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前我国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政治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教育途径和方法主要是通过开设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融入其他课程的公民教育,将公民教育作为高校研究方向,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通过媒体进行有关公民教育,开展公民教育理论和实践研讨会、讲座.需要从理论、内容、方式和手段等方面找出公民教育存在的问题,运用科学的方法,加强和改进公民教育.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进程中,我国社会的转型必然带来高等教育的变化.文章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大学生的实际与社会需要,运用有关理论,论述了加强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必要性,指出了公民教育面临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公民教育的经验,提出了切实加强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识视域下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满足现代社会要求的合格“公民”与“全人”,是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目标。因此,在现有05课程方案的基础上,借鉴西方通识教育体系下“道德与公民教育”课程教学的有益经验,从经典文献入手,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论教学;从“问题意识”入手,拓宽通识教育口径;从实践环节入手,切实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方式,提高我国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本从介绍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的公民教育思想入手,以苏霍姆林斯基的公民教育理论为借鉴,联系我国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我国公民教育的现实意义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末以来,针对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下降和公民教育被忽视等问题,美国学术界出现了加强研究型大学公民教育的新要求。美国研究型大学响应这一呼吁,开始在专业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中加强公民教育内容,并通过参与学校共同治理、基于社区问题的研究、服务性学习和志愿者服务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公民知识、公民能力和公民品性。美国研究型大学加强公民教育所采取的措施对于我国大学开展公民教育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可为我国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的成熟发挥引领性作用,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起到基础性的作用,而且可为大学生自我成长提供新的途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承担起党赋予的新使命,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借鉴并吸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众多合理的成分,将公民意识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同时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性活动载体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分析公民素养的基本内涵入手,简述我国初中生公民素养教育的发展现状。浅析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产生原因,总结思想政治教学对初中生公民素养培育的重要价值。基于客观调查和教学经验,对加强初中生公民素养培育的有效途径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公民教育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国的公民教育理论和实践基础较浅,西方发达国家公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值得我们借鉴。英国公民教育已经成为英国教育的一部分,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借鉴英国公民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培养模式,并且考察其公民教育的问题,构建我国公民教育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公民责任意识教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责任意识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青少年的公民责任意识教育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当前青少年的公民责任意识既有积极的方面,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针对青少年公民责任意识的现状,建议加强青少年的公民责任意识教育,在青少年公民责任意识教育的目标、内容与方式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近十多年来,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采取一系列举措来加强中小学公民教育,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代美国中小学公民教育在课程标准、评价体系、教学水平和师资素质等方面还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1.
立足于我国大学的公民教育传统,探寻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对当今大学公民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民国时期作为国立大学的代表——北京大学的公民教育实践尤为突出。通过对北京大学公民教育实践的历史梳理,得出公民教育基本路径:完善以课程教学为载体的课程整合、开展多元化的课余活动、创建民主自由的校园文化氛围,以期能对当今大学公民教育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社会,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不断地寻找创新点。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两者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公民教育,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切入点。这需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纲中突出和明确公民教育的目标;在其教学中突出公民教育的内容;并且,要改进和丰富其教学的手段和方式。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公民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范式,在许多国家得到推广,特别是服务学习作为公民教育的方式在美国得到广泛的认可,并取得一定的成效。服务学习主要包括准备、服务、反思和庆祝四个基本环节,其中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是该教育模式的最大特点,也是取得成效的重要原因。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进行公民教育,但收效微弱,建议借鉴美国服务学习模式,以增强我国高校公民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对于高师院校中文系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调查显示,当前高师院校中文系在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它要求我们在编订具有时代性、前沿性同时又不乏普适性的文学理论教材以及开设相应的课程以加强文学理论教学的实践性、时代性等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Citizenship is a complex and multidimensional concept. There has been a tendency to compare traditions of citizenship in the West with those in the East, captured by a stereotype that depicts the West as individualistic and the East as collectivis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what kind of citizenship is exhibited by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including both their civic perception and their civic participation. Using a recently developed distinction between thin and thick citizenship, the findings from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data analysed in this study reveal that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tend towards thin citizenship, as they demonstrate positive civic attitudes yet lack strong evidence of participatory citizenship.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Confucian and other Chinese traditional value systems on typical views of citizenship held by Chinese students, and offers the suggestion that the citizenship education curriculum should incorporate experiential learning.  相似文献   

16.
于玲玲 《成人教育》2014,34(10):18-24
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袁公为,对公民教育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形成了自己对公民教育的独到思考与认知:世界近代的公民教育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广义的公民教育概念;社会学、政治学和心理学为公民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从学校到社会,从小学到中学,从课内到课外,从知识教学到行为训练的系统的公民教育实施方法。袁公为公民教育思想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仍具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现状,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大学生责任意识必须从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入手,同时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及道德修养方法,强化大学生责任践行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重大理论创新,为高校政治理论教育点明了主题、确定了重点、指明了方向。高校研究生政治理论教育要积极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条主线,联系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优势,探索创新统分结合、重点切入、实践升华的教育路径和模式,保持理论的整体性,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渗透力,促进"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工作取得长效。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过程中看到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经常不被学生所重视,笔者从传统文化入手来考察影响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文化障碍。笔者认为在高等院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讲授传统儒文化的健身思想时,难以运用实证论的方法讲出令学生信服的内容,在介绍中国传统道家养生文化时又缺少具有说服力的理论支持。而传统意识和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还控制着大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行为。这种由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碰撞而产生的尴尬必然影响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公民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中基础和核心的组成部分,中小学生的公民素质是公民教育的摇篮,学校中的公民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主要渠道,它贯穿于公民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是促进公民素质提高、培育公民意识的重要根源。文章运用比较研究视角,对中小学公民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公民教育观念转型不完善、公民教育研究薄弱、缺乏"本土化"研究视域,实证研究匮乏、研究视角比较单一,没有形成正确的归因模式等进行细致的梳理与探析,进而提出全面解决问题的对策:顺应时势,增强公民教育意识观念、切实提升元公民教育理论研究、重视中小学公民教育"本土化"问题研究、深刻把握全球化、终身教育层面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