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0 毫秒
1.
关于"技术标准"可否受著作权法保护的问题,学界意见不一,实务部门把标准作为作品给予著作权法保护。由于除企业标准以外的标准是由行政主体制定,具有强制性和规范性,应该属于其他规范性行政文件。依据《著作权法》第五条关于著作权客体的除外规定,企业标准外的标准不应该受著作权法保护。况且,它不具有作品的属性,标准的非著作权法保护及公开符合《著作权法》及《标准化法》的立法目的和精神,也符合利益平衡原则。如果给予标准予著作权法保护,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由此,对企业标准外的标准进行出版就不存在专有出版权,行政主体对于制定出来的标准应当予以行政公开。  相似文献   

2.
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进步,人工智能逐渐有能力独立进行发明创造和文艺作品创作。本文主要探讨现行专利及著作权制度中规定的保护对象、权利人资格、专利及著作权的权属、侵权判定、侵权责任主体等对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适应及协调程度,研究指出:现有的专利和版权制度应当对人工智能的发明和作品持鼓励的态度,在排除不适宜作为专利或著作权保护对象的同时,人工智能的发明或作品的权利授予标准应当与人类的有所区分;相关权利人仍须对应自然人或法人,而非人工智能本身;相关专利侵权行为应包括间接侵权,同时应对人工智能作品安排“登记-授权”的著作权制度、参考临摹作品为人工智能绘画作品提供相应的授权使用制度等。本文还探讨了当前的专利法及著作权法在人工智能时代符合公平原则的程度,并提出解决方案:在“强人工智能时代”将人工智能的发明创造或作品作为公共财产,授予相应的开发者“数据处理权”作为一种新的邻接权,赋予人工智能创造物新的特别权利(Sui Generis),修改专利法与著作权法中关于主要权利的相关规定等。  相似文献   

3.
值得重视的期刊著作权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期刊出版的权益问题,结合学习《著作权法》和《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中的有关规定,阐明作者对期刊编辑执行著作权法中的几个问题,诸如保护作品完整权与修改权、分清期刊著作权和作品著作权、了解期刊使用作品的法定许可、区别期刊出版权转载权及入编上网的数字化期刊与印刷期刊的著作权关系等问题的认识和见解,以加强期刊编辑对执行著作权法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正自人工智能蓬勃兴起,开始出现在新闻写作、视频音乐创作等领域后,有关人工智能作品的著作权问题就一直困扰着学界,争议颇多。近日,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的一纸判决率先给出了司法方面的答案:人工智能生成作品属于著作权法保护范围。这一由腾讯公司状告"网贷之家"未经授权许可,抄袭腾讯机器人Dreamwriter撰写文章的案件,为人工智能写作领域第一案,以腾讯公司胜诉告终。作品有独创性著作权法都会"罩着"  相似文献   

5.
虽然目前我国著作权法等相关的法律在违禁作品方面有不少的规定,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笔者认为应着手制定相关的法律,特别是出版法,使对违禁作品的认定和保护能够进一步有法可依,使有关部门能够依据法律确定违禁作品的具体范围并行使相关的审查权。本文从违禁作品的范围入手,分析了著作权法修改后在违禁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方面可能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了违禁作品著作权保护的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以及相关的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中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著作权合理使用的条件,针对高校图书馆在开展信息服务时,对于翻译他人作品、复制他人作品、编辑他人作品和在网络环境下馆藏作品外借等著作权合理使用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并介绍了新著作权法对于限制和缩小著作权合理使用范围的若干规定。  相似文献   

7.
同人作品具有借用原作品角色元素进行再创作的特点,这一特点导致同人作品的侵权纠纷频发。2023年《此间的少年》案二审宣判又一次引起了人们对于此类角色元素借用的行为是否构成著作权侵权和不正当竞争的争议。根据著作权法的基本原理,角色元素不应当作为表达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使用原作品的角色元素创作同人作品也难以构成著作权侵权。同时,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一般条款规制同人作品,不应只考虑同人作者的主观意图,而是要进行综合利益衡量,防止原作者的权益边界被无限扩张。  相似文献   

8.
建筑设计图、建筑模型及建筑物应该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即建筑作品受著作权法律保护.建筑作品从整体上讲属于事实和功能类作品,其受著作权保护的"独创性"艺术性表达必须达到一定高度的创造性,且不属于功能性之必然要求.建筑作品"实质性相似"侵权认定标准宜严格,应该采用部分比较法分析,以追求保护著作权人与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之平衡.  相似文献   

9.
网络作品著作权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网络作品著作权归属及 法律适用 著作权是著作权人对其文学、艺术、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一种民事权利,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项。刚刚修改后的著作权法完全适用于对网络作品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专利说明书的著作权问题,国际上存在着截然相反的立法例,学术界的认识亦远未取得统一。专利说明书满足著作权法所要求的独创性,且不属于"官方文件",理应获得著作权的保护。给予专利说明书著作权保护,具有多方面的实益。专利说明书不同于普通作品,承载着进行科技情报交流的使命,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故其著作权的行使理应受到相应的限制。在科技情报交流的目的范围之内,专利说明书的著作权不得行使;于此目的范围之外,则应当尊重专利说明书的著作权。  相似文献   

11.
新《著作权法》与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主体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作权主体 (又称著作权人 ) ,是指依法对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 ,是著作权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 ,是《著作权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非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问题一样 ,著作权主体问题的解决同样是网络环境下著作权问题解决的关键因素之一。那么 ,在网络时代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已于 2 0 0 1年 10月 2 7日通过 ,并公布施行。下称新法 )是否全部解决了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主体问题呢 ?本文就此问题提出自己的拙见 ,供同仁参考。1 著作权主体的范围新法第九条规定 ,著作权主体包括作者…  相似文献   

12.
科技期刊的整体著作权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新修正的《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从作为汇编作品的科技期刊的整体性特点出发,对科技期刊的整体著作权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明确科技期刊整体著作权对“数字化权”问题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著作权法的基本精神,是通过赋予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对作品的专有权利而鼓励作品的创作与传播,促进科学、文化和艺术的进步与繁荣。维护著作权人与传播者和社会公众利益之间的平衡,是著作权法制度安排的基本出发点。在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法这一精神并没有发生变化。网络环境下使用、传播作品以及技术措施的保护行为,在处理著作权保护与信息传播的关系上,仍然适用利益平衡原则。  相似文献   

14.
因特网的出现是信息化社会的标志,但它给传统法律体系带来了挑战。对于有关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的若干新问题,本文进行了相应探讨。文章最后呼吁应引入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来解决网络作品管理这一难题,并建议在未来的著作权法修改中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15.
蒋文虹 《现代情报》2003,23(9):34-35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网络文献的著作权保护愈来愈引起重视。本文探讨了我国修改著作权法的必要性,并结合新修改的著作权法论述我国对网络文献的著作权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6.
网络直播中的翻唱涉及的著作权关系非常复杂。根据著作权法规定,只有在表演者享有非专有使用权情况下,未经著作权人、作品创作者许可或未经受让人许可构成侵权;在其他情况下,主要构成对专有使用权人等权利的侵害。网络游戏在总体上属于计算机软件,不具有可表演性,不应被赋予表演权。  相似文献   

17.
樊丽娜 《现代情报》2008,28(1):209-211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强烈的冲击,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也不例外.网络中请求保护的客体呈多样化,著作权上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层出不穷,尤其是与网络链接有关的著作权纠纷逐年增多.针对这些纠纷,许多国家和有关著作权保护的国际组织纷纷推出应对措施,以促使著作权在网络链接过程中得到合理有效的保护.本文以国际一些组织和国内外部分国家著作权法为主要参考资料,对网络链接过程中涉及的复制权的界定,作品标题的保护,作品的固定,发行权的定义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8.
信息网络传播权对数字图书馆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张慧 《情报杂志》2003,22(11):7-9
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我国2001年著作权法修正案新增权利。由于新增权利没有限制,打破了对著作权人利益的保护与对公众使用受著作权保护作品的利益的平衡。对用户利用新技术使用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形成了巨大障碍,图书馆网络化服务承受着巨大的负担和风险,这一切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产生了消极影响。提出对信息网络传播权应给予非赢利性数字图书馆一定范围的合理使用,同时在著作权法修改时应增加数字图书馆法定许可条款。数字图书馆应通过DRM技术和用户教育皋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音乐作品独特的表达符号使其必须借助表演和制作录音制品实现作品的传播,由此塑造了音乐著作权客体的双层结构和复杂的权利配置,著作权法通过多种许可机制的创设抑制交易成本。然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现行著作权许可模式无法适应因产业链条延长和作品使用规模扩大而抬高的许可成本,音乐著作权市场陷入失灵。为破解数字音乐许可难题,美国推出《音乐现代化法案》,以概括许可配合强制许可的发放,但新的许可模式仍未摆脱机械许可的阴影。我国著作权法应在梳理和整合现有权利的基础上,从组织和技术两个层面探索集中许可和集体管理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为阅读障碍者开展无障碍服务受到著作权法的规制。我国修改后的《著作权法》对阅读障碍者著作权制度作了重大调整,图书馆应在无障碍服务中从服务对象、服务性质、权利行使等方面严格遵循新的著作权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