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杨茜 《教育发展研究》2021,41(20):31-38
身份认同是研究教师发展的重要维度.教师身份认同是教师个体与他人、环境关系互动过程中生成教师对身份的反思、判断及自我对职业价值观、职业意义再建构的过程和结果.本文采用跨案例分析方法,基于教师与变革、职业、学生、学科的关系框架,探讨社会转型期我国教师身份认同问题.研究发现,教师身份认同存在共性与差异性:共性体现在"小我"与现代社会转型的共振,即受自我与学生、学科、职业、社会变革之间圈际互动关系的影响;差异性体现在因地域与身份际遇差异教师个体对时代的感受度、对改革敏感度的感受不一,不同地域与身份际遇差异而产生不同的身份认同.总体来看,社会转型期教师要自觉将教师个体的"小我"融入国家、社会的"大我"中,又要通过不断提升"小我"以丰富作为教师"大我"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杨茜 《教育发展研究》2021,41(20):31-38
身份认同是研究教师发展的重要维度.教师身份认同是教师个体与他人、环境关系互动过程中生成教师对身份的反思、判断及自我对职业价值观、职业意义再建构的过程和结果.本文采用跨案例分析方法,基于教师与变革、职业、学生、学科的关系框架,探讨社会转型期我国教师身份认同问题.研究发现,教师身份认同存在共性与差异性:共性体现在"小我"与现代社会转型的共振,即受自我与学生、学科、职业、社会变革之间圈际互动关系的影响;差异性体现在因地域与身份际遇差异教师个体对时代的感受度、对改革敏感度的感受不一,不同地域与身份际遇差异而产生不同的身份认同.总体来看,社会转型期教师要自觉将教师个体的"小我"融入国家、社会的"大我"中,又要通过不断提升"小我"以丰富作为教师"大我"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祥林嫂和田晓娥是两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女人.不过祥林嫂是从自我救赎者、本能反抗者走向灵魂拷问者的身份认同,而田晓娥是从自我救赎者、本能反抗者走向本能复仇者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身份"与"身份认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和探讨教师群体的生存状况,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可视为一种有意义的分析路径.现实中我国教师在身份认同上出现了"重叠认同"的现象,这使教师群体在认同方式上出现多元的选择状况,也凸显了我国教师生存的真实状态,即要在利益选择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5.
学习已经成为教师职业生涯中一种新的"生活艺术",新手教师学习是新手教师持续追求专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相统一的实践性活动.新手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呈现"边缘人"的身份,其教学实践能力、教学关注点、职业认同等方面相对于熟手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具有边缘性.基于新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边缘人"的身份,需要依托相互关联的专业成长模式、混合学习环境中的知识管理模式、临床指导学习模式支撑起新手教师的学习过程,使其最终走向教育教学"中心追求者"的身份,促使新手教师实现以发展教学专长、关注学生学习、自我认同与完整为中心的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6.
"身份认同"是指人们对我(们)是谁以及他们是谁的理解,反过来,即他人又如何来理解自我和他人.教师的身份认同在频繁的教育改革中发生了动摇甚至颠覆性的变化,改革的到来使教师对自己原本熟悉的专业场景失去了熟悉感和控制感,打破了自我的平衡.这种平衡必须通过改革中的重构身份认同方能恢复.我们姑且将教师的自我重构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孔彩芳 《教育探索》2012,(10):90-92
本研究在对个案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目前我们的外语教师教育中存在一个盲区,即忽视教师自我认同心理的培养;外语教师教育中的这个盲区所导致的后果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师自我认同与其对自己的"教师"身份认同间的分离。  相似文献   

8.
"8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80后"的大学生,情感丰富,思想解放,独立性强,人际交往的需要强烈,但他们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擅人际交往.通过对浙江省14所高校1246位"80后"大学生抽样调查得到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数据,文章在对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究了"8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揭示了"80后"大学生不良人际关系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改善人际关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语丝体"散文是1920年代现代中国文学知识分子话语的成功实践.在新文化运动陷入低潮与知识分子思想阵营走向分化的"后五四"时期,语丝同人显示出对于新文化运动时期文学革命的继续坚持,这一点直接决定了"语丝体"散文主体话语的抵抗色彩.周氏兄弟作为语丝领袖,源于<新青年>时期文学革命身份的认同,使他们的"语丝体"抵抗话语在社群同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其中与现代评论派的论战成为集中表现.作为一种理性的拒绝与批判,"语丝体"散文的抵抗式话语在制胜论敌的同时,还表现出现代知识分子由启蒙主义者向个体言说者过渡的姿态,成为其寻找确认自我、呈现生命本真的通途,"语丝体"散文主体话语的意义功能与力量价值也因此更为丰厚深远,从而使之具备一定的超越性质.  相似文献   

10.
"80后"辅导员逐渐成为高校辅导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身上有着特有的"80后"群体特征:自我权威意识强烈、工作高强高压、理想与现实脱节、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职业倦怠逐渐表露.面对家庭的责任、生活的烦恼、工作的艰辛,通过"三生教育"理论学习、以流行文化为依托、学习身边的榜样等方式开展自我"三生教育"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