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两种教育模式。教学研究型大学一方面要发展大众教育,另一方面也要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本文主要对教学研究型大学在大众教育背景下进行精英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基础条件和举措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马丁·特罗认为,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只是高等教育的两种模式,精英教育不具有划分社会阶层的含义,大众教育服务于现代社会公民权的实现,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融合表现在教育内容的融合、高等教育精英模式的扩张、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共存于一所大学内。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将致力于满足现代社会人们随时随地的学习需求,成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创建者。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从精英走向大众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大众教育时代并不是不要培养精英,而是在普遍提高大众教育水平的基础上培养更高更有潜质的精英。大众教育时代的精英将区别于以往任何时代的精英。从高等教育哲学视角对上面观点做深入剖析,并提出新精英教育。  相似文献   

4.
精英不但应具有优异的才识或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强烈的责任感。精英教育是一种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应坚持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并举。在高分就是精英、拥有高学历就是精英、名牌大学培养的都是精英等观念的影响下,我国培养出大量伪精英。实施精英教育需要先进的教育理念,要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关注社会需求,加强实践能力训练,将人才的价值取向从考试能力转变到实际能力上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探寻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出现精英高等教育边缘化倾向,主要表现在:大众化高等教育削弱了精英教育的力量、政府对精英教育干预过多、精英教育质量下滑以及功利主义价值追求等。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各司其职,不可替代,二者相辅相成。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政府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估体系引领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要明确定位、加强学术自治和过程管理,不断提升精英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6.
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我国精英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英不但应具有优异的才识或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强烈的责任感。精英教育是一种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应坚持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并举。在高分就是精英、拥有高学历就是精英、名牌大学培养的都是精英等观念的影响下,我国培养出大量伪精英。实施精英教育需要先进的教育理念,要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关注社会需求,加强实践能力训练,将人才的价值取向从考试能力转变到实际能力上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探寻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大众化教育阶段,但大众化阶段发展精英教育仍然极为重要。美国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精英教育也得到巨大发展。我国应该借鉴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走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并举之路,由研究型大学肩负起精英教育的重任,优化精英培养模式,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精英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伴随历代对英才内涵的理解和标准要求的演进,我国传统官学教育的发展史实质上是培养英才、实施精英教育的历程。基于社会价值观念、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文化传统等多种条件的相互制约和复杂因素的互动影响,分析我国传统精英教育形成和发展特征,对今天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精英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很有益鉴。  相似文献   

9.
经过仔细的梳理和认真的审视,不难发现选择性精英教育是大众教育基础上的精英教育,不仅兼顾教育公平,还兼容于大众教育并优于大众教育。在国内众多高校纷纷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征程中,尝试实施选择性精英教育,通过转变教育理念,调整教育内容,开展优生优培,进而提升教育质量和培养优秀校友,不失为一条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0.
大众化背景下研究生精英人才培养理念、模式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英教育是一种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卓越的根本是高质量.作为一种教育理念,精英教育不会因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增加而改变.大众化背景下的研究生教育应坚守追求卓越的精英教育理念,而不能偏离质量的旨归.教育质量的提高有赖于培养模式和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可通过联合协作、分段贯通、学科交叉,推进研究生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教学工作三项创新和四大建设,构筑研究生精英人才培养制度与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在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格局中,精英高等教育作为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标志着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与水平.在分析大众化阶段精英高等教育的内涵及精英高等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必然性与合理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大众化教育时期,必须正确处理好精英教育与通才教育之间的关系。现代的精英教育,它应当体现的是一种大众化平台上的高层次的“质”的教育,即建立在高深学问基础之上,培养处于知识学习和研究的最尖端、最前沿,并具有健全心智和完整个人的高素质人才的高标准教育;而通才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宽广的知识视野的人,它是每一个个体个性培养、能力塑造、独立发展所必需的。因此,通才教育是每一种教育类型的基础环节,特别对培养精英人才,其意义更显重要。针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精英不精,通才不才”的状况,我国高等教育应当对大学进行科学定位与分层,树立多元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并积极推动课程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13.
大众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精英教育目标的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只有树立多样化的质量观和可持续的协调发展观,重新审视精英教育理念,在指导高校分类、创造竞争环境、提升素质基准的前提下,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强化质量管理,才能促进大众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精英教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试论从精英到大众高等教育的“过渡阶段”   总被引:132,自引:0,他引:132  
本文从分析美国马丁·特罗教授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的传播、验证和修正入手 ,考察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践过程 ,探讨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的过渡阶段的特点 ,从而揭示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过渡阶段所存在的局部质变推动总体量变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Along with the “massifi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since the late 1990s, the issue of quality and excellence appeared at the top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agenda. Since faculty evaluation of teaching is one of the major approaches adopted by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sector to pursue quality and excellence, it is valuable to exa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faculty evaluation of teaching practices adopted by the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HEIs). Study of current literature reveals som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faculty evaluation of teaching policies and practi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sector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specific practices adopted by some top-tier Chinese HEIs and American eli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major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faculty evaluation of teaching practices between these two countries’ top-tier HEIs, and discusses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American models to the Chinese setting of higher education. Finally, a set of best practices regarding faculty evaluation of teaching are proposed for Chinese HEIs.  相似文献   

16.
大众化教育进程中精英教育的重新审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着重分析了大众化进程中的精英教育。重新诠释了精英教育的定义,明确指出了精英教育对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并探讨了大众化教育存在对精英教育的种种损害的可能性,提出了应在高等教育系统进行功能分化的基础上保存精英教育,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旗帜鲜明地提出我国的研究型大学应准确定位,肩负起精英教育的培养职责,为国家做出卓有成效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是衡量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重要指标。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高等教育都经历了从精英阶段到大众阶段的历史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在逐步扩大,高等教育起点公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但在此过程中也产生了新的教育公平问题。以美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历史变迁为个案展开对教育公平问题的探讨,以期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克拉克·克尔认为,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化高等教育在价值取向、招生和课程管理等方面与大众化高等教育有显著不同。大众化高等教育未必是精英高等教育的敌人,它可能对精英高等教育产生冲击与破坏,但是只要不同高等院校的职能合理分化,并在不同类型的院校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对精英高等教育有保护作用。克拉克·克尔的这些思想对我国当前正确处理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关系,保护精英高等教育发展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对精英教育应赋予新的内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后,“精英教育”不仅存在,而且必将进一步引起重视。但长期以来,人们对大众化前和大众化后的“精英教育”在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精英教育的健康发展。通过分析高等教育大众化前、后两种“精英教育”在概念上的联系与本质区别,建议用“高等精英教育”代替“精英教育”,并给“高等精英教育”这个概念下了定义。  相似文献   

20.
浅谈大众化阶段精英教育的理性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并行发展是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精英教育的回归不是要求大众化教育阶段退回到精英教育阶段。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互为依托、相辅相存、不可偏废。精英教育的回归应走内涵方式发展的道路,着力提高精英教育机构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大众化时期加强精英教育必须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