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会产生较强的好奇心,在学习上最容易从兴趣出发,常被兴趣所左右。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就要选取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素材来学习,让学生感到学习物理知识是为生产生活服务的,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从而增强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声音是人类社会乃至整个动物世界进行情感信息交流最主要的媒介,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正因为如此,人教版初中物理新教材从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声现象、光现象入手让学生学习物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学习物理是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  相似文献   

3.
正高中物理知识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枯燥性,而传统的课堂又过多注重物理基本概念、理论知识以及物理定律等的教学,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厌学或无法理解学习内容的情况出现.物理与社会生活、生产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多数理论知识都是由生产、生活现象中总结、抽象以及提炼出来的,若能够从实际生活角度出发,将物理教学内容与实践紧密结合,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能够降低物理知  相似文献   

4.
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塑料瓶进行实验,通过塑料瓶 中小球“下沉”、空瓶“喝水”等奇妙现象,激发学生对大气压强 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真正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 向生活。  相似文献   

5.
1 问题的提出 在物理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刚进入高一的学生,他们对物理课的学习还是很感兴趣的,能意识到物理知识在科技、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想学好这门学科,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一部分学生对物理课的学习逐渐从主动变为被动,甚至还有不少学生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相似文献   

6.
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物理知识只是物理学习的一个方面,把抽象的物理知识化为生动的现实原型,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是物理学习的另一个方面.将物理与生活两者有机结合,就可以使我们的物理更加精彩.笔者所执教的"简谐运动"一课的教学设计正是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去做的,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感悟知识的形成,最终又用物理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对于刚接触物理的初二学生而言,如何学好物理知识,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已成为学生们关心的话题.现根据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要学好物理,就必须对物理知识产生浓厚兴趣.把理论和实际结合是培养兴趣的最佳途径.平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释.这样对常见的生活、生产中不明白的现象或事物多问了为什么之后,能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渴求.  相似文献   

8.
物理新课程理念十分注重科学探究,把科学探究列为某些知识内容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某些知识内容进行探究式教学,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与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人教版《物理》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第七章第三节《动量守恒定律》是力学部分重点内容之一,动量守恒现象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在课堂教学中容易进  相似文献   

9.
初中物理知识与高中不同,多是联系实际,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知识,不像高中更加深入和专业,因此在进行初中物理的教学和学习时,应该多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从生活中体会物理知识,然后通过学习,能够将物理知识反馈于生活,这才是真正的学以致用.另外,让生活化的知识和实验融入课堂,能够让物理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贴近于实际,从而让学生们对物理课堂的学习更加有兴趣,让初中物理变得更加生活化.本文从教学内容生活化谈起,寻找实现初中物理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最后根据初中物理生活化实施情况进行一定的反思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开始学习这部分知识是从简单的电现象入手.通过观察现象,动手做实验,分析现象看本质.电学实验在初中物理实验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通过实验,可以检验学习到的知识,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析现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对策分析与思考,最后  相似文献   

11.
一、从日常生活现象出发,深入浅出地把学生引入物理概念之门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学生在学习物理之前已接触到了大量的物理现象,对物理知识已存在着一定的感性认识,这是学习概念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物理学习对学生的生活影响是比较大,比如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基础的掌握,并且熟练运用于生活。学生可以利用在课堂学到的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但是在现实情况中,只有一小部分的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相关物理知识。因此教师要积极研究物理知识在生活中运用的途径,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正>1.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而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蕴藏着无穷奥秘,认识主体在探索物理现象的过程中应充满乐趣,这两方面的客观存在与结合是建构初中物理课程的关键,也是物理课程设计的起点。自然界的神奇现象震撼人心,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妙趣横生,初中物理课程是学生在综合科学课程的基础上第一次学习物理分科课程,因此该课程的设置应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探究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包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利用生活中的现象创设多种物理教学问题情境,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现象开始学习物理知识,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能使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还能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使物理教学符合新课标利用生活学习物理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物理学科的学习活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较多的联系,学生能通过日常生活现象学习新的物理知识,也能通过学习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但物理学科存在一定的难度和抽象性,很多学生在刚接触物理学科时也会出现畏难心理.结合学生存在的物理学习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景,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学习理解物理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理解物理学习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情景的创设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初中学生普遍认为物理难学,他们的成绩分布明显呈两级分化也说明了这一点.其原因除了与学科本身的特点有关外,还跟学生学习物理时思维容易走入误区有密切的关系.从学习的心理分析,学习的思维走入误区,他们就很难把物理问题的实质弄清楚,这是感到学物理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在学习时思维容易走入误区是多方面的,下面具体分析初中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出现的几种常见思维误区及矫正办法.  相似文献   

17.
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而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蕴藏着无穷奥秘,认识主体在探索物理现象的过程应充满乐趣.物理教学要求明确指出:该课程的设置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还应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让他们体会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还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  相似文献   

18.
正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汽车走入了寻常百姓人家.汽车作为常见的交通工具,在很多物理考试中都会被当作背景素材.而这,也符合新课程改革中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要求.而看似不起眼汽车玻璃,更是隐含了很多的物理知识,下面就将汽车玻璃上的物理知识的有关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便于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目前的新课改要求中,把教学进行生活化是比较核心的理念。这种教学方式在初中课堂的教学中起到很大的作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里了解相关的物理知识,以此增加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致,从而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本文简单地阐述了初中物理课堂中,使用生活化教学方式的作用,结合教材知识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0.
<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浓厚的兴趣能弥补智能的不足,持久的兴趣会导致发明创造",可见,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浓厚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初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等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一、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现象引入物理知识物理知识源于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引入,贴近学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