,这些梦常常似虚似幻、稀奇古怪、无法言表。可是,在以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科学已经可以把成千吨重的航天飞机送上外太空,可以用人造心脏代替“精密娇气”的天然心脏,却仍然不能完全充分地穷尽梦的原理,无法准确完整地找出人类梦的“基因”。尽管如此,人们对梦的研究和探讨一直在不懈地进行着,并且不断地有新的、有趣的发现和发明,甚至于已经初步实现了“美梦成真”的梦想。  相似文献   

10.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科学家能让死亡的心脏重新跳动起来。为了让从老鼠身上摘除的心脏恢复活力,科学家首先使用一种香波中使用的洗涤剂剥离掉旧的心脏细胞。只剩下胶原基质——这些蛋白纤维组织能够保证细胞连接在一起,并且能保持器官的基本形状——随后科学家在里面植入新生老鼠的心脏细胞。在把心脏与电极连接在一起后,科学家发现,心脏开始有规律地跳动,  相似文献   

11.
人类对蛇一直存在偏见——将其视为十恶不赦的象征,只有一些民族的文化将它作为神灵或神的使者,但即使在这些对蛇顶礼膜拜的地方,人们依然对它敬而远之,不敢接近。不过也有例外。在欧洲的许多国家里,许多人已经对一种熟悉的温带动物——游蛇网开一面,甚至把它作为家庭宠物来饲养了。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严复的进化论思想一直存在着误读,而这种误读又导致了人们对严复的中西文化比较观的误解。实际上,严复始终以一种超越"中西古今"的视角,立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以自由和秩序作为人道理想的两极,在由其构成的坐标体系中会通中西文化和探寻合适的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13.
地球的心脏——地核分为内外两层,其中外地核是液态的,而内地核则是铁镍成分的固态。科学家发现,内地核并不在地球球形“身体”的正中央,而是偏向西半球的方向。地球的心脏怎么会长歪了?  相似文献   

14.
孝文 《金秋科苑》2009,(9):68-68
一位法国医生向人们展示了他研制的世界上第一颗完全可移植式人造心脏。在世界首例人类心脏移植手术30年后,这种将动物组织、金属钛和导弹技术完美结合在一起的发明具有革命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中国人》2009,(8):50-50
人类ISL1心祖细胞产生多种多功能心血管细胞系最近研究发现,小鼠的多功能胚胎ISL1(表达Islet 1)祖细胞能够生成心脏中所有主要的细胞类型。与鼠类不同.在人类心脏发育过程中.心细胞系分化和表达要经历更长的时间.因而人心脏生成的途径一直被认为是相对多样化的。  相似文献   

16.
大流感对人类具有毁灭性杀伤力。但它出现的原因一直是个谜。所以科学家一直在认真寻找——  相似文献   

17.
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的核心,是一种可维持供氧和血液循环的肌肉泵。人们将它比喻为汽车的发动机,当它出现问题时,外科医生对它进行修理就会恢复正常工作状态,但如果是难以“修”好的大毛病,  相似文献   

18.
你知道吗?     
《百科知识》2013,(2):23
人们为什么喜欢八卦?心理学家认为,八卦媒体利用的就是每个人内心都有的偷窥心理。人们对于他人的消极或负面的隐私更感兴趣。人们通过窥探明星负面隐私,去掉明星们身上的理想光环,使自己得到一个十分真切的结论——那些我们认为高高在上的人,其实骨子里和我们一样。可以说,人们热衷于从对名人的否定中找回自信。  相似文献   

19.
针对社交网络隐私保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隐私保护方法——k-subgraph划分算法,它通过对社交网络进行分割,通过泛化顶点标签和扰乱图的结构特征,来对社交网络进行匿名化处理,拟达到隐私保护的目的。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的保护社交网络中个体的隐私信息,同时保证了社交网络中匿名数据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经逐步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与云计算的关系却容易被人们误解,本文针对这个问题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有关大数据的未来发展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