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朝典汇》继承了《宪章类编》的典制体形式,但在结构和内容上对《宪章类编》进行了充实和改造,形成了以典制体为主体,兼具编年体、纪传体和纪事本末体等特色的独特体例。它不仅仅是对《宪章类编》的补辑,而是对《宪章类编》进一步发展创新的结果。其结构更加条理、明快,内容更加全面、丰富,史料来源更加广泛、信实,语言表述更加简洁、准确,是一部系统反映有明一代典制及其发展沿革的巨著。  相似文献   

2.
王闰吉 《丽水学院学报》2002,24(3):30-31,37
历代学者对《释名》一书的性质的界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释名》是一部理据典,其写作宗旨和全书实践都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汉文典》两方面的成因,评介了《汉文典·文章典》体系进一步完善、内涵更丰富广博的独特价值,指出了其不尽人意及有失偏颇处,呼吁写作学研究及教学界要更加重视对《文章典》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西周金文《倗生簋》“典”的交易性质是个难题。由殷周“典”的义项、《倗生簋》铭文的补充释读,可以证明《倗生簋》“典”训“主”,指仅次于所有权的皮权的买卖。此类“典”指占有与厢益的转让或部分转让,为活卖制度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5.
曹丕的《典论·论文》被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专家给予很高的评价,但研究中人们在《典论》的写作时间、《论文》的内容与主旨等方面还存在认识上的分歧。对于这些问题仍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6.
焦延寿在其传世著作《易林》中大量援引了《左传》中的典故和词语,且这些典语的援引呈现出鲜明的特点,主要有:用典与时代的紧密切合;用典与变卦的丝丝入扣;个人感情的澎湃流淌;同一典语的重复出现。  相似文献   

7.
自《法经》至《九章律》,我国封建律典由简至繁,经历了第一次发展高潮。然而法典结构真正的体系化,实始于魏晋南北朝。经曹魏《新律》、西晋《泰始律》,及至北齐最终定律十二篇,封建律典一方面篇目得以扩充,另一方面内容则日趋完善,整体篇章结构及体例得以定型,为隋唐以降各代继承。研究这一时期立法发展过程及其在法律史中的地位,于今世之治史与法学研究都会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8.
作品赏析     
德彪西曾为他的《牧神午后序典》写道:“这首序曲的音乐,是马拉梅的优美诗作《牧神午后》的非常自由的图解。”  相似文献   

9.
浅论左思与陶渊明咏史诗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咏史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重要的一个类别,在汉魏六朝这一特定的大动荡时代,左思的《咏史》诗和陶渊明的《咏贫士》可谓是这一阶段咏史诗的突出代表,基于此,将两者进行比较研究是很有意义的,故本文分别从思想、内容和用典三方面对其比较。  相似文献   

10.
《诗》、《易》制作年代试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易》系辞系统之最终编订,当在周代王官之内。要探索《周易》系辞系统的制作年代,必须分清楚系辞(卦、爻辞)的编订年代和系辞(卦、爻辞)所引用的古歌、文献的制作年代。《周易》卦、爻辞所引之古歌、文献,系出自周族旧典,有的年代相当古早;但《易》到西周中晚期(宣王之世)已基本定稿,最晚收入《易》卦爻辞的歌诗、谣谚应不晚于宣王之世。“宣王中兴”与《诗》、《易》文本的编订都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明会典》的纂修始于弘治,校订、刊行于正德,嘉靖间两次续修,万历间重修成定本。其体例远源《周礼》,近取《诸司职掌》,经历了模仿、沿袭与创新的过程。其纂修主要由史馆承担,多家机构共同参与。其资料主要来源于朝廷颁降之书、各衙门的见行事例、造表文册和档案资料以及历朝《实录》。刊行后,成为明代的大经大法,不仅在明代为百司所遵、万民所奉,而且在清初一度被奉为处理政事的政典,更成为清修会典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诗一,~《左传》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_我国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论语》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我国第-部载己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一一《蚤雌瞅》我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_几-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曹巫的《典论论文》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斌」舞的《文心雕龙》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一一钟嵘的《诗品》我国第一部科普作品-沈括的《梦溪笔谈》我国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我国第一部著名…  相似文献   

13.
目前对《典论·论文》写作时间的论述 ,或轻易否定史料 ,或随便改动史料 ,或以严氏之误立论 ,因此都不能令人信服。比较《典论·论文》与《与吴质书》在内容上的联系 ,可以推知《典论·论文》作于建安二十三年二月三日之后不久。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曹丕的《典论·论文》是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篇文学批评专论,那么刘勰的《文心雕龙》则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集大成之作。它们都对古代文学批评理论的建立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刘勰的《文心雕龙》在文学批评态度、“文气”说、文学价值与地位等方面,对《典论·论文》有着明显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5.
陈宏宝 《学语文》2010,(2):17-17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写小事,抒大情,正是此类树叶中的奇葩。文苑中的标本。清人梅曾亮说:。此种文字,直接《史记》。韩、柳不能掩之。”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指出:。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韩俞主张。  相似文献   

16.
《茗洲吴氏家典》是在清廷文教政策和徽州礼教大背景下出现的一部家礼书。它对礼经和《家礼》所记礼仪既有遵从,也有变通。其对礼之大体的继承和变通,折射出传统礼教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家典》在制定冠、婚、丧、祭诸礼时,择时俗之可从者不多,而对时俗的批判不遗余力。《家典》具有清代家礼书的共性,然与其他家礼书相比,其更看重的是礼而不是俗。  相似文献   

17.
高本汉有关中古汉语的拟音研究集中体现在《中国音韵学研究》和《汉文典》两书中,其中《汉文典》晚出.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两书不少字的拟音并不完全相同,主要表现在颚化声母、唇音字的开合、泰幽臻黠鎋诸韵字及异读字的音值方面.  相似文献   

18.
《辞源》对“殛”字训释: “纪力切,入,职韵,见。杀。《书·尧典》:殛鲧于羽山。”(商务印书版2011年4月修订)如是说,“殛鲧于羽山”是舜在羽山把鲧给杀死了。对此,笔者颇有质疑。我们先来看看《尚书·尧典》中的有关记载:  相似文献   

19.
好歌放送     
《中等职业教育》2005,(1):44-44
胡彦斌,这位1999年被小室钦点的宠儿,在首支打榜单典《MARLYN MONRDE》出炉后,引爆出一阵不小的旋风;第二波个人创作单曲《和尚》更是立即引起港澳台诸多知名音乐人,以及五大唱片公司高层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辛词用典之丰富及自然巧妙,历代词人无出其右。通过对辛词用《史记》典的量化分析,结合辛弃疾“三仕三已”的人生经历,并对使用频次较高的《史记》篇目具体运用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分析出辛弃疾对《史记》的接受情况及运用《史记》典故与其人生经历及心态历程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